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元器件介绍元器件特点及应用有源过压保护器在应用中的优势 正文
有源过压保护器在应用中的优势

有源过压保护器在应用中的优势

点击数:7637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2:5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元器件特点及应用

    正常工作条件下,图6中的二极管(D1)所示约有> 0.7V 的压降,这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 压降会产生一定的功耗。 ECU很难工作在低压状态。

    对于大电流应用,如汽车防抱死系统,所消耗的电流可以轻易超过10A。例如,对于系统中1V压降的二极管将造成10W的功耗,在有限尺寸的电路板上,耗散如此大的功率几乎是不可能的。采用单个或双肖特基二极管在某些应用中可以减缓这个问题。假定压降为0.5V,在10A负载电流时,双肖特基二极管的功耗为5W。这依然是一个难以接受的功耗,设计人员不得不使用大尺寸的散热器。

    如上所述,二极管压降本身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一个 14.4V的音频系统中,最大输出功率取决于所能获得的最大扬声器驱动电压。而为了避免电池反接,系统中会在电源上增加一个二极管,由此可能产生1V的压降,使输出功率损失约8.4dBW (对于2Ω的桥接扬声器)。

    汽车在寒冷环境下启动时,ECU必须能够工作在低压状态(图2),任何不必要的电压跌落都会影响系统工作。冷启动时,汽车制造商规定的输入电压为5.5V甚至更低。用来防止电池反接的二极管压降会占用很大的裕量。例如,汽车电池电压在ECU输入连接器处降到5.5V,减去电池反接保护二极管的0.7V压降,真正供给电路的电压只有4.8V。

    假如5V微控制器通过一个压差为500mV的线性稳压器供电,这时微控制器能够获得的供电电压仅为4.3V,无法支持其正常工作,有可能使其进入复位状态,丢失存储器数据或导致整个ECU死机。GPS导航系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汽车启动之前输入目的地址,系统必须保证在以后的冷启动过程中不会丢失数据。

    对于图7所示包含可变电阻的应用,通常对电路板面积要求非常严格。与TVS管一样,根据具体应用的最高稳态直流电压确定可变电阻的钳位电压。然而,当电压高于击穿电压时,可变电阻的VI特性曲线相对于TVS二极管要缓慢得多(图4)。因此,可变电阻相对TVS管会使后续电路承受更高的电压,从而提高了后续电路的器件成本、封装尺寸以及电路板空间。

    通过将钳位电压设置在相对较低的电平,保持尽可能低的过压保护点,又会增大正常工作时的静态电流。标称电压下的静态电流通常高于TVS管,实际效果与具体元件选择有关。

    有源瞬态保护方案

    考虑到以上分立保护电路的诸多缺点,有源保护电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对于要求低静态电流、低工作电压并具有电池反接保护和过压保护的方案,可以选择MAX16013/MAX16014¹过压保护/检测电路。

    此类器件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图8)。IC直接监测输入电压,并通过控制两个外部pFET功率开关在故障条件下断开负载的连接。外部MOSFET在5.5V和所设置的上限电源电压之间导通,上限电压可通过连接在SET引脚的分压电阻调节,范围通常在20V至28V之间。

     

     

    .

    图8. MAX16013和MAX16014可提供有源瞬态保护功能,直接监测电源电压,当检测到故障时,通过控制两个外部p沟道FET开关,断开负载与故障电源。



www.55dianzi.com

    将SET引脚的分压电阻连接到输入或输出,可以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例如,把分压电阻接VCC (而不是负载),MAX16013被配置成过压关断器件。MAX16014将保持MOSFET (P2)闭锁,直到输入电源重新上电或重新触发EN使能。如果MAX16013长时间工作在限压模式,外部MOSFET的压降会增大功耗。

    图8中的电池反接保护FET (P1,可选)取代了图6中的串联二极管。图8中,正偏时P1导通,可以保持极低的正向压降,出现负压时关断。关闭P2可断开输入与输出的连接(图8和图9),EN引脚提供相应的关断控制(需要注意的是EN引脚的控制信号由主系统的其它监控电路产生)。因此,当电路处于电池反接保护状态时(P1),下游电路的静态电流可降至最小(典型值< 20&mICro;A)。

    有源高压瞬态保护器相对于传统保护方案的优势

    有源过压保护器具备以下几个优势。

    如上所述,分立瞬态抑制器(TVS管或可变电阻)的击穿电压需要高于汽车的最高稳态工作电压(通常26V左右)。发生抛负载时,由于TVS管的内阻以及电流随电压剧增的VI特性曲线,下游电路会在瞬间承受极高电压(大约45V),从而提高了对下游器件额定电压的要求。与传统方案不同,有源瞬态保护器可将输出电压钳位到分压电阻设置的电平(例如26V),也不存在电流随电压剧增问题。这些特性允许用户使用低成本(低电压)的下游元器件。

    该方案不同于普通的浪涌抑制器,传统方案在发生过热之前较短的时间内只能处理几个焦耳的能量,而基于MAX16013/MAX16014的方案能够在发生直流过压时保护器件。有些应用要求工作在标称电压的上限,一旦超过上限电压则断开与电源的连接(以音频系统为例,其工作电压上限通常为17V)。这种情况下使用有源保护器件,合理设置电压限制器/开关的门限可以进一步降低下游元器件的成本。

    用FET取代电池反接二极管,可以将正向导通电压降低到毫伏级水平。特别是在大电流应用中,这一举措可以有效降低功耗,进而降低散热的设计难度和成本。原来二极管消耗的功率(电压)可以供给负载(如,扬声器),而非消耗在二极管上,从而提高输出功率(系统性能)。有些应用要求工作在较低的电池电压(如,汽车冷启动时),同时还要求提供电池反接保护。采用有源保护器件可以使压差降至最小,确保电路工作在较低的输入电压下。

    可变电阻器往往表现出相对较高的静态电流和漏电流,受脉冲电压冲击时会显著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精度。用有源保护器件取代可变电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由于某些应用中可变电阻直接连接到电池上,漏电流较大。这时,可以利用有源保护器件作为主开关,在休眠模式下断开(通过P2 FET)所有后续负载(图9)。

44.jpg

    图9. MAX16013/MAX16014用作主开关控制,在ECU关闭时有助于降低静态电流损耗。

    总结

    有源过压保护器在许多应用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这些器件能够大大降低系统功耗、提高输出功率(改善系统性能)、降低系统的工作电压(冷启动),并具有较低的静态电流,降低了对后续被保护电路的额定电压要求。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元器件特点及应用元器件介绍 - 元器件特点及应用

《有源过压保护器在应用中的优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