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口部垫块和斜边垫块,端箍与下层线棒的接触等均需采用以高阻防晕漆浸渍的适形毡固定.
(3)线棒端部的绑扎完成后,绑扎带以高阻防晕漆刷透.下层线棒下线完成后,需先进行端部防晕处理后,再下入上层线棒.
(4)所有端部绑扎,固化完成后,端部整体均匀喷高阻防晕漆,漆膜保持有一定厚度,即完成了端部整体防晕处理.
(5)漆膜干后,喷表面覆盖漆,与常规一致.
114.剥除接头绝缘盒有何工艺要求
答:定子绕组接头绝缘多采用绝缘盒结构,多由酚醛玻璃纤维压塑料盒灌注环氧胶组成,在铲除绝缘盒时,注意不要正对中心,应从绝缘盒边缘开始铲除,要避免使线棒受力过大.剥除绝缘时不应损伤接头铜套,导线,线棒绝缘及邻近线棒.
接头绝缘盒剥除前,应用清洗干净的破布将周围线棒,铁芯压板等处的缝隙填塞实,并有防止铲下的材料飞溅的措施,特别是定,转子气隙的防护.
水内冷线棒由于带水接头,现基本采用不填充的绝缘盒工艺,因此拆卸相对简单,注意尽量不损坏原绝缘盒.
115.解开锡焊定子绕组接头有哪些工艺要求
答:(1)焊接作业时同时应注意必要的人身防护如穿戴专用工作服,电焊手套,护脚等,操作人员应带防护眼镜.作业中既要保证不损伤相邻的设备器件,也要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此外,根据实际情况,现场还应配有灭火器材.
(2)对立式机组定子上部接头,可采用中频焊机或碳精电极加热法拆除.
首先在线棒接头下部绝缘处和邻近的线棒缝隙堵好石棉泥,既要防止损坏或灼伤附近绝缘,又要防止焊锡落人其他缝隙.采用碳电极焊时,应用小块碳精块或2mm厚的小块紫铜板垫入电极下,以防拉弧烧损导线或并头套.加入的电流应使碳精块头部呈深红色,若碳精头部呈白炽色,则电流过大,应将电流减小一些.碳精块头部太细或垫人的小块碳精块接触不当也会使碳精头部呈白炽色,此时也应断开回路作适当的调整.
加热过程中应及时加添松香,焊锡,防止铜线,铜套氧化.焊锡熔化后,退出铜楔,铜套,利用此时的温度,用干净白布迅速将线棒接头铜线部分擦拭干净,以保证有较好的搪锡面,拆下的并头铜套也应清扫干净并搪锡,要求搪锡良好.
(3)焊开下部接头可用焊锡斗烫化工艺,但在未吊出转子的情况下,操作上有一定困难,因此应特别注意人员的安全,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发电机内空间许可的情况下,可自制能上下升降的液压升降锡斗.如条件不具备的可采用其他加热方式.
用锡斗盛300%左右的焊锡(此时已熔化的焊锡液面应呈蓝色),使接头全部浸入.采用锡斗烫化工艺应掌握好锡温与浸烫时间,锡斗应上,下活动,以便观察.焊锡熔化后,退出铜楔,铜套,同时将铜线,铜套清扫搪锡.其他小过桥,大过桥及引线接头的拆开与焊开上部接头的方法基本相同.
116.锡焊接头在连接并头铜套时有何工艺要求
答:(1)首先将线棒接头清理干净,若接头铜线氧化,应清除并搪锡.使用前应检查铜套,铜楔无损坏,并头套,铜楔应搪锡良好.
(2)套人并头套前可先用专用整形套整形,装套时可对线棒作稍微的调整,但不可强行用力,否则会损伤线棒绝缘.上,下层线棒接头高低差不得大于5mm,错位不得大于5mm.线头高出并头套的部分应铲去,铲线头时应采取防止线圈端部受力的措施,可用紧楔器楔紧再铲;如情况允许接头周围可用木楔塞实后再铲.
