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常识知识研磨原理 正文
研磨原理

研磨原理

点击数:728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6:0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研磨原理 研磨是使零件与研磨工具在无强制的相对滑动或滚动的情况下,通过加入其间的研磨剂,进行微切削和研磨液的化学作用,在零件表面生成易被磨削的氧化膜,从而加速研磨过程。 研磨加工是机械、化学联合作用完成的精密加工。 1)零件与研磨工具的相对运动 零件与研磨工具不受外力的强制引导,以免引起误差和缺陷;运动方向周期变换,以使研磨剂均匀分布在零件表面上并加工出纵横交叉的切削痕,以达到均匀切削。 2)研磨压力 在实际应用的压力范围内,研磨效率随压力增加而提高。研磨压力取决于零件材料、研磨工具材料和外界压力等因素,一般通过实验确定。常用的压力范围为0.05MPa~0.3MPa,粗研宜用0.1MPa~0.2MPa,精研宜用0.01MPa~0.1MPa。研磨压力过大研磨剂磨粒被压碎,切削作用减小,表面划痕加深,研磨质量降低;过小则研磨效率大大降低。 3)研磨速度 研磨速度影响研磨效率;一定条件下,研磨速度增加将使研磨效率提高。研磨速度取决于零件加工精度、材质、重量、硬度、研磨面积等。一般研磨速度在10m/min~150m/min。速度过高,产生的热量较多,引起零件变形、表面加工痕迹明显等质量问题,所以精密零件研磨速度不应超过30m /min。一般手工粗研往复次数为30次/min~60次/min,精研为20次/min~40次/min。 4)研磨时间 研磨开始阶段,因研磨剂磨粒锋利,微切削作用强,零件研磨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和粗糙度较快得以纠正。随着研磨时间延长,磨粒钝化,微切削作用下降,不仅加工精度不能提高,反而因热量增加质量下降。一般精研时间约为lmin~3min,超过3min研磨效果不大。 所以,粗研时选用较粗的研磨剂、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速度进行研磨,以期较快地消除几何形状误差和切去较多的加工余量;精研时选用较细的研磨剂、较小的压力和粒快的速度进行研磨,以获得精确的形状、尺寸和最高的粗糙度等级。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

上一篇:起重机械的分类

《研磨原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