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常识知识基本检修工艺及其有关知识 正文
基本检修工艺及其有关知识

基本检修工艺及其有关知识

点击数:7399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1:5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基本检修工艺及其有关知识 1.1检修的基本要求 1.1.1检修前,做好专用工具、量具、材料、备品的准备(包括图纸技术资料) 1.1.2要作好一切安全措施 1.1.3彻底消除检修前发现所有缺陷和检修中发现的缺陷 1.1.4做好设备装置、部件的更换,管道的增设、改进工作。 1.2一般规定 1.2.1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检修规程》 1.2.2练好基本功,达到“三熟三能” 1.2.3熟知并严格遵守“工作票制度” 1.3检修工作负责人和主要检修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3.1在大修小修、临修、正常维护消缺时,严格遵守和坚决执行“两票”制度,票据的填写合乎要求,运行方面未同意前禁止检修,检修完毕后立即消除工作票。 1.3.2了解和掌握部件的拆除、解体、装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各部件的技术数值和要求。 1.3.3对于检修的设备要作到设备与技术状况心中有数,检修技术记录要详细规范。 1.3.4各部件的拆除、复装工作在工作负责人同意后进行。 1.3.5设备从拆除到组装,全部的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如中途有事,必须对接管人全面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对“W”“H”点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 1.3.6拆卸和组装时,应用专用的工具,不能随便代替他用。零件不能拆卸下来时,应查找原因,禁止盲目敲打。 1.3.7对检修中,设备出现的问题、缺陷及消除情况。更换改进情况,前后技术数据应详细作好记录。 1.3.8各设备部件在解体前,必须作好记号,禁止在滑动面上打记号。 1.3.9所有的设备部件,除有不得拆开的规定外,均应进行解体清理检查登记。 1.3.10各精密部件,如加药泵、轴承等部件 应用煤油清洗后再用布擦拭,不得用带毛的布头、棉纱进行擦拭。 1.3.11检修过程中不得有杂物垃圾堆放,作到文明检修。 1.4一般设备的拆装 1.4.1 拆装的注意事项 1.4.1.1解体前必须了解设备内部结构,设备性能及解体工艺 1.4.1.2准备好合适的工具 1.4.1.3准备好易损备品,进口设备必须有备品 1.4.1.4拆卸前要注意打记号,以防装时错乱,记号打在侧面而且记号要对正。 1.4.1.5拆下的零件要放在胶皮上,并根据要求作好遮盖,防止尘土和碰伤,对相关的接口要用布或塑料进行封堵。 1.4.1.6细长的轴拆下后要多点支撑放平或垂直悬挂以防弯曲。 1.4.1.7难拆卸的连接,需加热或必须用专用的工具方可拆除的应加热或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拆除,需进行敲击时,应使用铜棒,或其它软质材料,不许用锤直接击打。 1.4.1.8轴径上的锈斑,蚀点可用细纱布打光后,再涂上油脂。 1.4.1.9不同的材质及使用性质不同,清洗时应使用合适的清洗液,清洗时可用毛刷,精度高的清洗后用布擦拭,滚动轴承严禁用棉纱。 1.4.1.10清洗后的的零件应立即装配,暂时不能装配的注意防尘。 1.4.2拆卸的方法 1.4.2.1键的拆装 1.4.2.1.1键与轴、孔均应过渡配合,一般不会太紧也不太松,拆时以不损坏为准。 1.4.2.1.2键与轴上的键槽的配合应有0.01mm的紧力。 1.4.2.1.3严禁用锤击法拆卸 1.4.2.2机体盖的拆卸 1.4.2.2.1揭盖前要作好笔记,用顶丝或专用工具拆卸。 1.4.2.2.2垫片要测量并作好记录。 1.4.2.2.3结合面要放在胶皮或木块上。 1.4.2.2.4严禁用扁铲打开。 1.5滚动轴承的拆装工艺 1.5.1拆装工艺 1.5.1.1轴承的拆卸:轴承及安装位置不同,因采用不同的专用工具和拆卸的方法。 1.5.1.1.1不可分离型轴承的拆卸。 1.5.1.1.1.1轴承与轴为紧配合,与机座为过渡配合,可将轴承和轴一起拆除。 