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基础发电机知识172问 正文
发电机知识172问

发电机知识172问

点击数:7100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8:04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碰损绝缘,尤其是线棒R弯角部分更应注意防护.
(4)取出上,下层线棒问的层间垫条时,注意槽底部或上下层线棒之间是否有带有测温元件的垫条.带有测温元件的垫条和引线应编号后妥善放置和保管,以便下线时按要求复位,注意不要损伤RTD.拆下的RTD应进行校验.
(5)需更换的故障线棒拔出前应拍照并记录,线棒取出后,应注意保护故障点,再将其拍照并作好文字记录,以便进行故障分析;其余完好线棒拔出后,应仔细检查线棒防晕层,绝缘有无损伤,电晕或电腐蚀现象,有异常现象应及时组织处理.
108.条形线棒嵌入线槽有何工艺要求
答:(1)下线前.
1)铁芯压指,铁芯通风沟处,铁芯硅钢片等经检查合格,应无凸出,松动或锈蚀,有故障的部位应事先处理.应先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线槽及邻近部位线棒上,下端部,清扫干净后在线槽铁芯表面喷一层低阻半导体漆,表面电阻系数按厂家要求(或为5×103~105欧姆),待低阻漆干后再下线.喷漆时应注意对铁芯线槽以外的部分进行防护.
2)新线棒预先耐压试验合格,为取出下层线棒而拔出的上层线棒亦应经耐压试验后再复位.现场保管期超过半年的定子线棒,嵌装前应抽样检查线棒表面电阻率和起晕电压,如更换数量较多,则抽查量一般为更换总数的5%~10%;新线棒应仔细检查防晕层,端部R弯,电接头(水接头)部分.
3)目前发电机定子绝缘广泛采用B级或F级绝缘,故绝大部分线棒下线工艺均采用常温下手工冷嵌即可,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厂家要求工艺进行.
4)对非模压工艺制造的线棒,新旧线棒间可能在端部外型上有一些小的差异,特别是水内冷线棒,即有水接头又有电接头,因此应尽量选用线棒端部形状与旧线棒大致相符的使用.可采用先将线棒放入线槽进行定位的方法检查.
5)电接头采用锡焊的线棒下线前应将接头搪好锡;采用铜焊工艺的线棒应用砂纸,钢丝刷等工具,清洁接头焊接面.带水接头的线棒应将水接头的进水嘴密封好,以防止异物堵塞通道.
6)根据使用的消耗量,按厂家规定的配方浸渍定向玻璃丝带,适形毡等需浸渍的材料.近来有的厂家采用的绑扎材料可无须先浸,可绑扎后再刷透或注胶,简化了工艺.
(2)下线过程中.
1)下线前应按上,中,下三点测量槽宽及线棒宽度,掌握误差和相应的补偿情况.采用不同槽内固定工艺的结构,线棒与槽的配合尺寸是不同的.
2)上下层线棒接头相互错位不应大于5mm后距离偏差应在连接套长度范围内;如错位太大则后期难以调整.水内冷线棒应首先对好电接头的接触面.
3)下线时应注意线棒直线段应同时进入线槽,不能上部分或下部分先放进线槽,应防止碰伤绝缘.嵌线时注意不要让铁芯槽口划伤线棒,根据线棒与线槽的配合情况,可在线槽的两侧槽口上贴一道薄的透明胶带,以保护线棒,待线棒下落线槽后,再撕去透明胶带.下线过程中如果线棒防晕层划破但未伤及主绝缘,可在损伤处刷上相应的低阻半导体胶或半导体漆.
4)长度较长的线棒,可采用桥机或专用工具,用绳子把定子线棒垂直悬吊,调节线棒的高程到适当的高度,辅助将线棒下入线槽,保持线棒定位后,再拆走吊绳.起吊过程中应有防止碰伤线棒的措施.配合较紧的线棒下入线槽过程中,可使用橡皮锤上下敲击两端(线棒上应垫胶垫或毛毡),以使线棒下入线槽底部.
