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常识知识应急抢修技术 正文
应急抢修技术

应急抢修技术

点击数:7766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2:19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5.偶联剂
    偶联剂可通过化学键的形式将被粘物与胶粘剂偶联起来,能较大提高粘接强度、耐水性和耐湿热老化性能。常用的偶联剂有有机硅烷。
    6.填料
    填料是一种非粘性的固体物质,加入填料可降低固化收缩率及线膨胀系数,提高抗剪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等。另外为使胶粘剂具有特定的性能,如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导电等,也需加入某种能获得特定性能的填料。
    7.溶剂
    溶剂是易于挥发的有机溶液,其作用是溶解粘料。它只是对于溶剂型的粘料才是不可缺少的。
    8.稳定剂
    稳定剂有助于胶粘剂在配制、贮存和使用期间性能稳定。它包括抗氧剂、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常用的稳定剂有264抗氧剂、氧化锌和4010防老化剂等。
    必须说明,不是任何一种牌号的胶粘剂都含有以上所述所有的成分。显然,粘料是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而其他组分则是按性能上的需要才加入的。
    (2)胶粘剂的分类
    胶粘剂的类型、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形态多样,因此分类方法也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如下:
    1.按胶粘剂粘料的性质分类
    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因为它表明了胶粘剂粘料这一基本成分,如环氧树脂胶粘剂就表明了胶粘剂的粘料是环氧树脂这一本质特征。
    按胶粘剂的基本用途分类
    这一分类方法的特点是便于胶粘剂的使用。按基本用途分类有:
    (1)结构胶粘剂。用于要求粘接强度高、耐久性能好、能承受较大载荷和较大应力的部位。
    (2)非结构胶粘剂。用于受力不大和次要受力的部位。
  (3)特种用途胶粘剂。用于具有特殊用途的部位。特种用途的胶粘剂有耐磨胶粘剂、耐腐蚀胶粘剂、导电胶粘剂等,分别用于要求耐磨、耐腐蚀、导电表面与部位的粘涂等场合。
  (4)密封堵漏胶粘剂。用于零件的密封和管道、法兰的堵漏等。
    2.按胶粘剂的形态分类
    它表明胶粘剂的外形特征,可分为液体与固体两大类。如溶液型、乳液型、糊状型、粉末型、胶棒型、胶膜胶带型等。
    (3)胶粘剂的选用特点
    1.熟悉胶粘剂的基本性能。胶粘剂的基本性能是选用胶粘剂的重要根据,要根据胶粘剂的基本性能选用胶粘剂的类型。
    2.根据被粘物的材质选择胶粘剂的类型及牌号。
    3.对选出可能采用的胶粘剂与被粘零件工况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的内容包括:
    .性能指标的对比分析;
    .工艺实施可行性及可靠性的分析;
    .使用条件的分析(如温度、湿度、化学介质、户外自然条件等);
    .经济性的分析;
    .劳保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可选出合适的某种牌号的胶粘剂。
    4.对选用的胶粘剂进行试验考核,为了保证粘接质量及使用的可靠性,尤其对粘接质量要求高、使用条件严格的零件,进行试验考核是很有必要的。
    3、胶粘工艺和强化措施
    (1)胶粘工艺
    胶粘工艺虽然比较简单,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却是相当重要的。仅凭选择好的胶粘剂,不一定能获得高的胶粘强度。胶粘质量的好坏,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的工艺方法。因此可以说胶粘工艺是否合理,往往是胶粘成败的关键。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胶粘的质量问题,一定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认为粘不牢就是胶粘剂的质量不好。一般还应从工艺方法上找原因。既要选择合适的胶粘剂,还要严格的按照正确的工艺方法进行胶粘才能获得满意的胶粘效果。
    胶粘的一般工艺过程可概括如下步骤:确定胶粘部位、表面处理、配胶、涂胶、晾置、胶合、清理、停放、固化、后固化、检验、修整与后加工等。
    1.确定肢粘部位
    胶粘在应用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对零部件的胶粘,二是用于各
