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 卷筒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卷筒筒壳应为均匀地紧贴在轮毂上,在螺栓固定处结合面不得有间隙;其他结合面不得大于0.5mm。
2、轮毂两半的结合面应紧贴;不得加垫必须对齐,不应错位。
3、卷筒筒壳两半的的对合处,应留有紧固间隙,但间隙不得大于3mm,卷筒椭圆度不大于5mm。
㈢ 卷筒衬木的更换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卷筒衬木绳槽深度应为钢绳直径的30%,相邻两绳槽中心距,应比钢绳直径大2—3mm。
3、车削卷筒衬木和绳槽,不应有锥度和凹凸不平,两卷筒直径差不应大于2mm,衬木厚度应为钢绳直径的3—3.5倍,衬木磨损到原厚度的40—50%时应更换。
3、卷筒与衬木之间无间隙,不准加垫。固定衬木的螺栓孔应用同质木塞赌牢,螺栓头应沉入衬木厚度的1/2以上。
㈣ 组装调绳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联接和传动部分的销轴装配后,转动灵活,可靠。
2、蜗轮和蜗杆的固定圈与键应安装固定不得有松动现象,手轮装配后盘动应灵活。
3、组装推离汽缸时,活塞与缸底的间隙不应小于5mm。
4、蜗轮啮合和销轴联接处要合理润滑。
传动装置:
(一)联轴节两轴的不同轴度应符合表3—7的规定。
(二) 减速机的轴颈与轴瓦的配合除应按本章第耳节㈦条的规定外,其高速轴轴瓦在每平方厘米内的接触点不小于三个。
表3—7 联轴节两轴的不同轴度
类别 径向位移(mm) 倾斜
齿轮联轴节 <0.15 <0.6%
蛇形弹簧联轴节 <0.10 <0.8%
(三)减速机输出轴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5%,其余各轴以齿轮啮合良好为准。
(四)齿轮啮合的顶间隙及接触面应符合表3—8、3—9的规定。
(五)齿轮径向、端面跳动应符合表3—10、表3—11的规定。
表3—8齿轮啮合顶间隙
齿型 顶间隙
渐开线200标准 0.25*法向模数
渐开线200短齿 0.35*法向模数
圆弧齿 .14*法向模数
表3—9齿轮啮合接触面积百分值
齿轮 接触面积百分比(%)
占齿长 占齿宽
渐开线齿 >60 >45
圆弧齿7级精度 >85 >65
圆弧齿8级精度 >80 >60
表3—10齿轮径向跳动的允许值
齿轮直径 允许值 齿轮直径 允许值
200—350 0.12—0.16 750—1000 0.24—0.28
350—500 0.16—0.20 1000—1500 0.28—0.34
500—700 0.2—0.24 1500—2000 0.34—0.42
制动系统
(一)、瓦块制动器各铰接处应自由转动。制动梁的摆动中心轴应平行于制动轮的转动轴,其不平行度在100MM以上不得大于0.MM;绞接处的间隙引起的杠杆系统的自由行程,不得超过总行程的10%。
表3—11 齿轮端面跳动允许值 单位:MM
齿轮宽度 齿轮直径 允许值 齿轮宽度 齿轮直径 允许值
50—100 200-400 0.08—0.16 100-150 1000-1500 0.28-0.38
50-100 400-600 0.15-0.21 100-150 1500-2000 0.3-0.4
100-150 700-1000 0.15-0.24 150-200 2000-2500 0.4-0.5
(二)、闸的工作行程最大不能超过全行程的3/4,闸瓦或闸木必须与制动轮接触紧密;松闸时闸与制动轮的间隙:平移式制动盘应不大于2MM;角移式制动盘最大为2.5MM,制动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闸瓦总面积的60%。
(三)、闸瓦(闸木)与制动轮的宽度中心线应重合,其不重合度不应超过2MM;闸瓦磨损至固定螺栓尾端距闸瓦平面5MM时应立即更换(有刹车带面层时为2MM)。
(四)、制动轮椭圆度超过2MM,沟痕深度超过1.5MM应车削整套圆。
(五)、制动器的各绞接处转动必须灵活可靠润滑良好,销子与套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 绞接处销与套的配合间隙 单位:MM
轴颈 18-30 30-50 50-80 80-120
标准间隙 0.03-0.13 0.04-0.15 0.05-0.18 0.06-0.21
磨损极限间隙 0.30 0.40 0.50 .060
(六)、制动缸在制动时,其活塞下端面与缸底间的间隙应为3—5mm,安全制动时,安全制动缸的活塞与缸底间的间隙不应小于50mm;各滑阀和各缸的活塞应能灵活移动,不得有卡阻现象,不允许有内部和外部的漏油。
(七)、装配盘式制动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同一付制动器的两闸瓦工作面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5mm。
同一付制动器的支架端面与制动盘的中心线平面间距的偏差不应超过0.5mm。
制动器支架端面与制动盘中心平面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mm。
各制动器制动缸的对称中心与主轴中心在垂面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3mm。
闸瓦与制动盘的间隙宜为1mm。
(八)、蓄压器不应漏油,在停机后活塞不应下降;如停机后15分钟,活塞下降超过150mm应进行检修。蓄压器的油表振荡不得超过0.05MPA,蓄压器用油每年应更换一次。
(九)、蓄压器缸体内面产生纵向沟状的拉伤深痕,活塞表面不均匀磨损深度大于0.2-0.3mm时应更换。
(十)液压制动的制动缸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两制动缸不同步的时间差,不得超过2秒。
装配时应进行油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不得渗油。
装配时下活塞瓶帽不应太紧,应使下活塞能用手扳3600为宜。
主拉杆全长不直度不得大于0.05mm。
(十一)、四通阀技术要求:
滑阀底端与垫圈间的间隙应有0.1-0.2mm。
滑阀和衬套的配研光洁度为0.32 mm。
(十二)、电液转换阀技术要求:
磁钢磁感应强度在40-60℃介质中工作时应保持4000-4300高斯,低于4000高斯时须重新充磁。
磁钢充磁后,不准拆卸、敲打和受激烈振动。
本文关键字:卷扬机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上一篇:通风机操作、保养、检修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