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变频技术设计参考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在泵站上的应用原则及实 正文
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在泵站上的应用原则及实

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在泵站上的应用原则及实

点击数:7180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7:4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设计参考
时,plc再次发出信号,使第三台调速泵投入工作, p2也可以切换到工频电源, 或仍由2#变频器供电。
各泵均可分别或同时作软启动和调速,对泵站出口压力和流量作调度分配,实现变压-变流量控制。

8 变频器的切换控制

泵站出口恒压控制,为了对机泵进行软起动、速度控制、维修并节约投资,采用一台变频器控制二台以上的电动机(一控多),电动机从变频器向工频电网可相互切换。
8.1“一控二”或“一控多”切换
图9为一台变频器控制二台电动机,可以对这二台电动机分别实现软启动、调速以及切换到电网的操作。此方案可扩展到多至“一控五”。

图9 一台变频器控制二台电动机

8.2 二台变频器互为备用的方案
图10两台变频器(6000v、1800kw)互为备用,对八台水泵电动机进行软起动、调速和切换控制。
在本方案中,各台电动机的调度、启动、运转和切换均由上级计算机给出命令,自动完成。在启动和运行中无需人为干预。
系统可任意选择一台电动机作调速运转。此时,该电动机放在最后启动、不再切换到电网。


图10 二台变频器备用和切换控制


8.3 变频器与软起动器组成的方案
为节约投资, 图10中的vfd2也可改用软启动器, 见图11。此时, 各台电动机可分别软起动、调速或切换控制。


图11 变频器和软起动组合方案


9 在某电厂实际应用情况

9.1 给水泵
(1) 给水泵变频器与电动机一次接线方式
变频调速系统中,电气主电路的接线形式,需要根据实用、可靠、节约投资原则设计。本方案6kv电机变频调速系统采用以下接线方式,6kv电机变频调速系统方案如图12所示。
采用“一拖一”,不带工频旁路方案,选用高压变频器,如成都佳灵公司生产的jcs系列高压变频器。


图12 变频器与电动机一次接线


(2) 控制原理
l 利用热工测量元件, 在机组dcs系统中, 将采集水泵压力等参数的变化值,转换成4~20ma的速度给定指令信号,反馈给变频器。变频器通过比较转速输出量与dcs速度给定之间的大小,自动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实现水泵的转速自动控制。变频器输出的模拟量、全部进入dcs系统,形成闭环控制,同时实现相关辅机联锁功能。
l 系统设有就地和远方两种控制方式, 就地控制是在变频器处通过变频器面板进行操作或应急处理, 远方控制是在控制室内进行。
l 远方控制方式分为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方式为远方手动方式。在这种工作方式下, 操作员通过dcs系统的crt手动给定信号, 调节变频器。另一种方式为远方自动方式。在这种工作方式下, 转速给定是在dca系统中进行调节运算的, 输出给变频器, 调节风机的速度, 使系统参数跟随给定值变化。
l 保护配置:变频器内保护齐全,有冷却风扇停运、变频器过热、输入电压过低、负载超速、功率单元异常(通常异常、过压、过负荷等)、接地等各种类型保护,完全具备对自身及电动机的保护功能。因此,变频器电源开关保护装置可以不变(电流速断及接地保护)。
l 信号接口:变频器送给dcs的模拟量为:电动机转速,变频器运行、故障、控制电源消失、功率单元旁路运行。dcs系统送到变频器的模拟量为转速给定指令, 远方启停。变频器送到控制室操作台有变频器紧急停机、复位两个接点。

9.2 循环水泵
(1) 一次接线:一拖二、带工频旁路方案。
(2) 控制原理:模糊控制, 采集汽轮机调节级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循环水系统压力以及泵出、入口水温度;经协调控制系统处理,输出4~20ma的速度给定指令信号给变频器。实现泵转速的自动调节。
(3) plc实现隔离开关、泵出、入口阀门等联锁保护。
(4) 设置电气保护、泵低转速保护。
9.3 灰浆泵
3000kw机组的灰浆泵电机为6kv,选用6kv高压变频器。由于工艺系统结构的限制,机组正常运行时,三台灰浆泵轮流单独运行,采用“一拖三”方案。
9.4 水源升压水泵
(1) 电厂水源升压水泵的电机为6kv, 容量为315kw,选用高压变频器调速方案。
(2) 一次接线方案:采用“一拖一”不带工频旁路方案。
(3) 控制原理:用plc实现压力pi调节控制,采用管道压力、蓄水池水位;经控制系统处理,输出4~20ma的速度给定信号给变频器,实现泵转速的自动调节。
(4) 隔离开关、泵出、入口阀门、泵故障等联锁保护。
(5) 设置电气保护, 泵低速保护。
(6) 保护行为:用plc实现,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减少对变频器停送电次数。

10 结束语
高压变频器在水泵中的调速运行中有多种形式,至于采用哪种形式,要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而定。本文介绍的几种形式,可供用户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忠智,吴加林. 中(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应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 北京电力电子学会. 中压大功率变频器应用论坛. 2002.

作者简介
吴忠智(1933-) 男 1955年四川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毕业,并先后在电子工业部第十、第十一设计研究院从事自动化、电磁兼容、变频器应用设计研究工作,任自动化室主任。1982、1984年两次在美国考察访问学习,并参加国际电子工程学会(ieee),为高级会员。1997年、1998年在美国参加修订emc标准。四川省委、省政府第一届科技顾问成员。退休后在变频器生产厂家任技术顾问。成都佳灵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终身名誉总工。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论文同行专家评定导师。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特约专家。变频器生产与应用咨询部主任。在这些单位继续从事变频器生产、应用、电磁兼容科学实验及研究工作与人才培养。有专著五本,中英文论文60余篇。

上一页  [1] [2] [3] 


本文关键字:变频器  设计参考变频技术 - 设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