回收桶处置作业指导书
所用消毒剂应是食品级并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由化验室负责配置。
对回收桶要进行严格挑选分类,桶口或桶体磨损较大的,易造成封口不严的桶应废弃,同时根据污染程度分别进行单独的清洗消毒。
先冲净桶外表再冲桶内,然后用消毒水冲洗。根据桶的污染程度,一般洗100个桶后换一次药水,桶较脏时应提高药水更换的频次。
瓶盖用消毒水浸泡,再以清水清洗。每天换一次消毒水。
桶和瓶盖经清洗消毒后进灌装车间。
关键控制点1: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验收
控制要求:
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产品,并有合格证明。
质检部负责制定原材料检验标准和对其进行感官检验的各类检测规程、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标准、检测项目和判定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包装材料供应商为合格供方。采购的物品入库前,由经销部采购人员通知质检部进行抽样和感官检验,质检部索取产品质量证明(产品合格证、卫生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检验报告等)进行验证,根据《检验规程》和《检验报告》对原材料做出判定,由纯水开发部填写《材料入库清单》。对不合格品进行退货处理。
自来水每年抽样送法定技术机构按生活饮用水标准作一次全项检验;每月由厂化验室用试纸作余氯检验。
仓库根据判定结果办理入库手续,入库过程中,由仓库保管员负责核对并检查到货规格、数量、等级是否与发货单和本公司采购合同一致,有无运输损坏;验证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测量与监控:
检测频率:对每批次包装材料进厂检测一次。
检测点: 仓管处
检测方法:
查看产品质量证明(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进行验证;
感官检查;
记录相关检验结果。
检测标准:
依据《检验规程》、各原辅材料的现行国家、行业标准。
异常处理:
拒收的原材料由经销部负责办理退货;
让步接收的原材料,由经销部与供货方交涉,仓管按降级后的等级挂牌标识,入库存放;
关键控制点2:精密过滤
控制要求:
对多级过滤后的水样按纯净水产品标准作色度、混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检验,每15天检验一次。
实时监视:每个一小时巡视一次多级过滤设备的运行情况。
测量与监控:
检测频率:对多级过滤后的水样按纯净水产品标准作色度、混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检验,每15天检验一次。每个一小时巡视一次多级过滤设备的运行情况。
检测点:水处理车间。
检测方法:
对多级过滤后的水样进行理化指标进行测试。
巡视并记录多级过滤设备的运行情况。
检测标准:
依据《检验规程》相关要求。
异常处理:
当检验结果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应停产对过滤设备检查,在解决影响过滤质量的缺陷后,经检验合格投入运行。同时对该批次半成品进行检验,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并追溯至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和召回控制程序》进行处理,记录处理过程。
关键控制点3:去离子净化
控制要求:
反渗透机每天开机前反向冲洗5分钟,使用过程中每2个小时要冲洗一次,电导率高于10,超过国家标准,反渗透膜要及时更换。
对反渗透和水处理后的水样,按纯净水产品标准抽样作PH值、电导率的检验,每1 5天检验一次。
实时监视:每个一小时巡视一次多级过滤设备的运行情况。
测量与监控:
检测频率:对反渗透和水处理后的水样,按纯净水产品标准抽样作PH值、电导率的检验,每1 5天检验一次。每个一小时巡视一次反渗透设备的运行情况。
检测点:水处理车间。
检测方法:
对反渗透和水处理后的水样,按纯净水产品标准抽样作PH值、电导率的检验,每1 5天检验一次。
巡视并记录反渗透设备的运行情况。
检测标准:
依据《检验规程》相关要求。
异常处理:
当检验结果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应停产对反渗透和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在解决影响反渗透和水处理质量的缺陷后,经检验合格投入运行。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并追溯至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和召回控制程序》进行处理,记录处理过程。
关键控制点4:空桶(盖)清洗消毒
控制要求:
空桶清洗:先用清水洗涮桶体,冲净内外桶体,用餐用洗洁精配过滤清水来浸泡20—30分钟,全面洗涮,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浸泡消毒:用比例为1:80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清洗干净的桶体,浸泡时间5—10分钟,进行内坐反冲外壁喷洒充分消毒。
设定二氧化氯消毒液浓度1:75为操作限值,当消毒液浓度低于1:80时应更换浓度达标的消毒液重新浸泡消毒,并进行纠编,产品就要隔离,进行评估后再决定。
桶盖必须在灌装车间灭菌灯消毒前进入车间,经人工洗净一浸消毒液一无菌水洗净残余药液等规定工序,才能使用;
每隔4小时更换或加一半量的二氧化氯消毒液。
测量与监控:
检测频率:将每一批通过产品水过清后的空桶进行抽检。
检测点:拔盖/清洗间。
检测方法:
通过观察空桶(盖)洁净度。
检测标准:
空桶(该)无任何污垢。
异常处理:
对清洗不彻底的空桶、盖进行重新清洗,对用来不及返工的已灌装产品,加严进行检验。
对消毒液浓度达不到要求的,及时添加二氧化氯消毒液,对用来不及返工的已灌装产品,加严进行检验。
关键控制点5:全自动灌装机灌装
控制要求:
空桶先经刷桶外洗、内洗后送入灌装机,在灌装机内先进行清水喷洗,再进行二氧化氯消毒液喷射消毒,二氧化氯浓度控制在200mg/L,消毒时间1 5分钟,消毒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立即进行灌装、压盖。
瓶盖先用水洗,再用浓度为2 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1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放入灌装机使用。
针对不同材质的瓶盖调节好压盖压力,并对头5个样品进行漏水测试,合格后再批量生产。
测量与监控:
检测频率:对头5个压盖后的样品进行漏水测试,全部检验合格后再批量生产。生产期间每小时抽检5个进行漏水测试。
检测点:消毒/灌装间。
检测方法:
将测试样品进行倒立,看是否有水漏出。
检测标准:
压盖好的纯净水桶倒立时,无任何漏水现象。
异常处理:
首检不合格的,及时调节压盖压力,以防压力过大或过小。
对巡视过程中发现有漏水现象的,及时调整压盖压力。同时对该批产品加严一倍抽检漏水测试,对漏水的产品进行作废处理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各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规定及要求。
维护保养要求
1、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
1.1定期检查法兰口螺栓是否松动,否则应紧固。
1.2运行时检查压力表是否正常动作,如有异常应更换压力表。
1.3多介质过滤器每运行32小时反冲洗一次,活性碳过滤器每运行40~50小时反冲洗一次。
1.4过滤器的砂滤填料每两年更换一次,活性碳滤料一年半更换一次(用纯水净化活性碳)。
1.5保持设备清洁。
2、微滤器
2.1每班检查微滤器出水的电导率值,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
2.2微滤器运行两周后至少要清洗1次。
2.3保持微滤器外表清洁。
3、反渗透装置
3.1反渗透膜在开关机前需进行清洗1 5—20分钟。
3.2在同等产水量时,如果浓水出水压力与泵后压力差比起始运行时增加20%,或在同等压力下水量减少20%,应对膜进行化学清洗。
3.2如果短时问停机,应每隔一天开机一小时以上,对水处理设备进行一次冲洗;如果长时间(两个月以上)停机,应对反渗透装置进行封存。封存办法是:配制0.2%的甲醛溶液通过高压泵注入膜内,完后关闭进水阀和浓水阀即叫。再次重新启动时,可用预处理水冲洗到出水正常。
3.3保持反渗透装置外表清洁。
4、高压臭氧发生器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回收 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