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泵运行、故障处理规程
10.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嘉利特荏原和航天11所生产的高速泵开停运行、切换、维护及故障分析与处理等。
10.2 准备
10.2.1 检查
10.2.1.1 检查泵地脚螺栓,电动机法兰连接螺栓,应牢固拧紧。
10.2.1.2 检查电动机动力线和接地线,应连接正确,检查电气部分绝缘、接地是否良好。
10.2.1.3 检查油冷却器冷却水管路,应连接完好不漏水。
10.2.1.4 检查与泵运转有关的仪表应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确认仪表联校、电器试验完成。
10.2.1.5 检查机械密封辅助控制系统对接的正确性。
10.2.1.6 检查增速箱油位是否正常,不够则添加规定油品。
10.2.2 预润滑系统试验
10.2.2.1 操纵手动油泵手柄上下运动,油压不低于0.1MPa(g)视为合格。
10.2.2.1 带压检查润滑油路的密封性,如有漏油处应予排除。
10.2.2.1 重新检查增速箱油位情况,如油位低则应补充加油。
10.2.3 投用机械密封冲洗系统,使其处于良好状态,核实封油罐液位50~70%左右,PLAN52方案的封油罐顶部至放火炬线的阀门打开,PLAN53方案须控制封油罐压力高于密封腔的压力,一般取泵入口压力加上1/3~1/2出入口压差的1.1倍。
10.2.4 正确投用冷却系统。
10.2.5 灌注泵
10.2.5.1 打开入口阀门灌注泵,让液体完全充满泵腔。
10.2.5.2 打开密封体上的放空阀,排放泵腔内的空气或介质蒸汽,然后关闭放空阀。对于低温或高温介质,泵需预冷或预热。
10.2.6 手动盘车2~3圈,转子转动应轻便灵活,无卡紧及轻重不均等现象,无异常响声。
10.2.7 联系电工送电,对新安装泵或检修后的泵,应点动一下检查机泵旋转方向是否正常,若反转,应立即停泵联系电工对电缆头接线“换相”。
注意:当机械密封冲洗方案为Plan32、Plan52、Plan53时,应先开通密封缓冲液(或封液),后灌注泵。
10.3 启动
10.3.1 微开泵出口阀门,并确认入口阀全开。泵不能在出口阀关闭状态下起动。
10.3.2 操纵手动油泵手柄上下运动5~4 次,如果油压不低于0.1MPa(g),就可带油压起动主泵。主泵起动后,就应停止操纵手动油泵。
10.3.3 调节泵出口阀门的开度到泵工作流量点。
10.3.4 调节冷却水流量,使齿轮箱油温控制在60~80℃之间。
10.3.5 观察齿轮箱润滑油压力表,其示值应在0.2~0.6MPa(g)范围内。
注:启动过程中如有异常,应紧急停泵。
10.4 切换
10.4.1 正常切换
10.4.1.1 做好备用泵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正常启动程序启动。切换前流量控制阀应改为手动,并由专人监视以使切换波动时及时稳定流量。
10.4.1.2 备用泵启动正常后,应在逐渐开大备用泵出口阀的同时逐惭关小原运行泵出口阀(若两人配合,一开一关要互相均衡),直至新运行泵出口阀接近全开,原运行泵出口阀全关为止,然后才能停原运行泵。在切换过程中一定要随时注视电流压力和流量有无波动的情况,保证切换平稳。
10.4.1.3 原运行泵停车后按正常停运进行处理。
10.4.2 紧急切换
10.4.2.1 磁力泵在下列情况下紧急切换
泵有严重噪音、振动、轴封严重泄漏。
泵抽空。
电机或轴承温度超高。
电流过高或电机跑单相。
进、出口管线发生严重泄漏。
工艺系统发生严重事故,要求紧急切换。
10.4.2.2 停原运行泵的电源。
10.4.2.3 做好备用泵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启动备用泵。
10.4.2.4 打开备用泵的出口阀,使出口流量达到规定值。
10.4.2.5 关闭原运行泵的出、入口阀,对事故进行处理。
10.5 停泵
10.5.1 先关闭泵出口阀门,然后按停机按钮停机,视情况关闭入口阀门(如泵不检修,则不必关闭)。
10.5.2 停泵后如需检修,则将封油罐的封油排干净,泵体温度降至常温后停冷却水(若泵停后不检修,可以不排封油罐的封油)。
10.5.3 热油泵停运后,可适当调小冷却水而不应停止冷却,打开泵预热线阀门,使之处于热备用状态,应防止预热量太大引起泵倒转。若泵需解体检修,则应关闭入口阀,适当打开泵出入口管线的联通线阀,停止泵体预热,冷却后待修,但应经常检查泵体的冷却速度,判断出入口阀门是否关严。