5)线棒下入线槽时,应注意线棒的上,下端不要弄颠倒;直线部分伸出铁芯应上下匀称(在局部线棒更换时,实际部位已经被限定了,对于大面积更换线棒或新机组安装,应按厂家图纸规定的线棒距离铁芯的尺寸要求).
6)安置槽底垫条,应检查是否有测温元件.垫条与测温元件之间不能搭接(待槽楔打完后,应对测温电阻线圈进行检查,测温系统总的绝缘电阻应大于O.5MΩ.
7)线棒下入线槽后,下层线棒应紧靠槽底,端部应紧靠端箍,上下端与已装线棒标高应一致,线棒就位后应注意线圈斜边间隙是否满足图纸要求.下层线棒下好后,用专用工具(如假线棒,专用压线卡条等)临时固定好下层线棒.单根线棒更换,则可直接将其与相邻线棒连垫块绑在一起.如多根线棒更换,则可先将其与端箍绑在一起.一般工艺均要求线棒与端箍间垫有适形材料,应一起绑扎牢固.然后按图纸要求放人槽口垫块,适形材料和端部斜边垫块(有的厂家对端部斜边垫块下也要求使用适形材料),进行端部绑扎.端部绑扎应紧固,垫块应垂直对正端箍.
8)直线部分嵌人线槽时,如采用槽内半导体板填塞空隙的工艺,当槽宽大于线棒0.1mm以上时,应先用合适的环氧半导体垫条(板)垫人侧面后再下线;线棒下入线槽后,单侧间隙不能超过0.3mm,连续长度不能大于lOOmm,否则应用刷低阻半导体胶的半导体垫条塞实,塞入深度尽量与线圈嵌入深度相等.
9)下层线棒下人后,应经耐压试验合格后再下上层线棒;上层线棒下人前,如有测温元件,则应先安置好层间垫条或层间测温元件.
10)上层线棒下线的工艺与下层线棒下线的工艺要求是一致的.
(3)下线完成后.
1)如线棒更换较多,在线棒嵌装后,如有条件,打槽楔前应在额定电压下测定表面槽电位,电压值应在lOV以内.
2)下线完成后按规定工艺进行线棒试验,接头焊接,接头试验,接头绝缘,打槽楔及槽口垫块楔紧后绑扎等工作.
3)为防止槽楔在运行中松动下沉不能很好地固定定子线棒,因此最下一节槽楔应与线棒下口部牢固地绑扎在一起.绑扎带采用浸有环氧树脂胶的无纬玻璃丝带或Φ2mm左右的玻璃丝绳.要求绑扎紧固,外观整齐.绑扎完成后再按工艺要求刷两遍固化胶.
109.采用适形毡工艺材料的线棒下线工艺有何要求
答:(1)将要下线的线槽清理干净.
(2)将已浸渍半导体胶并已凉干的适形毡垫条固定在线槽底部,可使用胶带固定在上下端部.对于定子铁芯较长的线槽,也要尽量采用单根垫条,最好中间不要有接头.
(3)放人下层线棒.线棒与线槽壁两侧如有间隙(仍按单侧间隙不超过0.3mm,连续长度大于lOOmm的标准掌握),应用刷低阻半导体胶的半导体垫条塞实.
(4)调整固定好线棒的上下位置后,用专用压线工具将下层线棒压实,压紧力应按厂家的工艺要求,压紧线棒时注意线棒的轴向位置不要移动,特别是对接铜焊方式的接头.
(5)适形毡压紧后的固化时间视胶的工艺不同而异,一般至少需24h以上.在固化过程中,适形毡会有少量收缩,因此在完成固化的过程中,还要按工艺规定的时间间隔再次压紧压线工具.压紧力和固化时间,是适形毡工艺的关键控制点.这其中任何一点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个过程的失败.
(6)适形毡受压后,多余的胶会沥出,因此,特别是线棒下端部应有防止低阻胶污染的措施,否则胶干后不便清除.沥出的胶应立即擦掉.线棒下线前端部应进行端部防护处理.
(7)适形毡固化后,取出专用压线工具.
(8)试验及端部绑扎的要求同上题.
