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变频技术变频器基础频谱的通讯体系中完成数字下频谱器的检测 正文
频谱的通讯体系中完成数字下频谱器的检测

频谱的通讯体系中完成数字下频谱器的检测

点击数:731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2:1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变频器基础

CORDIC算法的基础是在直线坐标、圆坐标和双曲线坐标系统中进行坐标旋转,计算何种函数就选取这三种坐标系中的一种来进行旋转计算。该算法的思想是,对于给定的一个向量,为了求其相位,通过逐次递减的已知向量与之相乘,使其相位发生旋转,最终趋向于0.在此主要介绍在圆坐标系统中的旋转计算。

  由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后计算误差很小,如果增加算法迭代级数,可以取得更小的误差。

  利用CORDIC算法实现DDC在实际工程中,扩频通信系统所期望的信号可能会受到由于多普勒、振荡误差、温度漂移等从标准的载波频率发生频率漂移。对于解决剩余频率偏差的问题,将采用一串半带滤波和抽取为复数的CORDIC下变频器。CORDIC算法经过其迭代过程而提供相位角度估算,如上所述,这个算法不需要正/余弦值查找表,而对于CORDIC的每一级仅需要单个正切值。

  通过计算机仿真,我们知道,一般而言,实现一个10级CORDIC算法就可以满足给定需求的足够分辨率,其VLSI结构如所示。该算法通过$H(相位误差调整)反馈给相位累加器而产生相位角度,这个CORDIC算法的实现采用了10级迭代过程就使得输入的相位角度逐渐变为零,一个反正切查找表通过2的幂次来计算。由于我们讲的CORDIC的实现仅在一个象限里进行操作,所以还需要进行象限旋转。象限旋转的输出提供给下变频器的I、Q两个通道,使得能进行基带信号的进一步处理。

  CORDIC算法下变频器的VLSI结构应用了CORDIC算法后,该下变频器结构能同时产生正弦和余弦函数。由Nyquist抽样定理并考虑到滤波器的可实现性,在205MHz系统时钟下,可以输出82MHz以下的I、Q两路正弦信号,应用于70MHz的扩频调制/解调器系统中,实现全数字化的调制/解调器;而且该模块可以集成到任何一个需要参考源的片上系统中,也可以直接转换为模拟信号,用作高质量振荡源。

  


本文关键字:检测  变频器基础变频技术 - 变频器基础

《频谱的通讯体系中完成数字下频谱器的检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