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磨煤机维护.检修说明 正文
磨煤机维护.检修说明

磨煤机维护.检修说明

点击数:781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6:2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维修保养
用吊具将压架连同铰轴座吊起并放在适当地方安装时按与拆卸相反的步骤进行,详细要求见第四篇《磨煤机安装与调试导则》。  4.3 磨辊的拆卸与安装 4.3.1 将磨辊的垂直密封风管道拆下来 4.3.2 装上磨辊起吊工具 4.3.3 稍稍吊住磨辊,拆下磨辊保持架 4.3.4 吊出磨辊并放在适当位置,用同样的程序拆出其余磨辊安装时按与拆卸相反的步骤进行 4.4 磨环及喷嘴环的拆卸与安装 4.4.1 清理旋转喷嘴叶片与粗粉导流环之间的杂物 4.4.2 卸下磨环上的锥形盖板,将其吊走 4.4.3 做磨环相对传动盘的位置记号 4.4.4 将吊环螺栓装到磨环的三个吊耳上,吊出磨环并放在适当位置安装时按与拆卸相反的步骤进行,详细要求见第四篇《磨煤机安装与调试导则》。  5. 内部部件的维修 磨煤机内部部件的维修工作应在合适的车间,由相应的工具和胜任的人员进行。 5.1 减速机的维修 减速机的维修参看《减速机运行和维护》。 5.2 磨辊的维修 5.2.1 磨辊的解体与组装应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应将刚从磨煤机内拆卸下来的磨辊冷却至内外温度相同,再进行解体。由于磨辊内部热量散失较慢,冷却过程至少需要24 小时或更长的时间,为避免损坏滚动轴承,不得用压缩空气对辊套进行强制冷却。 5.2.2 磨辊检修之前应将润滑油排放干净。把磨辊运行到检修场地,将磨辊用吊车吊起,将磨辊辊芯的三个螺塞之一转至最低点,拆下螺塞将油排放到适当的容器中,取出一份油样保存好,以备随后的分析用。 5.2.3 磨辊的拆卸 5.2.3.1 准备好拆卸工具 5.2.3.2 拆卸辊架防磨板 5.2.3.3 拆卸辊套 磨辊(辊套)朝上平躺,拧下紧固辊套的楔环螺栓,用顶丝将楔环拆卸,再用专用工具“辊套起吊架”将辊套从辊芯上拔出吊走。如果磨辊辊套不松动,应撤下棍套拆卸工具,沿辊套四周外部均匀加热。加热过程中,加热器喷嘴与辊套间的距离应为100~150mm。将温度加热至50℃(可用接触式温度计检测)时,保温15 分钟,加热时的温度变化率控制在0.5℃/min 为益。再用辊套拆卸装置拆卸辊套。在大多数情况下,磨辊辊套会松动,如仍不行,应再加热,并将温度提高10℃,以提高两配合件间温差使辊套松动。 注意:绝不能使用气焊枪进行加热,因为其加热过程极不规则并容易过热,这不仅会降低材料硬度,还会因辊套材料的热敏感性而使辊套报废。  5.2.3.4 拆卸辊架 把磨辊放到检修台上,磨辊辊架位置在上,取下端罩,呼吸器、轴向固定板,安装拆卸工具拆卸,拆卸时可对辊架缓慢、均匀加热,以便拆卸,拧下辊架上的螺丝堵,拧入吊环螺钉。借助吊环螺钉,用天车吊走辊架。 注意:拆卸前检查磨辊密封风固定与转动密封环间的间隙,如其半径间隙大于1.5~2 mm, 则应更换新辊架。 5.2.3.5 轴承拆卸,拆下辊芯上的防护环,卸下透盖上的螺栓。把顶丝拧入透盖的顶丝孔内,把透盖顶下,并取出O 形圈,将油封、油封轴套及O 形圈拆掉,将固定圆柱滚子轴承内圈的锁环拆掉,将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内圈的右压板拆下,这时候可用磨辊拆卸工具将辊轴拆出,从辊轴上拆出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将辊芯上的螺塞卸下,接上手动液压泵并打入高压油;拆下双列向心滚子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不带内圈)。 