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变频技术变频器基础变压器负荷分析 正文
变压器负荷分析

变压器负荷分析

点击数:7664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1:5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变频器基础
  输配电网络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配网“卡脖子”,造成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紧张。尽管近几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城网改造,使电网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城市电网尤其是中低压配电网的结构仍然非常薄弱,存在着局部区域的配变过载及线路“卡脖子”现象。

  主要问题如下:部分线路过长,线路损耗较大,如荆州市郊的八岭山,因为没有变电站,10kV从秘师桥供电,干线有20km以上。董场线、纪砖线、八岭线、龙洲线、中州线、谢古线等线路干线长度均超过15km.部分线路负荷分配不合理,线路负载过重,挂接用户过多。

  与配变安装容量相比,部分10kV主干线的线径较细。

  10kV主干线导线规格过多,不利于电网的负荷管理和负荷倒供。

  部分城网城郊10kV线路均为辐射型供电网络,负荷无法倒供,且线路基本上为裸线,可靠性较低。

  部分10kV线路无自动化设备,目前使用的柱上开关保护配合困难。

  在城郊,低压干支线普遍采用裸导线。尽管下户线采用了绝缘线,但是,由于其干支线为裸导线,仍为偷电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采用挂接方式的临时用电,如抽水等,这为线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增加线损。仅荆州城区就有260多台高耗能配电变压器需要更换。

  部分城网在城区中心负荷高密集区现有10kV配网无法满足大容量用户供电要求。

  市政建设与城市电网建设的矛盾日趋突出,由于城市规划变化太多、太快,导致配网规划不断修改,对快速增长的负荷无法准确预测,存在负荷预测保守的情况,导致10kV及以下配网设计标准偏低,部分10kV主环网线路、分支线、低压主干线等导线截面偏小,公用配变的新增容量不能满足用户负荷增长的需求,同时由于配变更换及布点的针对性不强,造成一些改造过的线路负荷仍然相当大,刚解决的供电卡口问题重复出现。

  城市电网的生活用电比例逐年提高,气候变化使得降温负荷大幅度增长,负荷的峰谷差加大,同时由于负荷发展的不均衡引起局部地区满载或过负荷的情况时有发生。

  城网改造不到位,成为影响用电增长新的“瓶颈”。经过城网建设与改造,我省设备状况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技术经济性差、安全性能差的老旧设备在电网中还有部分存在,城市电网发展速度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局部地区供电卡口问题依然突出。而且近几年城网改造主要对产权属供电企业的城市公用电网及部分产权属企事业单位的电网进行了改造。

  目前仍有很多供电设施产权属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而该部分供电网络设备陈旧,供电能力差,成为影响居民用电和用电增长的瓶颈,急需进行改造。

  外部环境制约了电网建设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的电力线路走廊建设困难。一些新建线路因为电力线路通道无法解决而被迫取消。在很多路段因为道路修建不到位、拆迁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电力线路无法按照规划红线实施。另外,电力走廊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受限制,部分地段存在负荷过大的问题,但没有新的电力通道,导致电源无法到达。

  电网建设资金不足,导致电网建设滞后,不能适应负荷增长的要求,也导致了输配电设备抵御恶劣气象条件和防止遭遇外力破坏能力下降。从1999年以来,除了专项城网改造的资金投入以外,别的渠道资金投入很少,贴费也早已取消;城网改造工程结束以后,资金投入就更少,无法解决供电卡口的问题。负荷的发展是连续的,城网建设同样也必须有连续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电网的建设发展适应负荷的不断增长。

  运行维护和管理水平还有待于加强。城网近年来米用的新设备、新装备较多,但对部分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由于运行单位学习和研究得不够深入,存在部分设备缺乏运行维护指导性的规程、规定,运行维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加强对线路、主变等设备的超载预测分析,并明确预防措施,要充分运用在线检测、状态检修、带电作业等新技术,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线路巡视,及时消除隐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变压器  变频器基础变频技术 - 变频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