1.5.1.1.1.2用专用的工具和合适的方法,从轴上拆下轴承 1.5.1.1.1.3拆卸时应注意施力应在内圈,垫片也应在内圈上 1.5.1.1.2可分离型轴承的拆卸 1.5.1.1.2.1轴承与轴为紧配合,外圈与座孔为较松配合,可将轴与内圈一起取出。 1.5.1.1.2.2用专用的工具和正确的方法将内圈上从轴上拆除 1.5.1.1.2.3拆除轴承外圈 1.5.1.1.3检查清洗 1.5.1.1.3.1轴承用煤油清洗干净后,放在干净的纸上或布上。 1.5.1.1.3.2检查轴承:对配合间隙不符合或有缺陷的应更换 1.5.1.1.4装配 1.5.1.1.4.1如轴承内圈与轴为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为较松配合时,先将轴承装在轴上,再把它们一齐装如轴承座孔内。 1.5.1.1.4.2如轴的外圈与轴的孔为紧配合时内圈为较松配合,将轴承压入座孔后再装轴。 1.5.1.1.4.3内圈与轴、外圈与座孔都是紧配合的轴承,可采用专用的工具将轴承压入轴和座孔内(适用较新轴承) 1.5.1.1.4.4过盈量较大的大中型轴承,必须采用加热法安装 1.5.1.2装配时应注意的事项 1.5.1.2.1轴承型号面向外,不得偏斜,轴承安装受力位置正确,避免损坏 1.5.1.2.2加热时,油温控制在120℃,应将轴承悬挂加热 1.5.1.2.3轴承加热后,从油中取出,迅速的擦去油迹,然后放在轴上用力一次推到位 1.5.1.2.4圆锥滚子轴承安装时,注意要成对的安装,安装时注意调整轴向游隙 1.5.1.2.5轴承安装后,应转动灵活,无倾斜、毛刺、用漏光法检查,轴承是否紧贴轴肩,响声是否正常 1.5.1.2.6轴承安装后测量其轴承压盖与轴承外圈、端面之间的轴向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1.6联轴器的检修工艺 1.6.1修前准备工作:修前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备好材料、工具备件等,并做好一切的安全措施,方可工作 1.6.2检修工艺 1.6.2.1办理工作票,使设备停运退出,并采取制动措施 1.6.2.2拆除电动机的地脚螺丝,并将电机与设备分离,采用专用的工具拆装靠背轮及键 1.6.2.3清理检查修理靠背轮及键、胶垫 1.6.2.4复装 1.6.3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1.6.3.1靠背轮应完好无损,无毛刺无卷边 1.6.3.2端面应平整,圆周应光滑无凹坑现象 1.6.3.3弹性圆柱销联轴节,其角向位移应小40,径向位移一般为0.14---0.2mm,端面应在1.0---1.5mm之间。 1.6.3.4爪型弹性联轴器 ,安装时允许径向位移0.3mm 1.6.4对轮找正工艺 1.6.4.1直接的找正方法:直接找正是利用靠背轮的外圆和直径及塞尺进行, 在靠背轮的圆周分器等作好标记。将直尺放在靠背轮外圆上 。用塞尺测量各位置的间隙。作好记录a1.a2.a3.a4。同时用塞尺测量端面的间隙并作好记录 b1.b2.b3.b4。通过测量结果调整另一靠背轮,使中心达到技术要求 计算:a1-a3为上下偏差,a2-a4为左右偏差 b1-b3为上下端面偏差,b2-b4为左右端面偏差 1.6.4.2样针及表记的找正方法 样针及表记的找中心法基本相同,只是工具不同,样针采用塞尺测量,表记直接读数,将靠背轮分为0°90°180°270°四个点 支架和测量工具固定在一个靠背轮上,两轴同时转动。分别在0°90°180°270测的数值并做记录 计算:a=a1+a2/2   b=b2+b4/2 c=c1+c2/2   d=d1+d2/2                                             据此求出中心偏差值: 端面:上下张口=b-d       左右张口=a-c 圆周:高低位移=B-D/2 左右位移=A-C/2 据此计算结果调整垫片达到中心基本技术要求 中心要求:一般要求用圆周及端面偏差应小于0.05mm 1.6.5找中心应注意的事项 1.6.5.1卡子样针为直角,集合形状要规则 1.6.5.2卡子的样针应准确固定在靠背轮上 1.6.5.3样针的端头应为球面且光滑,并应用锁紧螺母固定在卡子上,测量缝隙应调整在0.5mm以内,塞尺片数不宜多,以四片为宜,多宜产生误差。 1.6.5.4靠背轮应清洁无毛刺、油污,端面在180°相对称的位置上各装上一块百分表

本文关键字:知识  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

上一篇:阀门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