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40.>准确度级别为0.01级的电压互感器,在100%额定电压测量点下,检定证书上填写的比值差为零,则修约前比值差的范围应是( )。
(A)-0.0005%≤比值差≤+0.0005;(B)-0.0001%≤比值差≤+0.0001%;(C)-0.01%≤比值差≤+0.01%;(D)-0.001%≤比值差≤+0.001%。
答案:A
41.>带附加线圈的三相四线无功电能表,它的第二元件电压线圈接Uab,该元件电流线圈所加合成电流为( )。
(A)Ib+Ic;(B)Ib-Ic;(C)Ic-Ib;(D)Ib。
答案:C
42.>将标准表的电压线路接成人工中性点进行60°无功电能表检定时,应考虑接线系数为( )。
(A)1;(B) ;(C) ;(D) 。
答案:B
43.>直接用三相四线有功表,仅改变内部接线来测量三相电路的无功电能时,电能表计度器的示数应除以( )。
(A) ;(B) ;(C) ;(D) 。
答案:B
44.>在使用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电能表时,电流回路的( ) 会引起电源的功率稳定度不满足要求,为此需采用自动调节装置来稳定电流或功率。
(A)负载大;(B)负载变化大;(C)负载不对称;(D)负载感抗较大。
答案:B
45.>测定电能表检定装置的输出功率稳定度时,应在装置带( )测试条件下分别进行测定。
(A)常用量限的上限,cos =1.0,最大负载和最小负载; (B)常用量限的上限,cos =1.0和cos =0.5感性最大负载; (C)常用量限的上限,cos =1.0和cos =0.5感性最大负载和最小负载; (D)常用量限的下限,cos =1.0,最大负载和最小负载。
答案:C
46.>电子式标准电能表在24h内的基本误差改变量的绝对值不得超过该表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
(A)1/2;(B)1/3;(C)1/5;(D)1/10。
答案:C
47.>工作条件下,复费率电能表标准时钟平均日计时误差应不得超过( )s/d。
(A)1;(B)2;(C)0.1;(D)0.5。
答案:D
48.>全电子式多功能与机电一体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能测量单元的( )不同。
(A)测量原理;(B)结构;(C)数据处理方法;(D)采样信号。
答案:A
49.>在额定频率、额定功率因数及二次负荷为额定值的( ) 之间的任一数值内,测量用电压互感器的误差不得超过规程规定的误差限值。
(A)20%~100%;(B)25%~100%;(C)20%~120%;(D)25%~120%。
答案:B
50.>一般要求电能表满载调整装置的调整裕度不小于( )。
(A)±1%;(B)±2%;(C)±3%;(D)±4%。
答案:D
51.>感应系电能表轻载调整装置产生的补偿力矩的大小( ) 。
(A)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B)与电压成正比;(C)与负载大小成正比;(D)与负载大小成反比。
答案:A
52.>额定电压为100V的电能表的所有端钮应是独立的,端钮间的电位差如超过( )时,应用绝缘间壁隔开。
(A)100V;(B)86.6V;(C)50V;(D)70.7V。
答案:C
53.>元件转矩平衡是保证感应式三相三线电能表在正、逆相序接线时,误差相同的( )。
(A)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充分非必要条件。
答案:A
54.>数字移相实质上就是( )。
(A)控制两相正弦波合成时清零脉冲输出的间隔;(B)控制两相正弦波合成的时间;(C)控制两相正弦波合成的频率;(D)控制两相正弦波的转换周期。
答案:A
55.>采用Y,d11接线的标准电压互感器,使标准有功电能表与60°无功电能表具有相同接线附加误差,其接线系数为( )。
(A)1;(B) ;(C) ;(D)1/2。
答案:A
5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应式移相器,存在着输出波形畸变大,体积大,噪声大的缺点;(B)感应式移相器具有损耗小,无振动等优点;(C)变压器式移相器具有移相角度准确,连续运行无噪声的优点;(D)现在检定装置大都采用感应式移相器。
答案:A
57.>额定最大电流为20A的电能表的电流线路端钮孔径应不小于( )。
(A)4.5mm;(B)3mm;(C)4mm;(D)5mm。
答案:A
58.>电压互感器在正常运行范围内,其误差通常是随着电压的增大,而( )。
(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然后增大;(C)先增大,然后继续增大;(D)减小。
答案:B
59.>某单位欲将功率因数值由cos 1,提高至cos 2,则所需装设的补偿电容器应按( )式选择。
