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变频技术变频器基础数值管理交变频电动机设计体系的模拟 正文
数值管理交变频电动机设计体系的模拟

数值管理交变频电动机设计体系的模拟

点击数:757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7:07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变频器基础

 电流过零过程,电流断续和死时的仿真是变频器模型的重要部分。我们按实际无环流逻辑仿真,死时设定2ms,该波形除没考虑换相角外与实际波形非常接近。电流环的离散控制电流环中的交流电流调节部分要处理交流量、变化快、与变频器同步工作,所以在研究仿真电流环的离散控制性能时需要使用精确模型,采用小步长,电流环的离散控制有以下特点:由于晶闸管导通后不可控及移相过程中导通周期在变化,因而数字控制的交流电流及电压给定计算,交流电流调节应每导通周期采样一次,且与触发同步,变周期工作。控制器是在第k个脉冲触发后,根据这时的给定和反馈量计算第(k+1)个脉冲的移相角,产生了滞后,平均T0=33ms。

  直流电流调节和直流电压给定计算向变频器的三套交流电流调节提供信号,这三套交流电流调节与各自的触发脉冲同步,彼此不同步,所以这两个直流环节只能固定周期工作(设周期为T0),固定周期和变周期部分间的信号传递会出现可变时滞t.t可以通过向标准时钟读取固定采样时刻和触发脉冲发生时刻算出。由于变频器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含有大谐波,数字控制系统的电压电流实际值测量不能直接采样,只能用上一周期的平均值。

  若直接沿用模拟系统结构设计数字系统,上述时滞导致变频器输出交流电流实际值相位滞后,波形畸变,这是矢量控制所不允许的,为此在交流电流电压给定计算中加入固定补偿及动态补偿环节,以解决该问题。电机电压模型(MV)计算交流电压电流给定式需要的磁链位置角s在低速时来自电机电流模型(MI),高速时来自电机电压模型(MV)。

  为解决该问题,通过仿真探索了一种新电压模型结构。由于s角的内部反馈及两积分器的积分作用,使新模型较传统模型准确。图5a中K1和K2是计算所需的两个比例系数。交-交变频器的简化模型是比例环节。西门子公司曾开发过一种为交-交变频调速配套的电机模拟器,在那里变频器就是用比例环节代替,实践证明该模拟器可以准确地模拟系统工况。整个电流控制部分(交直流调节,交流电压及电流给定计算,直流电压给定计算等)可以用连续控制简化,按精确模型和简化模型仿真得到的力矩电流阶跃响应波形,二者很接近。为了解离散对除电流控制外其他环节的影响,所有这些环节都按采样周期T0=33ms离散工作,给定信号取每周期起始点采样值,反馈量取上一周期平均值。仿真结果表明,由于这些环节各变量变化慢,离散对其影响很小。


本文关键字:电动机  变频器基础变频技术 - 变频器基础

《数值管理交变频电动机设计体系的模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