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什么情况下应更换镉镍电池电解液?
答:在下列情况时,应进行镉镍电池电解液的更换:
(1) 隔镍电池的电解液中碳酸盐含量大于50g/L;
(2) 经过100~150次充、放电循环;
(3) 使用时间长达2~3年时;
(4) 容量明显下降。
651.怎样进行镉镍电池电解液的更换?
答:更换电解液时,先用5h放电率(0.2C5A)的电流值放电到极限终止电压1.0V时为止。拧下气塞,将蓄电池槽倒立,并且摇动电池槽,使其内部脱落物随着电解液倒出。如果倒出来的电解液较脏时,可用纯水冲洗电池内部数次,直洗到电池内倒出的水中无残渣及沉淀物时为止,然后必须立即将新配制的电解液倒入蓄电池内,使电解液至电池上标线为止,并拧紧气塞。
在任何情况下,用纯水冲洗过的电池,即使是短时间在空气中搁置而未立即注入电解液都是不允许的。
652.怎样进行镉镍电池的初充电?如何判断镉镍电池初充电是否完成?
答:一般采用正常充电标准5h放电率电流,作为初充电的电流值。例如:GNG20Ah的镉镍高倍率电池,初充电电流值为20/5=4(A),亦称0.2C5初充电电流较小,充电时间要长一些,一般需要10~12h。
镉镍电池初充电完成的判断依据:
(1) 初充电终期电压达到1.70~1.76V,并保持3h以上稳定不变;
(2) 初充电的时间必须足够,一般为10~12h;
(3) 充人的电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3倍;
(4) 正、负两极发生气泡。
653.如何进行镉镍电池的活化?
答:镉镍电池活化时,应在环境温度15~30℃范围之内,以正常5h放电率0.2C5A的电流值放电至每只蓄电池的极限终止电压1.0V时为止,然后再以同一电流值充电12h,搁置lh,再用同一电流值放电到每只蓄电池的极限终止电压1.0V时为止。如此充电与放电循环2~3次,即可恢复活性物质的应有作用。
浮充运行的镉镍电池活化周期:每3个月应对电池组活化1次。
654.镉镍电池的使用、维护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答:在镉镍电池的使用、维护中,应注意的事项有:
(1) 电解液的液面应高于极板10~20mm(GNG20Ah)。
(2) 在使用过程中,蓄电池内的电解液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碳酸盐。碳酸盐的含量超过50g/L时,电池的特性和容量就会显著降低。因此,每年应取样化验分析碳酸盐的含量是否超过允许值,用化验分析的结果确定电解液是否需要更换,或浮充运行2~3年间就进行一次电解液的更换。
(3) 为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内,注入电解液或补充液面高度时,整组电池只准一只一只的进行,且不可将电池组的气塞全部打开,更不可打开气塞运行。
(4) 气塞上橡胶套管的弹性,由于日久老化必然失效,致使蓄电池内部气体不易排出,导致电池槽的膨胀变形,应经常检查,并更换新的橡胶套管。
(5) 电池组各单只电池槽间应保持干燥,加强绝缘,以免溶液外溢造成直流系统接地或短路。
(6) 电池在使用中,各接触点必须牢固、不松动,以防因接触不良发热,电池槽体受热变形或烧毁电池。
(7) 电池在充电时,应保证充电电流值的准确,并有足够的充电时间,否则会造成充电不足、容量减少或造成极度的过充电而损坏电池。
(8) 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不许有明火接近,以防氢氧气体产生后引起火灾。
(9) 电池在使用中,氢氧化钠与氧化锂混合电解液的最高温度不许超过40℃;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锂混合电解液的最高温度不许超过35℃;在充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前者不超过35℃,后者不超过30℃。如电解液的温度过高,会降低电池的容量和寿命。在充电情况下电解液温度超高,必须减少充电电流值或停止充电,并采取降温措施。
(10) 由于水的分解和蒸发使电解液液面降低,要及时补加符合标准的蒸馏水。
(11) 溢在电池槽上的电解液,以及形成的碳酸盐白色粉末,必须即时擦拭干净。
655.应怎样安排阀控电池的运行方式?
