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 序
类 别
名 称
简 称
称 号
第一个字母
主 称
电容器
容
C
第二个字母
介质材料
纸 介
电 解
云 母
高频瓷介
低频瓷介
金属化纸介
聚苯乙烯等有机薄膜
涤纶等有机薄膜
纸
电
云
瓷
Z
D
Y
C
T
J
B
L
第三个字母以后
形 状
筒 形
管 状
立式矩形
圆片形
筒
管
立
圆
T
G
L
Y
结 构
密 封
密
M
大 小
小 型
小
X
表2 常用电容的几项特性
电容种类
容量范围
直流工作电压
(V)
运用频率
(MHz)
准确度
漏电电阻
(MΩ)
中小型纸介电容
470pF~0.22uF
63~630
8以下
Ⅰ~Ⅲ
>5000
金属壳密封纸介电容
0.01uF~10uF
250~1600
直流,
脉动直流
Ⅰ~Ⅲ
>1000~5000
中、小型金属化纸介电容
0.01uF~0.22uF
160、250、400
8以下
Ⅰ~Ⅲ
>2000
金属壳密封金属化纸介电容
0.22uF~30uF
160~1600
直流,
脉动电流
Ⅰ~Ⅲ
>30~5000
薄膜电容
3pF~0.1uF
63~500
高频、低频
Ⅰ~Ⅲ
>10000
云母电容
10pF~0.51uF
100~7000
75~250以下
02~Ⅲ
>10000
瓷介电容
1pF~0.1uF
63~630
低频、高频
50~3000以下
02~Ⅲ
>10000
铝电解电容
1uF~10000uF
4~500
直流,
脉动直流
ⅣⅤ
钽、铌电解电容
0.47uF~1000uF
6.3~160
直流,
脉动直流
ⅢⅣ
瓷介微调电容
2/7pF~7/25pF
250~500
高频
>1000~10000
可变电容
最小>7pF
最大<1100pF
100以上
低频,高频
>500
(4) 进口电容器的标志方法:进口电容器一般有6项组成。
第一项:用字母表示类别:
第二项:用两位数字表示其外形、结构、封装方式、引线开始及与轴的关系。
第三项:温度补偿型电容器的温度特性,有用字母的,也有用颜色的,其意义如下表所示:
第四项:用数字和字母表示耐压,字母代表有效数值,数字代表被乘数的10的幂。
第五项:标称容量,用三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有效数值,第三为是10的幂。当有小数时,用R或P表示。普通电容器的单位是pF,电解电容器的单位是uF。
第六项:允许偏差。用一个字母表示,意义和国产电容器的相同。
也有用色标法的,意义和国产电容器的标志方法相同。
视电解电容器容量大小,通常选用万用表的 R×10 、 R×100 、 R×1K 挡进行测试判断。红、黑表笔分别接电容器的负极(每次测试前,需将电容器放电),由表针的偏摆来判断电容器质量。若表针迅速向右摆起,然后慢慢向左退回原位,一般来说电容器是好的。如果表针摆起后不再回转,说明电容器已经击穿。如果表针摆起后逐渐退回到某一位置停位,则说明电容器已经漏电。如果表针摆不起来,说明电容器电解质已经干涸推失去容量。
有些漏电的电容器,用上述方法不易准确判断出好坏。当电容器的耐压值大于万用表内电池电压值时,根据电解电容器正向充电时漏电电流小,反向充电时漏电电流大的特点,可采用 R×10K 挡,对电容器进行反向充电,观察表针停留处是否稳定(即反向漏电电流是否恒定),由此判断电容器质量,准确度较高。黑表笔接电容器的负极,红表笔接电容器的正极,表针迅速摆起,然后逐渐退至某处停留不动,则说明电容器是好的,凡是表针在某一位置停留不稳或停留后又逐渐慢慢向右移动的电容器已经漏电,不能继续使用了。表针一般停留并稳定在 50 - 200K 刻度范围内。
不知道极性的电解电容可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其极性。
我们知道只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正(电阻挡时的黑表笔),负端接电源负(电阻挡时的红表笔)时,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才小(漏电阻大)。反之,则电解电容的漏电流增加(漏电阻减小)。
测量时,先假定某极为“ + ”极,让其与万用表的黑表笔相接,另一电极与万用表的红表笔相接,记下表针停止的刻度(表针靠左阻值大),然后将电容器放电(既两根引线碰一下),两只表笔对调,重新进行测量。两次测量中,表针最后停留的位置靠左(阻值大)的那次,黑表笔接的就是电解电容的正极。
测量时最好选用 R*100 或 R*1K 挡。
本文关键字:电容器 元器件基础知识,电子学习 - 基础知识 - 元器件基础知识
上一篇: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