(A)Qc=P(cos 1-cos 2);(B)Qc=P(cos 2-cos 1);(C)Qc=P(tg 1-tg 2);(D)Qc=P(tg 2-tg 1)
答案:C
60.>经互感器接入的三相三线电能表,铭牌标注互感器变比为400/5A和10000/100V,如电能表在额定功率下圆盘转40r,需要时间68.28s,则此表的电能表常数为( )r/(kW•h)。
(A)18;(B)0.3;(C)24;(D)2.4。
答案:B
61.>用互感器校验仪测定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引起的比差和角差时,采用户外(电压互感器侧)的测量方式( )。
(A)使标准互感器导致较大的附加误差;(B)所用的导线长一些;(C)保证了隔离用标准电压互感器不引入大的附加误差;(D)接线简单。
答案:C
62.>照明用户的平均负荷难以确定时,可按式( )确定电能表误差。
(A)误差=Ib时的误差; (B) ;
(C) ;
(D) 。
答案:D
63.>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是指( )。
(A)综合用电负荷加各发电厂的厂用电;(B)各工业部门消耗的功率与农业交通运输和市政生活消耗的功率和;(C)综合用电负荷加网络中损耗的功率之和;(D)综合用电负荷加网络损耗率和厂用电之和。
答案:C
64.>长途电力输送线,有时采用钢芯铝线,而不采用全铝线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强机械强度;(B)避免集肤效应;(C)铝的电阻率比铜大;(D)降低导线截面。
答案:A
65.>电压线圈引出线裸露部分不同相之间或相对地之间相距不得小于( )。
(A)5mm;(B)4.5mm;(C)4mm;(D)3mm。
答案:C
66.>重绕或部分重绕的电压线圈匝数,与原线圈相比,误差不大于( )。
(A)±1%;(B)±2%;(C)±3%;(D)±5%。
答案:A
67.>0.3级电能表检定装置,标准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 )。
(A)0.02级;(B)0.03级;(C)0.05级;(D)0.1级。
答案:C
68.>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实质上是( )。
(A)互感器的合成误差;(B)电能表的误差、互感器的合成误差以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误差的总和;(C)电能表测量电能的线路附加误差;(D)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合成误差。
答案:B
6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能表采用经电压、电流互感器接入方式时,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必须分别接地;(B)电能表采用直接接入方式时,需要增加连接导线的数量;(C)电能表采用直接接入方式时,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应接地;(D)电能表采用经电压、电流互感器接入方式时,电能表电流与电压连片应连接。
答案:A
70.>当两只单相电压互感器按V,v接线,二次空载时,二次线电压Uab=0V,Ubc=100V,Uca=100V,那么可能是( ) 。
(A)电压互感器一次回路A相断线;(B)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B相断线;(C)电压互感器一次回路C相断线;(D)无法确定。
答案:A
71.>当两只单相电压互感器按V,v接线,二次线电压Uab=100V,Ubc=100V,Uca=173V,那么可能是电压互感器( )。
(A)二次绕组A相或C相极性接反;(B)二次绕组B相极性接反;(C)一次绕组A相或C相极性接反;(D)二次绕组B相极性接反。
答案:A
72.>当三只单相电压互感器按YN,yn接线,二次线电压Uab=57.7V,Ubc=57.7V,Uca=100V,那么可能是电压互感器( )。
(A)二次绕组A相极性接反;(B)二次绕组B相极性接反;(C)二次绕组C相极性接反;(D)一次绕组A相断线。
答案:B
73.>改善电能表过载特性的措施有( )。
(A)增加电压铁芯中间柱截面积;(B)采用高矫顽力和高剩磁感应的制动磁钢;(C)提高轴承和计度器的加工制造工艺减小摩擦力矩;(D)增加电能表转盘转速。
答案:A
74.>现场测得电能表第一元件接Ia、Ubc,第二元件接-Ic、Uac,则更正系数为( )。
(A) ; (B) ; (C) ; (D)0。
答案:B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考试,电工技术 - 电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