答:阀控电池在正常运行中均以浮充方式运行。
(1) 浮充电压值为:(2.23~2.27)V×电池组个数
(2) 浮充电流为:(1~3)mA/Ah(电池的安时数)
正常运行中主要监视高频电源充电装置的输出电压、电流值,阀控电池组电压值、直流母线电压、单只电池电压值、电池室温度及电池壳体温度(电池壳体温度监视可用人为触摸电池壳体法,用感觉来监视)。
656.阀控电池充电装置使用中有何要求?
答:阀控电池充电装置在使用中应满足:
(1) 恒流充电的应用。新安装和大修后的电池组,均采用 O.1 C10A恒流充电,当电池组端电压上升到2.35V×电池个数值时,能自动地或手动转为恒压充电。
(2) 恒压充电的应用。在2.35V×电池个数值的恒压充电下,充电电流值降至经常负荷值时(或设定值时),充电装置能自动地或手动转为正常的浮充运行状态。
657.为什么要进行阀控电池的核对性放电?用什么方法?
答:进行阀控电池的核对性放电,目的是为了使极板的活性物质得到活化,防止板结。
核对性放电的方法:采用10h放电率进行放电,放出容量应为电池容量的50%,放电终止时单只电池端电压应不低于1.95V。放电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正常充电或均衡充电。程序为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
658.GF铅酸蓄电池浮充运行中出现欠充或过充时会有什么现象?
答:(1) 欠充:
1) 运行的蓄电池组中的电池端电压值低于2.15V;
2) 观察电池内部正、负极板间是否有析出的气泡。
(2) 过充:
1) 运行的蓄电池组中的电池端电压值高于2.2V以上;
2) 电池室中酸气浓,刺鼻眼;
3) 观察电池内部正、负极板间析出强烈的气泡。
659.铅酸蓄电池极板出现硫化时会有哪些现象?
答:(1) 充电时冒气泡过早或一开始充电即冒气泡;
(2) 充电时电压上升很快(2.8~3.0V或更高);
(3) 放电时电压下降过快,l~2h内就降低到1.8v左右;
(4) 放电时容量显著降低;
(5) 正极板成褐色,有白色斑点,负极板为灰白色,表面有粗大硫酸铅结晶颗粒:
(6) 电解液密度下降,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超过45℃。
660.铅酸蓄电池极板硫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1) 经常充电不足;
(2) 放电过量后未及时充电;
(3) 充电电流过大,小电流放电时间过长;
(4) 电解液不纯;
(5) 电解液液面过低,露出板栅;
(6) 内部短路。
661.铅酸蓄电池极板出现短路时有哪些现象?
答:充电时,发生气泡的时间比正常情况迟,电压低;电解液比重低,并且在充电后无变化,而电解液的温度比正常情况时高。
放电时,电压很快降到极限放电电压值,容量也有显著的降低。
662.铅酸蓄电池极板短路的原因是什么?
答:(1) 沉淀物堆积过多,达到与极板下边缘接触状态;
(2) 活性物质脱落的粉末随着发生的气泡冲浮到极板上端;
(3) 正极板上部端耳脱落成片状物质与相邻的负极板接触;
(4) 由于正极板弯曲变形而挤碎隔离物,从而使正、负极板接触:
(5) 电解液温度过高、密度过大,使隔离物受腐蚀而损坏,从而造成正、负极板的接触。
663.铅酸蓄电池的极板发生弯曲的原因?
答:蓄电池在经过长时间充、放电后,极板的活性物质会变得松软和膨大。当充、放电过大,或温度过高时,极板将因膨胀不均匀而发生弯曲。
664.阀控蓄电池壳体涨肚的原因是什么?
答:(1) 充电电流过大,充电电压超标;
(2) 电池内部有短路或局部放电情况;
(3) 电池温升超标及阀控失灵。
665.镉镍蓄电池为什么会爬碱?
答:镉镍蓄电池槽及槽盖上的白色结晶粉末称为爬碱。
产生爬碱的原因:电解液液面过高,充电电流过大,电解液温度过高,电池极柱及气塞密封不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问答题 电工考试,电工技术 - 电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