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单元电路稳压-电源电路采用TL494构成的电动车充电电路原理分析 正文
采用TL494构成的电动车充电电路原理分析

采用TL494构成的电动车充电电路原理分析

点击数:7163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8:27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稳压-电源电路

  TL494是专用双端脉冲调制器件.为固定频率的PWM控制电路,在切换式电源供给器里可单端式或双坡道式的输出控制。如图1所示为TLA94控制器的内瓣构与方块图其内部的线性锯齿波振荡器乃为频率可调,在5、6脚连接两个外部元件RT与CT,既可获得所需之频率其频率,由下式计算得知fosc=RIrCir。一般RT选5~100k,CT选0.001~0.1μ。
  
  输出脉波宽度调变,在电容器CT端的正锯齿波形与两个控制信号中的任一个做比较而得到。只有当锯齿波电压小于3、4两脚输入的控制信号时,触发器输出的时钟才处于低电平。其输入端点的抵补电压为120mV,其可限制输出截止时间至最小值,大约为最初锯齿波周期时间的4%。当13脚的输出横控制端接地时,可获得96%最大工作周期,而当13脚接制参考电压时,可获得48%最大工作周期。如果我们在第4脚截止时间控制输入端设定一个固定电压,其范围由0V至3.3V之间,则附加的截止时间一定出现在输出上。
  
  PWM比较器提供一个方法给误差放大器,乃由最大百分比的导通时间来做输出脉波宽度的调整,此乃借着设定截止时间控制输入端降至零电位,而此时再回授输入脚的电压变化可由0.5V至3.5V之间,此二个误差放大器有其模态输入范围由-0.3V至(VCC-2)V,而且可用来检知电源供给器的输出电压与电流。
  
  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会处于高主动状态,而且在PWM比较器的非反相输入端与其误差放大器输出乃为或闸(OR)运算结合,依此电路结构,放大器需要最小输出导通时间,此乃抑制回路的控制,通常第一个误差放大器都使用参考电压和稳压输出的电压做比较,其环路增益可依靠回授来控制。而第3脚通常用做频率的补偿,它主要目的是为了整个环路的稳定度,特别注意的是运用回授时必须避免第3脚输入过载电流大于600μA,否则最大脉波宽度将会被不正常的限制,此两种误差放大器,都可利用,不管是正相或反相放大都可用来稳压。
  
  第二个误差放大器可用来做过电流检知回路,可使用检知电阻来与参考电压元作比较,这回路的工作电压接近地端,而此误差放大器的转换速率在7V之Vcc时为2V/μs。但无论如何在高频运用中。由于脉波宽度比较器和控制逻辑的传播延迟使得其不能用为动态电流限制器。它可运用于恒流限制电路或者外加元件作成电流回叠的限流装置,而动态电流限制最好能使用截止时间控制输入端的第4脚。
  
  当电容器CT放电时,在截止时间比较器输出端会有正脉波信号输出,此时钟脉波可控制操作正反器,且会抑制输出三极管Ql与Q2.若将输出模控制的第13脚连接至参考电压准位线,此时在推挽式操作下,则两个输出三极管在脉波信号调变下会交替地导通,这时每一个输出的转换频率是振荡器频率的一半。当以单端方式操作时,最大工作周期须少于50%,此时输出驱动可由三极管Q1或Q2取得,若在单端方式操作下需要较高的输出电流,可以将Ql与Q2三极管以并联方式连接,而且输出模控制的第13脚必须接地,则使得正反器在失效状态,此时输出的转换频率乃相当于震荡器之频率(见图2)。
  
  因此TL494的两个输出级可以用单端方式或是推挽式来输出,两个输出关系是不被拘束的,两个集极和射极都有输出端可以利用,在共射极状态下,集极和射极电流在200mA时,集极和射极饱和电压大约在1.1V,而在共集极结构下的电压是15V,在输出过载之下两个输出都有保护作用,一般这两个输出在共射极的转换时间为,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其转换速度非常地快.操作频率可达300kHz,在25℃时输出漏电流一般都小于1μA(见图3)。
  
