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专业技术管理
(一)炉体冷却壁软水循环冷却技术操作管理
为了延长高炉使用寿命,保持合理的冷却制度,必须加强对炉体软水冷却系统各种参数的监测与管理。
1、泵站要按规定每小时做好各种记录
2、软水泵站每小时向值班室汇报一次,软水泵出口温度;补水量;软水流量;温差;软水各环管流量;供回水温度、温差。
3、高炉每小时记录一次各部支管流量、压力、进出口温度、温差。
4、停风时也要按规定记录、汇报,并注明停风时间。
5、软水补水量突然增加或补水频繁时,要及时汇报值班室组织检查内外漏水。
6、要密切监测炉体温度变化(壁后电偶温度、炉衬电偶温度),当某一方位温度下降很多或升高很多时,要注意补水量的变化。
7、高炉值班工要按日检查记录软水系列支管压力,并收集当日炉体壁后温度变化曲线,掌握炉体热负荷变化趋向。
8、高炉冷却技术人员负责计算冷却壁软水流速 ,冷却强度及合理水量,并掌握变化规律,以达到冷却壁长寿,炉况稳定和较为经济的耗水量等目的。在炉底、炉体冷却壁设置水温差热电阻和流量检测,以便于热流强度的计算和监控。
9、要按规定控制好软水系统膨胀罐罐压、下限≮0.35Mpa,上限≯0.4Mpa,发现压力低及时联系解决。
10、软水系统要按有关参数进行控制。
11、当泵站两种电源故障停电时的操作:
(1)柴油机事故泵应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启动。日常应定期试启动和断电连锁启动实验。
(2)断电时,如柴油机事故泵不能自动启动,应手动进行启动。
(3)手动启动失败,应反复进行启动操作。
(4)如确定柴油机泵发生故障不能启动时,应通过高炉停风进行处理。
(二)生产运行中软水系统的控制
1、正常生产时控制软水泵出口温度为45℃,夏季50±2℃。
2、正常生产时控制软水后排管流带≮1.5m/s,前排管≮2.0m/s,凸台管≮2.2m/s。
3、炉体软水冷却系统的水量与温差:在无砖衬和渣皮时,冷却壁热流强度≤30000kcal/m2.h,使水箱热面温度≯400℃。在有阻热的砖衬、渣皮或喷补料时,应保持合理的水量与温差,防止因冷却强度过小而损坏。特殊情况,总管温差应≤3℃,水速 ≮1.5m/s,安装铜冷却壁的高炉软水水速≮1.7m/s。按每支管≯30000Kcal/h。平均每支管最小流速≮1.5m/s,来确保冷却壁热面≯400℃的正常工作温度。
4、若水温差大幅度降低 ,炉体热负荷可降低软水流量,若要进一步降低流量时,须请示技术副厂长批准。
5、较长时间认定风(>小时)要降低软水流量。停风一小时后控制水量:2300m3/h;停风4小时后控制水量:2000m3/h;送风前恢复水量:2300m3/h;送风改高压后一小时内,恢复到正常运行水量。
(1) 正常生产时,控制炉体软水泵出口温度≯45℃
回水温度≤60℃
控制炉底软水泵出口温度≯45℃
回水温度≤60℃
(2) 正常生产时,控制软水流速:炉体前排管≮1.5m/s
炉体凸台管≮2.0m/s
(3) 软水温差控制:总温差3~5℃
系列支管≯10℃
(4)炉体冷却壁热流强度应控制在30000Kcal/m2.h以下(以保证冷却壁热面温度<400℃)。最大不≯60000Kcal/m2.h,否则冷却壁热面温度将>700℃过热烧坏。
本文关键字:专业技术 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