(3)接头整好形后,套人并头套,并将铜楔楔紧.并头套安装应保持水平,并头套与线棒导线之间应尽量用铜楔楔紧,不紧处应用小一些的如导线条塞紧,不得采用强行夹紧的办法,以防损坏并头套;导线与并头套侧面之间的间隙一般不大于0.3mm,局部间隙允许0.5mm,导线与并头套小面间应无间隙.调整并头套应使用木锤或胶锤.线棒导线头部整形时不可强行敲打,用力就位,以免损伤端部绝缘.
小过桥整形工艺与上述接头一致.大过桥整形时,要求接头对缝局部间隙不得大于1mm,其他要求同上.
117.锡焊接头的焊接工艺有哪些要求
答:对定子上部接头,以石棉泥包好堵漏模子后,用碳电极加热或中频焊机加热的方法进行焊接;下部接头一般采用锡斗端焊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中频焊机进行加热.
⑴上部接头焊接前,首先和好石棉泥,以石棉泥在接头并头套下做好石棉窝,按形状扎牢,用玻璃丝带在外围加固,以免焊锡漏人线缝或铁芯槽内.将所焊接头堵好后,再开始焊接.
⑵焊接的基本工艺与拆下接头一致,应注意调整好电极或焊机电流大小,掌握好合适的焊接温度.焊接过程中及时添加松香及焊锡,以免并头套及导线氧化.如果焊接过程中发现石棉窝漏锡,应立即停止工作,封堵好后再焊.
⑶下部接头焊接前应在接头上涂以松香水,其余工艺与取下并头套的要求基本一致.
⑷接头焊锡面在冷却过程中可能有少许收缩,故可根据接头温度情况适当补充焊锡.
⑸接头焊接时,要注意防止损伤线棒及相邻线圈的绝缘.
118.铜焊定子接头的焊接工艺有哪些要求
答:⑴铜焊接头一般采用专用的铜焊机焊接.铜焊机有中频感应加热和大电流碳阻焊两种,应视具体的接头连接结构形式而定.中频感应加热式铜焊机有加温快,操作简便的优势,目前应用较广.
⑵铜焊接头的好坏是发电机安装和检修中的关键工作,且如果接头焊坏,有可能造成整根线棒的报废,特别是水内冷线棒电接头的焊接.因此,参加钎焊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应熟悉铜焊机的使用和操作上的注意事项.在正式焊接线棒接头前,应采用废旧线棒或模拟的铜块进行试焊,以掌握电流大小,焊接时间和温度.
⑶定子绕组的上,下层线棒在下入线槽前就应将线棒电接头(对接)的对接面清理干净,否则上层线棒下入后就无法处理接触面.要求焊接部位平整,光亮,无飞边,毛刺,露出铜的金属光泽;可用钢丝刷,细锉刀或砂纸清理,根据情况可适当打磨.
⑷焊接前应检查并调整上,下层线棒电接头的对正情况,特别是对接式的接头.检查,调整两接触面的高低和左右的偏离(即轴向偏差,切向偏差和接头径向间隙)应在厂家标准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若不能满足要求,应对上下层线棒的接头进行整形,整形应使用专用校形工具,不得使用榔头等工具直接锤击或敲打接头.校形时用力应缓慢,防止用力过猛损伤接头或损伤线棒绝缘.调整合适后,两接触面夹人比接触面稍大的银焊片(一般约0.2mm厚),用专用夹夹紧.
⑸根据发电机端部的情况,采用湿的石棉布或专用防火布对端部线棒绝缘进行保护,防止绝缘过热.也有的厂家要求在焊接时对线棒端部包用通冷却水的冷却套进行降温处理,接头焊接后需待焊接处温度降至130℃左右时才能拆除冷却水套.对水内冷的线棒,焊接时将两线棒的水接头串联起来通人冷却的压缩空气进行冷却.
⑹按铜焊机的操作要求对接头进行加热,应注意掌握加温时间,在加热过程中,根据需要加入焊料补满四周间隙,焊缝填充应饱满.由于焊接温度高,一般每个接头的焊接时间应在2min之内完成.
⑺有的线棒电接头采用的不是整面接触,而是采用手指状的多层面搭接,这种接头的焊接应在焊完一根"手指"后充分冷却,才能焊另一根,否则连续焊接会损伤线棒绝缘.