  上面节录的相应资料,以期说明后面的电路。
  
  图2电路比较容易看懂,整体架构是一个开关电源稳压器。TL494的5、6脚上的RC构成振荡。电流反馈信号从电阻0.1Ω检测,从同相端l6脚输入,反相端15脚经电阻5.1k和150n分压,由14脚5V电压参考供给。运放3脚输出与15、16脚无关,所以这个误差放大器接成比较器,做过流保护。运放3脚上的电容0.1和电阻47k串联、电阻1MΩ并联后,接到另一个误差放大器的反相端2脚上,同相端1脚,经电阻5.1k引入+V0电压负反馈。所以另一个误差放大器接成比例放大器,做电压负反馈,完成稳压闭环。
  
  当13脚的输出模控制端接地时,可获得96%最大工作周期。这样才能采用内部Q1与Q2三极管集电极以并联方式连接,发射极接地,推动开关三极管Tip32A工作。电抗器和续流二极管拉平整流波形,再经电容50滤波,得到平滑的+vo。在看懂图2电路的基础上,图3电路略有变形,也比较容易看懂:电阻1.0Ω上的电流反馈信号,进入TL494的运放反相端15脚。输出电压经电阻22k、4.7k分压后的电压负反馈,是从运放的同相端l脚接入。
  
  不同之处在于;13脚接到参考电压时,可获得48%最大工作周期。如果我们在第4脚截止时间控制输入端设定一个固定电压,其范围由ov至3.3V之间,则附加的截止时间一定出现在输出上。这样,就能内部Q1与Q2三极管按推挽方式连接。还有一点是,14脚5v参考电压,有一电容10μ,经电阻10k接地,此处RC充电过程接到4脚去控制死区电压。当外加1V以下的电压时,死区时间与外加电压成正比。如果电压超过1V,内部比较器将关断触发器的输出脉冲。这样电容在充电的过程中,达到装置初始送电的软启动的效果。
  
  图4电路和图3电路基本一样,推挽输出带的是可控硅。二极管D3、D4是反向保护,二极管D1、D2,电容C1、C2是两桥背上的互锁关断(见图4)。

566381


  
  看下图5的电动车充电电路图,一个关键点——自激振荡。
  
  1.分三步理解自激振荡;①接入市电后,得到300V的直流,加在晶体管Q1上,瞬间电流沿着R7、C9、T2绕组的1和2、到晶体管Q2上。接着,继续沿着R9、C10、T2绕组的5和3、到晶体管02的发射极上,即接地,完成通路。分流一支,经T2绕组的2和4、T3绕组、电容C6入地。这里,晶体管Q1、Q2均未导通,是电容C9和Cl0在充电。记住T2绕组的5和3,与绕组的1和2是反相的,可以理解为C9充电结束而C10充电假如才一半(具体受元件参数影响)。②此时.C9充电结束,电流经R6到晶体管Q1,晶体管Q1集电极的大电流,经T2绕组的2和4、T3绕组、电容C6入地。T2绕组的2和4通电,继续拉低电容C10的电位,使得电容C10还在继续充电,晶体管Q2继续截止。③电容C6充满后,晶体管Q1变成截止,绕组的感性加速截止。而电容C10开始放电,沿着电阻R8、晶体管02的基极、经T2绕组的3和5.这条通路放电,使晶体管Q2导通。这时电容C6经T3绕组、就通过晶体管Q2放电,同时,电容c5也顺着这个通路充电,完成一个周期。
  
  几个周期后,模块TIA94的工作电压建立起来,受迫于模块TL494的振荡,这个自激振荡结束,投入正常工作。
  
  2.模块TL494外围的接线;5、6脚接R19C12作振荡.4脚C18R20作软启动,13脚接+5V模块作推挽输出,电流反馈通过R13加到15脚上,电压反馈通过R28加到l脚上……结合前面的内容,就可分析原理了。
  
  3.电流取样信号经电阻R30加到LM358的2脚,双运放LM358接成双比较器,l脚输出高电位经电阻R37使红色LED灯亮,表示充电。充满后,电流取样信号减小,运放反转,7脚输出高电位经电阻R35使黄色LED灯亮,表示充满。

采用TL494构成的电动车充电电路




本文关键字:电动车  稳压-电源电路单元电路 - 稳压-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