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愈高,容量就愈大。但是如果电解液密度过高,电流易于集中,极板腐蚀和隔离物损坏也就愈快,就缩短了蓄电池的寿命。
(5) 极板总面积对铅酸蓄电池容量的影响。
蓄电池容量与极板总面积成正比,面积越大,活性物质越多,容量就大;面积越小,活性物质越少,容量就小。
630.贫液式阀控蓄电池有何特点?
答:贫液式阀控蓄电池用超细玻璃纤维隔膜将电解液全部吸附在隔膜中,隔膜约处于95%饱和状态,电解液密度约为1.30kg/L。蓄电池内无游离状态的电解液。
631.胶体阀控式蓄电池有何特点?
答:胶体阀控式蓄电池和传统的富液式铅酸蓄电池结构上相似,将单片槽式极板和普通隔板组装在电池槽中,注入稀硫酸和 Si02微粒混合成流体电解液,电解液密度为1.24kg/L。这种电解液充满隔板、极板及电池槽内所有空隙并固化,并且把正、负极板完全包裹起来,避免了电解液层化。
632.铅酸密封阀控式蓄电池安全阀有什么作用?
答:铅酸密封阀控式蓄电池安全阀的作用是:
(1) 在正常浮充状态,安全阀的排气孔能逸散微量气体,防止电池的气体聚集。
(2) 电池如因过充等原因产生气体使阀达到开启时,打开阀门,及时排出盈余气体,以减少电池内压。
(3) 气压超过定值时放出气体,减压后自动关闭。不允许空气中的气体进入电池内,以免加速电池的自放电,故要求安全阀为单向节流型。
633.镉镍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镉镍电池极板的活性物质在充电后,正极板为氢氧化镍,负极板为金属镉。而放电终止时,正极板转化为氢氧化亚镍,负极板转化为氢氧化镉。电解液选用氢氧化钾溶液添加少量的氢氧化锂,电池在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储存起来,放电时将化学能变为电能,两极的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正极 负极 正极 负极
2NiOOH+Cd+2H2O 2Ni(OH)2+Cd(OH)2
634.镉镍电池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镉镍电池有如下特点:
(1) 电解液只作为电池的传导体,浓度不起变化。
(2) 电池的充、放电程度不能根据电解液的密度变化来判断,而是在充电时以电压的变化来判断。
(3) 在充、放电过程中随着电化反应的加剧,在正极板上析出氧气,负极板析出氢气。
(4) 密封式镉镍电池在制造时使负极板上物质过量,以避免氢气的析出,而在正极上产生的氧气因电化作用而被负极板吸收,防止了电池内气体聚集,保证了电池在密封条件下正常工作。
635.什么是蓄电池的初充电?如何判断初充电是否完成?
答:新安装或大修后的蓄电池第一次充电叫做初充电。
初充电是否完成需检查下列项目:
(1) 初充电末期端电压应达到2.60~2.70V,密度达到1.215左右并保持3h以上稳定不变;
(2) 两极应冒出强烈的气泡;
(3) 正极板呈现棕褐色,负极板呈现纯灰色,两极板颜色均有柔软感;
(4) 电解液应变为乳白色。
636.如何配制铅酸电池电解液?
答:配制铅酸电池电解液时,应注意:
(1) 配制前,必须将所有的容器清洗干净,而后再用蒸馏水冲洗一次才能使用。
(2) 配制时,先将一定量的蒸馏水注入配酸用容器,在容器壁上挂一支0~100℃的水银温度计,然后再将硫酸以细流徐徐注入纯水中(严禁将水注入硫酸中),用玻璃棒或塑料棒(不准用金属或木棒)不断搅拌,将热量扩散掉。配制时最高温度不允许超过80℃,如果达到80℃,应立即停止,待温度降低后再进行,以保证电解液的密度达到要求。
637.配制酸性电解液时,工作人员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答:配制酸性电解液时,工作人员必须戴白光护目镜、口罩(或防毒面具)、耐酸手套、穿耐酸服、耐酸靴,在配制酸性电解液的现场应备有足量的5%的苏打水,防止酸液飞溅,便于急救。一定要注意蒸馏水不可往酸中倒。温度计应安放牢固,防止碰打。
638.配制酸性电解液时,为什么不允许将水倒入酸中?