至此磨辊轴承的全部零件均拆下,可进行清洗工作。 5.2.3.6 磨辊轴承的检查,一般认为磨损只发生在相互滑动的运动部件上,实际上滚动轴承也会发生磨损。通常由于滚动部位的连续应力造成材料的疲劳,滚动轴承的寿命会因滚动件材料的破坏而受到限制。 在对轴承的检查中,应对圆柱滚子轴承和双列向心滚子轴承内外圈、滚子体和保护圈等部位的磨损、研磨、擦痕、点蚀、裂纹、塑性变形和尺寸精度进行全面的检测,据此作出轴承能否继续使用或是必须立即更换的判断。 视情况更换O 形圈、油封(带唇口)、螺塞及密封垫。密封件安装时应有一合适的接触压力,以便达到良好的密封状态。辊轴转动部位的密封圈表面不能有划伤、压痕、腐蚀或其他损伤,否则会造成泄漏。检查的项目应包括密封圈的直径、圆度、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允差,这些项目的完好是其发挥良好密封作用的条件。  5.2.4 磨辊的组装 5.2.4.1 准备好组装部件,组装工具、测量用具、清洗用品。 组装部件检查: 对使用过的部件如果再次使用,必须经严格检查,无质量问题方可再使用。部件包括:轴承、油封、油封轴套、O 形圈、各紧固螺栓。对新使用的部件、应检查无质量、尺寸(尤其是和组装有关的尺寸)问题后,方可使用。 5.2.4.2 磨辊轴承及油封的组装 把清洗干净的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内圈放在油中加热到80℃,最高为90℃。把辊轴竖放,把加热的轴承内圈套入并检查内圈是否到位;待自然冷却后用锁环将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内圈固定在辊轴上;把辊芯清洗干净,双列调心滚子轴承侧朝上,加热到约100℃; 将清洗干净的双列调心滚子轴承装入辊芯;装上两块扁铁,防止双列调心滚子轴承轴向串动,但不应妨碍辊轴的装入;调整方向,将辊芯的圆柱滚子轴承轴承侧朝上;把圆柱滚子轴承轴承的外圈连带滚子和保持架一起装入尚有余温的磨辊辊芯中,并检查外圈是否到位,检查圆柱滚子轴承端面和辊芯端面的高度差,正确尺寸为辊芯端面比轴承端面高0-0.4mm;  把装有双列调心轴承的辊芯侧加热到60-70℃后,将辊轴及已装上的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内圈一起装入磨辊辊芯; 用右压板将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沿轴向压紧; 将组装好的辊芯冷却下来; 检查轴承是否转动灵活; 用2 个带有紫铜垫的螺丝堵封闭辊芯上的打压孔(透盖侧);  在辊轴上抹润滑油脂,把O 形圈套入装到位,把油封轴套装到辊轴上,上轴套定位销;把抹有润滑脂的O 形胶圈放入辊芯的密封槽内。装上清洗干净的透盖,上螺栓紧固;在油封轴套、油封唇口上抹极压膨润土润滑脂,在油封外径涂601 密封胶,把油封均匀套入,套油封承压环,在装好油封上涂极压膨润土润滑脂,之后安装第二个油封; 注意:轴承运转的安全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其防渗水和粉尘及润滑油的渗漏的密封性能。密封质量极大地影响磨辊轴承的使用寿命,密封轴承腔的两个密封圈的内圈具有防润滑渗漏的作用,而外圈防止密封风水和粉尘进入,因此安装时应仔细进行,密封唇必须始终对着需密封的一侧,即第一个油封的唇口向内,第二个油封的唇口向外,安装油封时绝不允许用敲打的方法,防止油封骨架受损。 装上透盖上的密封环圈并固定; 调整放置方向,将双列调心滚子轴承一侧朝上; 卸下双列调心滚子轴承的止动扁铁; 用带有紫铜垫的螺丝堵封闭辊芯上的打压孔(端盖侧);  在端盖O 形圈槽内、外径表面、辊芯双列调心轴承侧的内径倒角处抹润滑脂,套入O 形圈; 安装端盖,安装时均匀用力推进端盖,严防端盖偏斜和推进速度过快挤坏胶圈。用力矩板手以425Nm 力距拧紧端盖上的每个螺栓。  