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设备着火。
> (3)设备严重损坏
> (4)严重危及设备的安全。
>
> 251、什么故障会使35kV及以下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侧熔断器熔断?
> 答:电压互感器的内部故障,(包括相间短路、绕组绝缘破坏)以及电压互感器出口与电网连接导线的短路故障、谐振过电压,都会使一次侧熔丝熔断。二次回路的短路故障会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熔断器熔断。
>
> 252、保护和仪表共用一套电流互感器时,当表计回路有工作如何短接?注意什么?
> 答:当保护与仪表共用一套电流互感器,表计回路有工作时,必须在表计本身端子上短接,注意别开路和别把保护短接。
> 在现场工作时应根据实际接线确定短路位置和安全措施;在同一回路中如有零序保护、高频保护等均应在短路之前停用。
>
253、什么原因会使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发生不正常的音响?
> 答:电流互感器过负荷、二次侧开路以及内部绝缘损坏发生放电等,均会造成异常音响。此外,由于半导体漆涂刷得不均匀形成的内部电晕以及夹铁螺丝松动等也会使电流互感器产生较大的音响。
>
> 254、倒停母线时拉母联断路器应注意什么?
> 答:在倒母线结束前,拉母联断路器时应注意:
> (1)对要停电的母线再检查一次,确定设备已全部倒至运行母线上,防止因“漏”倒引起停电事故。
> (2)拉母联断路器前,检查母联断路器电流表应指示为零;拉母联断路器后,检查停电母线的电压表应指示为零。
> (3)当母联断路器的断口(均压)电容C与母线电压互感器的电感L可能形成串联铁磁谐振时,要特别注意拉母联断路器的操作顺序:先拉电压互感器,后拉母联断路器。
>
> 255、切换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如何操作?
> 答:切换原则是保证电网不失去接地点,采用先合后拉的操作方法:
> (1)合上备用接地点的隔离开关。
> (2)拉开工作接地点的隔离开关。
> (3)将零序保护切换到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上去。
>
> 256、为什么不允许在母线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的两侧挂接地线?
> 答:在母线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两侧挂接地线(或合接地开关),将使其励磁阻抗大大降低,可能对母线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产生不利影响。母线故障时,将降低母线差动保护的灵敏度;母线外故障时,将增加母线差动保护二次不平衡电流,甚至误动。因此,不允许在母线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两侧挂地线(或合接地开关)。若非挂不可,应将该电流互感器二次从运行的母线差动保护回路上甩开。
>
> 257、操作票填好后,执行前须经过哪些程序审查?
> 答:操作人、监护人、值班长(二次变站长)要对操作票逐项认真审查,共同到模拟图板上,逐项演习,并核对系统正确,再分别各自审查一遍无误并签名。
> 有计划较复杂的重大操作,还须送交站长(二次变应由工区主任或专责工程师)审批。
>
> 258、停低频率减负荷装置时,只停跳闸连接片,不停放电连接片是否可以?
> 答:停低频率减负荷装置,只停跳闸连接片,不停放电连接片是不行的。如果只停跳闸连接片,不停放电连接片,在此期间,如果线路有故障发生,保护将断路器跳闸,这是由于放电连接片不打开,重合闸电容器仍处于充电后状态,经低频率保护的触点和放电连接片这一回路放电,会使重合闸不能发出合闸脉冲,影响线路的重合。
>
> 259 、变压器在运行时,出现油面过高或有油从油枕中溢出时,应如何处理?
> 答:应首先检查变压器的负荷和温度是否正常,如果负荷和温度均正常,则可以判断是因呼吸器或油标管堵塞造成的假油面。此时应经当值调度员同意后,将重瓦斯保护改接信号,然后疏通呼吸器或油标管。如因环境温度过高引起油枕溢油时,应放油处理。
>
> 260、变压器运行中遇到三相电压不平衡现象如何处理?
> 答:如果三相电压不平衡时,应先检查三相负荷情况。对Δ/Y接线的三相变压器,如三相电压不平衡,电压超过5V以上则可能是变压器有匝间短路,须停电处理。对Y/Y接线的变压器,在轻负荷时允许三相对地电压相差10%;在重负荷的情况下要力求三相电压平衡。
>
> 261、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消弧线圈脱离时)分频谐振过电压的现象及消除方法是什么?
> 答:现象:三相电压同时升高,表计有节奏地摆动,电压互感器内发出异声。
> 消除办法:
> (1)立即恢复原系统或投入备用消弧线圈。
> (2)投入或断开空线路。事先应进行验算。
> (3)TV开口三角绕组经电阻短接或直接短接3s至5s。
> (4)投入消振装置。
>
> 262、铁磁谐振过电压现象和消除办法是什么?
