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焦车使用维护检修规程
点击数:7992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0:5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维修保养
中修
大修
周 期
2年
10年
注:二、三、四炼焦车间拦焦车中修周期4年;大修周期15年。
(二)检修内容
1、小修内容及周期
部 位
检查检修内容
周期(月)
走 行 部
减速机检查检修
减速机检修换油
走行轮油承检查加油
走行端轴承检查加油
6
24
6
6
取 门 部
取门减速机检查检修
取门减速机检修换油
提门减速机检查检修
提门减速机检修换油
取门小车前托辊检查加油
紧把减速机检查检修
紧把减速机检修
提门限制滚轮检查加油
6
24
6
24
6
6
12
6
导 焦 部
减速机检查检修
减速机检修换油
6
24
安全挡辊
检查、检修
3
结 构
检查、检修
6
2、中修内容
更换导焦槽。
3、大修内容
结构架全部拆除更新;机件检修;更换不合规定的零件,在新结构上重新安装。
(三)检修质量技术标准
1、走行机构检修质量技术标准
①走行轮与走行轴应严格按D/Je配合,走行轴与齿轮按D/Jf配合。
②走行轨距偏差不许超过±3毫米。
③每边两个走行轮滚动园侧面应处于同一面上。
④开门车和导焦车间两组走行轮的对角线偏差不能超过±2毫米,轮距偏差不大于±3毫米。
⑤减速机中心线与主动轮中心线应保持平行,其长度在100毫米不大于0.02毫米。
⑥电磁制动器闸轮与衬料间隙为0.3~0.4毫米,接触面积不应低于材料面积的75%。
⑦轴承座全部支承表面与座架接触紧密牢固。
2、启门机构检修质量技术标准
①取门横轴两侧倾斜及上下偏差在0.5毫米/米内。
②提门立轴上下倾斜不得超过±3毫米。
③取门上部安全挡轮与滑道间隙为2~3毫米。
④取门小车走行轮两轨道标高偏差不超过±0.4毫米,倾斜度应小于0.3毫米/米,中心距偏差不超过±2毫米。
⑤紧把机头中心距偏差不超过±5毫米,倾斜不超过±4毫米。
⑥取门小车滑道与后轮间距为2~4毫米。
⑦电磁制动器与衬料间隙为0.3~0.4毫米。接触面积不小于衬料面积的65%。
⑧拧头灵活自由,左右上下摆动±15毫米。
3、导焦机构检修质量技术标准
①导焦槽托辊两轨道中心距偏差不大于±2毫米;横向水平偏差不大于0.5毫米;纵向水平偏差不大于l毫米/米。
②导焦四个托辊在轨道上要保持均匀接触。
③立辊与轨道间隙应在3~5毫米内。
④导焦槽底板应低于炉底10~20毫米。
⑤导焦立辊要转动轻快灵活。
⑥减速机同提门减速机标准。
⑦电磁制动器闸轮与衬料问隙为O.3~0.44毫米,接触面积不应低于衬料面积的75%。
⑧弹性联轴器技术标准同提门机构弹性联轴器。
4、集中润滑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是由手动干油泵1台,定量给油器ⅡAT-44E2个,ⅡAT-43E1个及附属管路构成,分别向启门部份11个部位供油。
检查质量技术标准
(1)各处必须严密,在工作压力下不得渗漏。
(2)管路、管件、分油器要固定整齐,钢管敷设要做到横、平、竖、直,便于检修。
(3)油泵达到工作压力。
(4)油路必须畅通无堵塞,分油器油针动作灵敏。
5、主要零部件更换标准
(1)走行轮的轮缘厚度磨到16毫米以下;直径小于585毫米;椭园度超过1%。
(2)导焦槽变形,宽度小于470毫米,大于550毫米,两侧槽钢与中心距离偏差大于±20毫米,必须加以调整;如加之槽钢及两侧立柱弯曲严重槽钢损坏多处,必须更换。
(3)减速机齿轮磨损量超过齿厚的20%;明齿轮超过齿厚的30%,必须更换。
四、试车及验收
(一)试车前需做到以下几点:
1、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完整,螺丝是否紧固。
2、检查各安全装置、极限开关、铃、闸及安全挡辊是否齐全。
3、检查钢结构是否符合图纸技术标准。
4、各减速机及集中润滑各油点,按加油量加油。
5、用手动装置操纵各传动系统,检查传动系统是否灵活平稳。
6、电器系统需进行空负荷试验,检查合格后方可试车。
(二)试车
1、试车需分别按机构系统进行试验。
2、试车各部需达到下列标准:
①各传动系统应达到平稳、灵活、声音正常。
②轴承温升不许超过45℃。
③减速机及集中润滑系统不得渗漏。
④各电闸极限开关灵活可靠。
⑤导焦槽制动装置灵活好使。
⑥导焦、提门、取门行程符合技术要求。
⑦导焦槽需低于炉底10~20毫米。
3、启门机构需单独试验30分钟,方可进行启门操作。
(三)验收
经过24小时的生产实际作业,双方确认合格,填写验收单方算试车完毕,交生产部门使用。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维修保养,机械设备 - 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