10.5.4 停泵后一小时,应盘车一次。
10.5.5 需要检修的泵,要在停泵后实施隔离、冷却、排液,并停辅助系统,使泵内压力下降为零,高温泵泵体温度降为50℃。需置换吹扫的泵必须吹扫干净。确认所有阀门已关闭,并且联系电工停电。
10.6 注意事项
10.6.1 绝对不允许无液体空转,以免零件损坏。
10.6.2 必须确保轴承箱油位及油质正常,以防轴承损坏。
10.6.3 不允许未灌泵排气即运转泵。
10.6.4 启动后在出口阀未开的情况下断流运行一般不应超过1~2分钟。
10.6.5 必要时用出口阀调节流量,不可用入口阀调节流量,以免抽空。
10.6.6 磁力泵运行中应注意节流调节时的影响,因发生汽化而出现噪声及振动的问题。
10.6.7 备用泵应处于合理的备用状态。通常情况下泵的入口阀应全开,出口阀应关闭,对于低温或高温泵应将泵进行预冷或、预热;对于带有自启动的泵,在备用时出口阀的开度应与运行泵的出口阀开度保持一致,现场开关处于“自动”位置。
10.6.8 随时检查泵入口滤网的运行状况,判断入口滤网发生堵塞时,及时安排清洗。
10.7 运行维护
10.7.1 检查轴承温度
滑动轴承温度不大于65℃,滚动轴承温度不大于70℃。
10.7.2 检查振动
15KW以下的转机≤1.8mm/s,300KW以下的转机≤2.8mm/s,大型转机刚性支承≤4.5mm/s,大型转机柔性支承≤7.1mm/s。
10.7.3 润滑油(脂)的补充和更换
经常检查轴承箱的油位,及时补充规定牌号的润滑油。电气经常检查电机的润滑情况。
对于用润滑油润滑的泵,按润滑油“五定”表规定加油,油面保持至油标的1/2~2/3之间。每次加、换润滑油做好相应的记录。
对于用润滑脂润滑的机泵,按润滑油“五定”表规定加润滑脂。每次加、换油脂做好相应的记录。
10.7.4 检查轴封运行状况
机械密封泄漏不超过以下标准:轻质油10滴/分,重油5滴/分。填料密封泄漏不超过以下标准:轻质油20滴/分,重油10滴/分。同时应视泵送介质的化学性质,环境及工艺条件等综合考虑。PLAN52、53方案的机械密封,要检查封油罐液位保持在50%左右,如出现封油罐液位上升或下降较快的现象,说明机械密封发生泄露。如密封泄漏超标,则更换或修理轴封。
10.7.5 检查观察各种仪表
检查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压力和电流指针有无晃针和变化情况,检查泵上量情况,有无抽空情况,检查电流指示是否超过额定电流,并将检查出的有关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班长或有关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10.7.6 检查辅助部分
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畅通,适当调节冷却水量保持回水温度是否正常,若水质太脏,水流不畅应及时处理。
PLAN52、53方案的机械密封,当封油罐液位降低到下限时需补充封液至正常。
10.7.7 检查备用泵
备用泵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以便及时切换。备用泵按制度要求进行盘车。
应做好机泵的清洁卫生工作,机泵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使机泵在良好的环境下运行。
10.7.8 认真做好运行记录
10.8 泵和齿轮箱常见故障及分析处理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泵在起动时无液体、无压力。
泵没有完全充满液体装。
从密封体放空口 排放所有的蒸汽或空气。如果泵输送的是低温液体,应让泵有较多的预冷时间。如果进口压力低于大气压,则应检查一下泵进口管线是否漏气。
置汽蚀余量NPSHa 低于泵试验报告所要求的汽蚀余量NPSHr。
吸入管线堵塞时,检查管线滤网和阀门,使吸入管线压降减小。
在吸入管线高点存有介质蒸汽,限制流量时,排除蒸汽。
介质贮罐液面或压力太低时,提高安装高度或增压。
介质里夹杂空气或蒸汽,或是易挥发液体时,在泵进口前安装排气(汽)平衡管,并使用汽蚀性能好的诱导轮。
传动组件失灵:如内部联接轴、叶轮键故障,或是组装时零件漏装。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