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工艺要求给水管路施工工艺 正文
给水管路施工工艺

给水管路施工工艺

点击数:712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1:5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工艺要求
 给水管路施工工艺 1.1.1  施工原则 1.1.1.1  原室内顶部已敷设的给水管道在不影响装修设计方案的实施和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拆除必须要事先得到业主的书面认可。 1.1.1.2  控制减少管道接头用量,合理安排管道走向,减少回路。 1.1.2  施工用材       PP-R管、管路各连接配件、塑料U形卡座、吊码抱箍、尼龙扎带、胀塞、螺丝。 1.1.3  施工条件       现场清理,无施工障碍物。施工位置已全部确定。 1.1.4  施工步骤       按设计要求标定位线 开凿暗槽和穿墙孔洞管路固定件安装水管量尺下料  水管预装 正式安装固定 试水、打压。 1.1.5  施工工艺及要求 1.1.5.1 标注定位线1.1.5.1.1  进户给水管至室内总阀段:给水管由顶部弹走向定位线与相邻墙体平行间距为150mm。定位线至厨房主下水管处垂直向下至橱柜水槽处水阀安装部位横向弹设走向定位线。水阀出水管路向上沿进水管路折回至厨房主下水管处垂直向上由厨房顶部至卫生间。  1.1.5.1.2  燃气热水器安装部位如紧靠厨房主下水管道,其冷热水管路走向定位线可在墙面水平弹线至主下水管处。 1.1.5.1.3  冷热给水管穿墙入卫生间顶部至同方向一侧墙面500mm间距分弹各支路走向定位线,各支路走向须垂直向下至安装点,冷热给水管平行敷设间距为150mm。同一墙面相邻的两冷水或热水内丝弯头间距小于500mm时,可以水平弹设走向定位线至另一内丝弯头点。 1.1.5.1.4  冷热给水管由厨房或卫生间至阳台段可依据顶部吊顶部位在顶部弹设走向定位线,冷热给水管平行间距为150mm,在定位线上合理标注管卡固定点,各卡点间距为500~600mm。 1.1.5.1.5  各内丝接头离原地坪高度为:1.1.5.1.5.1  管道控制阀至原墙面有效间距为120~150 mm,距原地坪距离为300~350 mm。 1.1.5.1.5.2  厨房燃气热水器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25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1300 ~135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 1.1.5.1.5.3  厨房洗菜池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180 ~ 20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480 ~50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 1.1.5.1.5.4  卫生间常规冲淋阀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15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1000 ~105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 1.1.5.1.5  卫生间常规浴缸阀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15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650 ~70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 1.1.5.1.6  卫生间常规马桶供水内丝弯头放置在背靠墙体坑管的右边,弯头中心至坑管中心距离为200~250 mm,距原地坪高度为200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 1.1.5.1.7  卫生间常规电热水器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15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1800 ~190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 1.1.5.1.8  卫生间台盆柜常规台盆冷热水内丝弯头中心间距为200 mm,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480 ~500mm,弯头水平高低误差≤2 mm,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 1.1.5.1.9 洗衣机接水龙头处内丝弯头中心至原地坪距离为1200mm(洗衣机特殊型号除外),弯头端面与墙面横竖垂直。如特殊要求可按产品安装说明敷设管道。 1.1.5.1.10 各内丝弯头端面出墙尺寸为: 张贴墙砖部位内丝端面出墙15~18mm,不需张贴墙砖部位内丝端面与墙齐平。 1.1.5.2 开凿暗槽和穿墙孔洞。1.1.5.2.1 按定位线走向用手提切割机切割墙体表面后剔凿管槽。用开孔机对标注的开孔部位打孔,孔洞直径不大于50mm, 孔洞位置偏上中心距顶部小于70mm。 1.1.5.2.2  单根水管墙面开槽槽口宽度40~50 mm,深度25~30 mm,各槽口必须横平竖直。 1.1.5.3  敷设明管的部位在定位线上合理固定管卡,各卡间距为500~600mm。 1.1.5.4  依据放线进行水管量尺下料,水管截断面应修整光滑,无毛刺。给水管由室外至室内总阀门前该段的给水管管径为≥25 mm, 总阀门后所敷设的各给水管管径及壁厚必须与预算报价相符。1.1.5.5  预装水管及接头,清理管内至无杂质。1.1.5.5.1  顶部与墙体夹角部位有过梁凸出时,冷热水各支路由顶至墙壁各接点宜使用三通及45度弯头连接,管路入墙垂直向下至内丝弯头。 1.1.5.5.2  冷热水管穿过墙壁、过梁洞口内管路不得有接头,洞口两端必须自然弯曲至顶部或墙面,管路转角固定点应顺畅无折痕硬伤。 1.1.5.6  冷热给水管正式安装固定:PP-R管必须热熔焊接, 水管和配件插入配合要准确,深度要符合标准。1.1.5.6.1  顶面墙面明装热水管及包柱内热水管必须套保温层,尽量减少水管外露。 1.1.5.6.2  各处管路固定件必须固定到位无松动,冷热给水管沿墙壁安装用U形塑料卡座固定。 1.1.5.6.3  冷热给水管紧贴顶面安装用骑马抱箍固定。 1.1.5.6.4  冷热给水管沿顶面腾空安装用吊杆抱箍固定。 1.1.5.7  冷热水管试水:分别检查各内丝弯头出水是否通畅,排出管内杂质和残存空气。1.1.5.8  冷热水管打压:用金属软管接通冷热水管,封闭各出水口用小型试压泵对安装的管路打水压,压力为0.6MPa并保持1小时,压力下降不应大于0.05MPa。  

本文关键字:给水管  工艺要求机械设备 - 工艺要求

《给水管路施工工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