> 答:现象:三相电压不平衡,一或两相电压升高超过线电压。
> 消除办法:改变系统参数。
> (1)断开充电断路器,改变运行方式。
> (2)投入母线上的线路,改变运行方式。
> (3)投入母线,改变接线方式。
> (4)投入母线上的备用变压器或所用变压器。
> (5)将TV开口三角侧短接。
> (6)投、切电容器或电抗器。
>
> 263、断路器出现哪些异常时应停电处理?
> 答:断路器出现以下异常应停电处理:
> (1)严重漏油,油标管中已无油位。
> (2)支持瓷瓶断裂或套管炸裂。
> (3)连接处过热变红色或烧红。
> (4)绝缘子严重放电。
> (5)SF6断路器的气室严重漏气发出操作闭锁信号。
> (6)液压机构突然失压到零。
> (7)少油断路器灭弧室冒烟或内部有异常声音。
> (8)真空断路器真空损坏。
>
> 264、断路器压力异常有哪些表现?如何处理?
> 答:压力异常灯窗显示,压力表指针升高或降低,油泵频繁启动或油泵启动压力建立不起来等。
> 压力异常时应立即加强监视,当发现压力升高,油打压不停应尽快停止油泵。当断路器跑油造成压力下降或压力异常,出现“禁分”(即分闸闭锁灯窗显示)时,应将“禁分”断路器机构卡死,然后拉开直流电源及脱离保护压板,再用旁路带出。
>
> 265、断路器越级跳闸应如何检查处理?
> 答:断路器越级跳闸后应首先检查保护及断路器的动作情况。如果是保护动作,断路器拒绝跳闸造成越级,则应在拉开拒跳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后,将其它非故障线路送电。
> 如果是因为保护未动作造成越级,则应将各线路断路器断开,再逐条线路试送电,发现故障线路后,将该线路停电,拉开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再将其它非故障线路送电。最后再查找断路器拒绝跳闸或保护拒动的原因。
>
> 266、弹簧储能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发出“弹簧未拉紧”信号时应如何处理?
> 答:弹簧储能操作机构的断路器在运行中,发出弹簧机构未储能信号(光字牌及音响)时,值班人员应迅速去现场,检查交流回路及电机是否有故障,电机有故障时,应用手动将弹簧拉紧,交流电机无故障而且弹簧已拉紧,应检查二次回路是否误发信号,如果是由于弹簧有故障不能恢复时,应向调度申请停电处理。
>
> 267、发出“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信号时应如何处理?
> 答:当可进行单相操作的断路器发出“三相位置不一致”信号时,运行人员应立即检查三相断路器的位置,如果断路器只跳开一相,应立即合上断路器,如合不上应将断路器拉开;若是跳开两相,应立即将断路器拉开。
> 如果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信号不复归,应继续检查断路器的位置中间继电器是否卡滞,触店是否接触不良,断路器辅助触点的转换是否正常。
>
> 268、处理故障电容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 答:在处理故障电容器前,应先拉开断路器及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然后验电、装设接地线。
> 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熔丝熔断等,因此有一部分电荷可能未放出来,所以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还应戴上绝缘手套,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的两极短接并接地,方可动手拆卸。对双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线及多个电容器的串联线,还应单独放电。
>
> 269、10kV及35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人工转移接地的方法处理?
> 答: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且接地点在配电设备上,而又无法用断路器直接断开故障点时,为了缩小停电范围,可采用转移接地点方法,将接地设备停用,然后再接触人工接地点。
>
> 270、中央信号动作后为什么要自保持?
> 答:中央信号继电器是*脉冲电流起动而使信号回路(包括事故与预告信号)动作的,为了使继电器能重复动作,要求其在第一脉冲信号动作后就立即返回,准备再次动作。如不接自保持回路,脉冲一消失,继电器就返回,同时音响信号就会立即中断。
> 为保证音响信号不至于因继电器返回而消失,则要求在起动中间继电器的回路中加装自保持回路。
> 271、断路器电动合闸时应注意什么?
> 答:应注意的问题有:
> (1)操作把手必须扭到终点位置,监视电流表,当红灯亮后将把手返回。操作把手返回过早可能造成合不上闸。
> (2)油断路器合上以后,注意直流电流表应返回,防止接触器KII保持,烧毁合闸线圈。
> (3)油断路器合上以后,检查机械拉合位置指示、传动杆、支持绝缘子等应正常,内部无异声。
>
> 272、什么原因会使液压操动机构的油泵打压频繁?
> 答:具体原因有:
> (1)储压茼活塞杆漏油。
> (2)高压油路漏油。
> (3)微动开关的停泵、起泵距离不合格。
> (4)放油阀密封不良。
> (5)液压油内有杂质。
> (6)氮气损失。
>
> 273、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流上工作,应注意安全注意事项什么?
> 答:注意事项有:
> (1)严格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和接地,工作时应使用绝缘工具,带绝缘手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技能 电工考试,电工技术 - 电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