5.2.4.3 气密性试验 各油孔装上密封丝堵,用压缩气体(氮气)检查磨辊的密封性能。试压时应将带截门、减压阀及压力表的压缩气体(氮气)管路装到油孔上,接好后向轴承腔打入气体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试验合格要求:试压压力0.20MPa、保压时间30 分钟,压力不得降至0.1MPa 以下。  5.2.4.4 辊套安装 辊芯端盖侧朝上平躺,用专用工具“辊套起吊架”将辊套吊起,对准辊芯落下,安上楔环并找平,用紧固螺栓拧紧楔环,紧固力矩为900Nm。辊套装入到位后装压环。翻个,把辊芯上的防护环装上。  5.2.4.5 辊架安装,清理辊架气道,保证其气道内不存在异物;装辊架上的密封风环;把辊架加热到70-80℃; 将键装入辊轴上的键槽内;用吊环吊起辊架,对正键槽与键位置,将辊架迅速滑落在辊轴上,当辊架的凸肩靠在轴套上时,滑落过程完毕;待辊架冷却后装上左压板作轴向固定;卸下吊环,装上螺栓(注:保护螺孔); 把磨辊呼吸器清洗后,将其装在辊轴上;用带有紫铜垫、止动垫片的螺丝堵封堵端盖侧的三个放油孔; 从辊轴上的注油孔注SHG 磨辊油40 升;安装注油孔螺丝堵(带紫铜垫); 把磨辊呼吸器清洗后,将其装在辊轴上;在保护罩法兰面上涂601 密封胶,装上保护罩; 检查磨辊是否转动灵活、平稳; 安装辊架防磨护板。 装配好的磨辊应放在干燥的室内,在存放期较长的情况下,有关部位需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锈蚀。 磨辊拆装注意事项: a. 磨辊组装必须有专门的检修场地,由熟练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 b. 凡是组装磨辊带有强度等级的螺栓,绝不能用普通螺栓代用。 c. 组装磨辊过程必须注意内部清洁,严防辊子内落入异物。为保证内部清洁,除每一部件组装前彻底清洗外,组装好后应进行冲洗。在未装两侧盖前,最好用清洁的油冲洗内部。 d. 未装辊套前做气密性试验,检查各部位是否泄漏。 e. 磨辊装好后必须检查其转动的灵活性。  5.3 磨环的维修 5.3.1 磨环衬板的拆卸 a.松开楔形螺栓,然后卸下螺母、套及蝶形弹簧。 b.卸下托盘下部的两个顶丝孔上的丝堵,为拆卸第一块磨环衬板做好准备。 c.将相应的顶丝旋入螺孔,将第一块磨环衬板顶起,如果顶不起衬瓦,应清理衬瓦缝隙中的积煤,(最好用水浸泡衬瓦、使积煤疏松,以便于清理积煤)之后再顶。 d.用磨环衬板专用吊具将第一块磨环衬板吊走。 e.松开其余全部衬板,并依次吊走,清理并检查磨环。  5.3.2 磨环衬板的组装 5.3.2.1 吊衬瓦就位,第一块安装时装在衬板磨环上装有圆柱销处,其余按顺序号装之,组装的12 块衬瓦必须有顺序编号,编号顺序根据衬瓦的高度决定,其原则是使相邻的两块衬瓦的高度差最小,磨环内12 块衬板安装要求如下: 最厚一块到最薄一块其厚度为H1、H2、H3、H4、H5、H6、H7、H8、H9、H10、H11、H12 (即厚度H1≥H2≥H3≥H4≥H5≥H6≥H7≥H8≥H9≥H10≥H11≥H12)。安装顺序号从1、2、3、4、5、6、7、8、9、10、11、12 顺时针编号。 5.3.2.2 衬瓦安装完毕、检查衬瓦间隙,间隙过大可以塞垫片。 5.3.2.3 楔形螺栓, 螺母、套及蝶形弹簧的装配应符合图纸要求。 5.3.2.4 在紧固过程中,要注意其正确位置,避免出现翘起松动现象,以免发生断裂事故。 关于轴承等备件 轴承备件长期不使用时,应按照轴承制造厂家的要求定期的检查轴承、更换封存油,以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封存油时效而引起轴承损坏。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磨煤机  维修保养机械设备 - 维修保养

《磨煤机维护.检修说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