⑻停止加热后,以余温用焊料棒将焊缝中多余的焊料抹平,以免接头冷却后形成焊堆,不便处理.
119.定子绕组接头焊接后应如何检查质量
答:对锡焊接头,表面应呈银白色光泽,如色泽粉白或钎料发脆,则此接头焊接不合格或是钎料配比有问题.焊接表面应光滑无棱角,无气孔,空洞.焊接后的焊料填充应充实,不应有因焊接温度不当而出现的异状.
对银铜焊接头,无论搭接还是对接焊,不应出现气孔或裂纹,股线及并头套不应有灼伤或熔焊.焊接面光滑无棱角,无气孔或空洞.
在外观检查合格后,再对接头进行电气检查如直流电阻测量或涡流探测,试验合格后方可包扎绝缘.
120.如何测试定子绕组接头的电阻
答:目前对接头的电气检测还没有很完善的测试方法,主要是采用直流电阻测量法和涡流探测法.接头的直流电阻很难规定一个具体的数值,一般是以其阻值不大于同长度,同截面的母线直流电阻值为宜.线棒的接头电阻主要是各接头之间相互比较,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应超过1.2倍;再者就是前后比较,如某些接头与交接时或前几年的直流电阻相比呈逐次增大趋势,则这些接头也应视为不合格.
直流电阻的测量可采用分支直流压降法.这种方法是在接头所在的定子支路上通人较大的直流,如200A(以不超过该分支额定电流的20%为宜,注意不是定子额定电流,如某发电机额定电流为2000A,而每相有4个并联分支,则分支额定电流为500A),然后测量接头的压降,求得直流电阻值.为保证接头测量相互比较的精度,应将各分支回路串联起来通入同一电流,有条件可三相全部分支串接.如发电机分支不能解开,则只能按每相测试.由于大截面接头的直流电阻值都是微欧级,因此应尽可能使用高精度的电位表计,测试时应保持直流电流的恒定,否则其数据也不准确.采用双臂电桥也可测量接头的直流电阻,但由于其输出的电流小,在这种大截面多接触点的接头中,测试数据不能说明问题,但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作补充参考,以相互比较.
涡流探测仪是通过对交变磁场下,整块导体因结构的差别而产生不同的感应涡流的原理制成的,探测仪根据感应涡流的大小,判断接头的焊接质量.接头焊接质量好,无空洞,则感应的涡流大.反之,焊接质量不好则接头感应的涡流偏小,即接触电阻大.此法只适用于并头套结构的接头测试.涡流探测法测出的电阻也很难规定具体的标准,只能采用接头电阻间相互比较的方法判断是否合格,因此积累测试数据和判断经验很重要.涡流法的优点是使用比较方便,采用不同的探头,即可在接头绝缘盒不打开的情况下测试,也可在只有并头套的情况下测试.但受测点位置和探针接触的影响,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分散性.
直流电阻法是通过电路的方法取值,而涡流法是通过磁场的方法取值,二者的数据不能直接比较;如果两种方法测试均显示某接头电阻值偏大,则该接头的焊接质量可以认为不合格.
红外热像测温仪测量是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在定子绕组中通人分支额定电流的直流电流,使定子接头产生温升,在通流一定时间后,定子接头温升达到稳定,此时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每一定子接头的温度,然后进行比较判断.对未装绝缘的接头,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相差5℃者,则温度高者视为不合格接头;对已装绝缘的接头,相差3℃者,温度高者应除去绝缘做进一步的测试判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可测未包绝缘的接头,也可测带绝缘的接头且不须破除被测接头绝缘.其特点是不取具体的电阻值,而是以实际发热温度的差别来判断接头质量.这种方法可与大电流直流电阻法并行比较鉴定.如某发电厂4号发电机,1995年大修试验中发现,定子绕组直流电阻三相互差2.13%,且C相比上次大修时大1.6%.后来在定子绕组中通人1300 A直流电流,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方法,确定C相55号槽上线棒引线接头处发热,剥开绝缘发现,接头有一半焊锡熔化脱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知识 发电机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