种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无论哪种情况,在实际施工中都必须对胶粘部位的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与分析。例如:胶粘部位材料、表面状态、清洁程度、破坏情况、胶粘位置以及胶粘部位的工况条件等。只有经过一番认真的观察与检查,才能确定具体的胶粘工艺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用于产品制造的胶粘,例如:汽车、飞机制造中各部零件的胶粘,一般都有可供参考的方案。对于设备维护与修理的胶粘,情况则是千变万化的,往往需要经过认真的分析与检查。零件产生断裂或较大的裂纹是比较容易观察与发现的,有些部位产生的磨损也容易检查并能确定出磨损量的大小。而对于管道、容器的泄漏、铸造产生的微小缺陷,有的用肉眼难以观察,只有用一些简单方法试验才能进一步确定部位。对于特别难于判断的部位,可在怀疑的地方上用着色煤油查找,若有微小裂纹,则煤油就会立即渗入而着色,然后再用干布擦去煤油,裂纹就会明显的显示出来。此外还可用注入0.3~0.4MPa压力的水或压缩空气方法,检查管道和容器的泄漏。
    2.表面处理
    对于胶粘部位的表面处理,就是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清洁、粗糙、活化被粘物表面,使胶粘剂能良好的浸润和牢固的胶粘。对胶粘表面的处理一般与电镀、刷镀的预处理基本相同,只是对表面的粗糙要求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表面状态,有助于形成足够的粘附力。
    (1)表面处理作用。
    1)清洁被粘表面,清除被粘表面的尘埃、油污、锈蚀、氧化皮等,提高胶粘剂对被粘表面的浸润性;
    2)粗化被粘表面,增加胶粘面积,有利于胶粘剂的渗透作用。但对表面的粗糙不能过度,否则空隙过大,会形成接触不良或积存水分与空气,使胶层出现局部缺胶,从而降低胶粘强度。
    3)活化被粘表面,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使表面层引入一些极性基团,从而使低能表面变为高能表面,惰性表面变为活性表面,难粘表面变为易粘表面。
    4)改变被粘表面的化学结构,为形成化学键结合创造条件。对被粘表面的处理就是要达到表面无灰尘、无水分、无油污、无锈蚀,适当粗化、有一定活化,以利于胶粘剂的充分浸润与粘附,从而得到良好的胶粘效果。
    (2)表面处理的方法。被粘表面处理有机械物理法与化学法两类。常用的砂纸打磨、挫刀粗化、喷砂、机械加工等属于第一类,而用酸、碱腐蚀、溶剂或清洗剂脱脂处理属于后一类。其具体方法为:表面清理、脱脂去油、除锈粗化、清洁干燥、化学处理、保护处理等。对于一般用途的胶粘,可不进行化学处理,而保护处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应根据被粘表面的结构状态,胶粘剂的品种、强度要求和工况条件来决定表面处理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可以是一种、两种或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1)表面清理。对被粘物表面用毛刷清除浮尘或用棉纱及干布初步清除泥土、型砂。也可用棉纱、干布蘸煤油、汽油初步去油。
    一般对大面积施工,可采用碱液脱漆或使用溶剂脱漆,对于维修中的较小面积的施工采用较为简单易行的机械法清理。
    2)溶剂法脱脂或电化除油。脱脂就是消除被粘物表面的油污。通常用有机溶剂或清洗剂,例如:三氯乙烯、丙酮、汽油等,除去油污是很有效的。被粘表面的脱脂一般都在除锈粗化之前进行,以免油污被打磨粗化时进入沟纹内不易清除干净,而严重地影响胶粘效果。
    不同的溶剂对不同性质的被粘物,有不同的除油效果,须作适当的选择。所用除油溶剂用量不能过大,因溶剂挥发后使被粘表面急剧冷却,会使空气中的水分迅速凝聚于表面而形成一层水膜,直接影响胶粘剂对被粘表面的浸润,致使胶粘强度下降。所选用的溶剂要求尽量不含水分,最好是选用化学试剂级的溶剂。在实际施工操作中,用电化除油是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
    3)除锈粗化。锈蚀和氧化皮直接妨碍胶粘剂对基体金属的浸润,必须彻底清除并露出基体金属的新鲜表面。为了增加胶粘面积并提高胶粘强度,一般应对被粘表面进行适当的粗化。对金属表面除锈的同时也会起到一定的粗化效果。
    4)化学法表面处理。用化学法可使除油、除锈、钝化、磷化同时完成,其工艺简单、效率高,特别适用于现场施工中对带有薄油轻锈工件表面的处理。
    5)偶联剂处理。用偶联剂对被粘表面进行处理,是强化胶粘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处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用量少,效果明显,能够显著地提高胶粘强度、耐水性、耐热性等。
    以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须先配成一定浓度的偶联剂水或非水溶液,涂敷于经脱脂粗化的被粘表面,干燥后再上胶。在具体施工中可配成1%-2%的偶联剂无水乙醇溶液,涂敷后于70~80OC干燥20~30min,或用热风机吹干。
    使用偶联剂对被粘表面处理,从对45#钢的胶粘可以明显的显示其良好的效果。例如以环氧一聚硫胶粘剂胶粘45#钢,仅用一般脱脂,表面预热40~50℃,其胶粘剪切强度为20.5MPa,而表面用KH—550偶联剂溶液处理后再胶粘,其剪切强度则高达30.8MPa。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技术  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

《应急抢修技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