(9)将已浸渍半导体胶并已凉干的适形毡垫条固定在线棒层间.
(10)嵌人上层线棒,要求与下层线棒同.
(11)确定好上层线棒的上下位置后,用专用压线工具将上层线棒压实,压紧工艺要求同上.
(12)层间适形毡固化后取出压线工具,其余要求同下层线棒.
(13)将已浸渍半导体胶并已凉干的适形毡垫条固定在上层线棒上面,并在适形毡上面放一层半导体垫条(一般0.5mm即可).
(14)用专用压线工具将垫条,适形毡压实,压紧工艺同前,固化后拆除.
(15)打紧槽楔等工艺同前.
以上是正常情况下的操作要求,适合检修时间长的线棒更换.如果是事故抢修,则按此工艺时间上不允许,可以视具体情况进行一些简化,如线槽底层或槽楔下的适形毡可不采用,线槽底层采用半导体低阻垫条代替,槽楔下的适形毡采用半导体垫条加波纹垫条的方式替代.
110.低阻适形毡的制作工艺有何要求
答:低阻适形毡的制作工艺与一般浸胶适形毡的制造工艺要求大致相同,只是所浸的胶应为低阻半导体胶.适形毡制作时只能在使用前的规定时间内浸制.低阻胶一般应从厂家购买,如按厂家提供的配方自行配制,则应在配置后按要求测试电阻率.由于低阻胶有沉淀性,浸渍前,胶要搅拌均匀,否则所浸的毡阻值不均匀.毛毡宽度略小于线槽宽度,毛毡浸胶后,应控制凉干时间,对于不同的环温凉干时间不一样,如冬天气温太低,应考虑有加温措施.适形毡含胶量应均匀(含胶量>70%),毛毡浸渍后自然滴干,也可采用专用工具抹去余胶.凉干后,应以使用时柔软而不黏手为宜,如果过硬,则此毡不能再用.
111.应如何检查自制的低阻适形毡是否合格
答:一般正式使用前应制造试品,以检验适形毡是否合格.
取一定长度的已浸胶并凉干的适形毡放人lOOmm×lOOmm×lOm左右的金属夹板中,用螺栓压紧,控制压缩率在65%左右,然后放入烘箱中加热,以100%~150℃为宜,时间视不同配比的胶而定.试样固化后,取出按线棒表面电位的测试方法测试其表面电阻率,在上述范围内,则为合格.
112.线棒采用半导体胶的槽衬工艺下线有何工艺特点
答:半导体槽衬固定线棒的工艺,下线时的工艺特点是:即时配胶,现场包敷,快速人槽,马上固定.以58题的半导体槽衬工艺为例:
(1)首先测量线槽的尺寸,大致确定所需的半导体胶的补偿量.
(2)在专用工具上,根据槽型需要的补偿量,调整合适的注胶量(如厚度在O.1~O.4mm间可调).将一定宽度的半导体纸(聚脂无纺布)折成"v"型,在专用工具上,均匀注入半导体胶.根据线棒的长度,确定注胶带的长度.
将此"v"型带折合,卷成卷带,以此卷带作包绕带,平包在线棒的直线段(由于带内含胶,平绕留1~3mm的间隙,以便线棒下人线槽后,多余的胶可自由挤出).卷带的长度以刚好包完线棒直线段为宜.图2-18为包绕式半导体槽衬示意图.
棒端部
图2-18包绕式半导体槽衬示意图
(3)线棒包好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将线棒下人下层,否则胶固化后会失去适形作用,也无法再下线.
(4)线棒下人线槽后,调整好上下端固定位置,并抹去线棒表面挤出的胶后,马上固定;若是下层线棒,则使用假线棒和临时槽楔(可分为上中下几段打紧)将线棒固定好,待规定时间内胶固化后取出.若是上层线棒,下完线棒后直接打紧槽楔(这一点与大多数工艺不同).
113.定子端部整体防晕工艺结构操作有什么特点
答:(1)端部防晕材料采用具有非线性特征的碳化硅防晕漆或浸渍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知识  发电机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

《发电机知识172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