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漆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膜层的影响
点击数:728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7:0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电泳漆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膜层的影响
一、固体分含量
固体分含量过低时,电解作剧烈,漆膜薄,气泡多,易产生针孔;过高时刚膜层比较粗糙,易起桔皮。因此稳定固体分含量是保证电泳质量的一个关键,对于EC-3000金色电泳漆来说,每电泳15一20M2的零件需补充1L浓缩液。
二、溶剂
电泳漆液刚配制时,其溶剂含量稍高。但随着漆液使用时间的延长和超滤的使用,溶剂不断挥发和滤出,其含量会逐渐下降,影响漆膜质量。严重时,漆膜会在烘烤前脱落。因此,应及时添加调整,一般每滤出100L超滤渗透液,应补充1.2L溶剂。
三、电压
极间电压升高,电场作用加强,漆液中带电粒子泳动,沉积速度加快,使用泳透力提高,膜层增厚。电泳操作时,应根据零件形状与大小,槽液温度高低,所需膜的厚薄,选择最佳电压。当电泳漆槽刚配制时,其溶剂含量及导电度均高,则电压应适当降低。
四、PH值
由于阳极采用隔膜控制,电泳漆液的PH值较为稳定,当超滤液排出太多或隔膜液漏出进入电泳漆液时,使电泳漆液PH值发生变化,可用有机酸调整。PH值过低时,漆膜再溶解增加,膜层变薄,且对设备腐蚀严重。
五、电导率
电导率是控制电泳漆膜层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新配溶液时电导率可能较高,因此需要通地超滤排出渗液以降低电导率。电导率过高,则膜厚易产生桔皮和表面粗糙等现象。电导率过低,则容易产生针孔和麻点。因此当电导率的高低不同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电压和槽液温度,以便获得良好的膜层。电导率较高时,可采用较低的电压和温度;反之则要相应提高电压和温度。
六、温度
电泳漆液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6度左右。温度过低,必需使用较高的电压以达到电泳的目的;温度过高,则加剧溶剂的挥发,不利于电导率的稳定和控制。
七、电泳时间
电泳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漆膜外观及膜层的厚薄。当电泳时间过长时,膜厚色深,透明性变差。电泳时间过短,则膜层不完整。因此需要根据漆液的电导率。固体分含量等因素的变化,在确定溶液温度和电压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电泳时间,以确保膜层的质量。
在电泳过程中,主要以电压的大小来控制膜层厚度。时间如超过一定数值,厚度不会显著增加,这是因为电泳漆是不导电的,当零件给膜层完全覆盖后,成为绝缘体,时间再长也不会增加漆膜的厚度。因此如需要较厚漆膜时,尤其在镀凹位较深零件时,应用较高电压和较短时间。
本文关键字:影响 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