答:浓硫酸与水混合时,水立即被浓硫酸所吸收,并产生大量的热量,不能及时释放,而反应不断加剧,会使加入的水浮在硫酸表面,沸腾起来,使硫酸飞溅出来,甚至造成容器破碎和灼伤人等事故。
639.配制酸性电解液时,为什么不准使用金属棒或木棒?
答:配制酸性电解液时,不准使用金属棒或木棒的原因是:
(1) 硫酸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液体,遇到金属物时,将金属氧化,使酸性电解液中含有金属物,造成失去铅酸蓄电池容量的后果。
(2) 硫酸还是强烈的脱水剂,它可以使木料脱水碳化变为黑色,造成电解液的报废。
640.什么是铅酸蓄电池的正常充电?IE常充电的方法是什么?
答:已经过初充电的铅酸蓄电池在正常放电之后,在正常状况下的各次再充电,叫做铅酸蓄电池的正常充电。
正常充电的方法:一般采用10h放电率的电流值进行充电。为了防止极板损坏,当正、负极板上发生气泡和端电压上升至2.4V时,应将电流降至一半继续充电,直到充电完成。
极板质量不良和运行已久的铅酸蓄电池,充电初始时,可用10h放电率电流的一半充电,然后逐渐增加至10h放电率的电流值,当两极发生气泡和电压升至2.4V时,再将充电电流降至10h放电率的一半,直到充电完成。
641.铅酸蓄电池放电后的补充电有什么要求?
答:放电后应及时进行充电,一般不宜超过24h,否则将影响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642.什么是浮充电?进行浮充电的目的是什么?
答:浮充电就是将充满电的铅酸蓄电池组与充电装置并联接于直流母线上运行。
浮充电的目的:
除供给恒定负荷以外,还以不大的电流来补偿蓄电池的局部自放电,以及供给突然增大的负荷。可以防止极板硫化和弯曲,从而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643.进行均衡充电的目的是什么?
答:由于铅酸蓄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体铅酸蓄电池有时会产生端电压、电解液密度、容量等不均衡现象,为了使各单体铅酸蓄电池都达到均衡一致的良好状态,应进行均衡充电。
644.在哪些情况下,应进行均衡充电?
答: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均衡充电:
(1) 经常充电不足或很少进行全充电的铅酸蓄电池(包括浮充运行方式的蓄电池)。
(2) 长时间搁置或极板经过检修后的蓄电池。
(3) 放电后在24h以上未及时进行充电,或使用已达3个月以上的蓄电池。
(4) 放电电流值过大或放电终止电压降到规定值以下时。
645.怎样进行均衡充电?
答:用10h放电率的电流值充电,当单电池的电压达2.4V,电解液发生气泡时,将充电电流减至10h放电率的1/2或1/3电流值继续充电,当单电池的电压达2.60~2.75V稳定不变时,电解液发生强烈气泡,密度稳定并不再上升时,停止充电1h,然后仍用第二阶段的电流值充电2h。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最后充电装置刚一合闸时就发生强烈气泡为止,均衡充电才告完毕。
646.在什么情况下,应停止镉镍电池放电?
答:在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镉镍电池放电:
(1) 镉镍电池组已放电到其容量的70%~80%时,应停止放电,准备充电。
(2) 当每只镉镍电池的电压降到1.15~1.10V时,蓄电池组的电压降到额定电压的90%,此时,应停止放电。
647.镉镍电池完成充电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答:镉镍电池完成充电,主要依据以下标准来判断:
(1) 计算充电时间,在用5h放电率的正常充电电流值充电时,一般用7~8h即可充满电。
(2) 测量每只蓄电池端电压,其值达到1.75V左右时充电完成。
(3) 观察电解液中的气体,充电接近完成时,正、负电极处有氢气和氧气发生,出现气体。当气泡发生较多时,则可认为已充满电。
(4) 充人电量应比前期放出的电量多20%以上时充电完成。
648.如何计算蓄电池的正常充、放电率?
答:5h率为正常充电、放电率。例如,额定容量为20Ah的蓄电池,其正常充电电流值为20/5=4(A)。
649.蓄电池的正常充电方法是什么?
答:通常以正常充电率的电流值充电7~8h,必要时可用递减充电法,即先以正常充电率的一倍电流值充电5h,然后再继续以正常充电率的电流值充电2h。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问答题 电工考试,电工技术 - 电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