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的农网自动化及通 正文
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的农网自动化及通

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的农网自动化及通

点击数:7538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1:37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伴随着农村电网的发展,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从无到有,特别是经过三年的农网建设与改造,扩大了农网的规模,改善了网架的结构,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743个县建立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其中507个县调自动化系统通过了实用化验收。一些县供电企业进行了配网自动化试点,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一些县供电企业建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的现代化电力通信系统,形成了高效、宽带、多业务的电力通信综合应用平台。农网大部分新建变电所已实现了"四遥"和无人值班。管理信息系统也在部分县级供电企业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总之,农网的发展促进了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发展,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建设又促进了农电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应该看到,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多数县调自动化系统没有建设,已建设的系统实用化水平还不高;配网结构不尽合理,配网自动化缺乏统一规划,甚至出现贪大求洋、追求时髦的现象;选择产品仅仅考虑低价格,忽视了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的成熟与实用性,造成大量应用软件及设备的功能不实用、不规范、不标准,质量不稳定;县供电企业专业人员匮乏,管理和维护水平较低等等。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电力公司农网"十五"科技发展计划,规范和指导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促进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的健康发展,满足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和农村电网发展的要求,国家电力公司农电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试行)》针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网现状差异较大的特点,充分吸收大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做好有机的衔接与融入,同时澄清了一些模糊或不准确的提法及观念。特别是首次把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变电所自动化系统、集中抄表和通信系统集中于一体化支撑平台上,为实现自动化系统或设备之间的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各地在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中,要以《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试行)》为依据,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建设原则,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实用化。

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是大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和农村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方案的选择应根据电网一次系统的规模、结构和对运行管理的要求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统筹规划,配套建设。系统设备及软件的选用应本着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易于维护的原则,以采用国产设备为主。

自动化建设应区别新建和改造。新建时,应考虑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信息(数据)模型、信息(数据)流、控制流的统一设计。特别是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和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的统一平台和它们功能模块的集成;配电自动化子站与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功能的设置与配合。改造时,应考虑与规划期限最终方案的衔接。

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输(通信)方式可以有光纤、微波、载波等。应根据传输数据的数量和实时性要求,选择适用的方式和通信速率。应对通道的运行进行监视,重要的通信通路应为双通道,并可手动或自动切换。

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对系统和设备要认真进行性能价格比分析。本着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原则,优先选用通过了ISO9000系列认证和有良好业绩的企业生产的符合相关产业标准、并经过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

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科学管理。要制定相应的自动化及通信系统运行的管理办法,加强考核。做好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审批工作,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提高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的农网自动化及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