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消防、灭火工岗位技术操作流程 正文
消防、灭火工岗位技术操作流程

消防、灭火工岗位技术操作流程

点击数:748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4:2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消防、灭火工岗位技术操作流程    一、适用范围    第1条 本规定适用于煤矿的消防灭火工。    第2条 消防灭火工应完成下列工作:    1.从事煤矿消防和灭火工作。    2.检查维护消防水管及相关设施。    3.负责井上下消防器材库设备、材料的管理工作。    二.上岗条件    第3条 消防灭火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还要符合消防要求的其他资质。    第4条 消防灭火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熟悉矿井避灾路线。    2.熟悉消、灭火机具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3.煤炭自燃过程和机理。    4.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规定浓度。    5.矿井通风基础知识。    6.各种灭火方法及操作规程。    7.熟悉《煤矿安全规程》中对防灭火的有关规定。    8.熟悉井上下消防器材库设备、材料的数量及存放情况。    9.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三.安全规定    第5条 矿井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上下),按有关规定备齐必备的消防材料。并经常检查,及时更换过期材料。    第6条 必须保持井下消防管路系统、设施的可靠、完好,水量充足。    第7条 熟悉井下各消防材料的存放地点、种类。    第8条 操作过程中,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233~238条规定以及灭火措施执行。    第9条 在防灭火时要随时注意风流的情况,有危险要撤出人员。    四、操作准备    第10条 带齐、检查所用各类器具,保持完好。    第11条 学习、掌握灭火任务,熟悉消防器材存放地点。    五、操作顺序    第12条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检查器具→按措施灭火→检查灭火效果→记录。    六、正常操作    (一)直接灭火法    第13条 当火源位于人员可以直接到达的地区、火灾初期以及火灾周边无瓦斯等气体积聚时,可以选择采用直接灭火法。    第14条 首先进行瓦斯等气体的检查,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后,方可按计划实施灭火。灭火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情况,不适宜工作时,应将全部人员撤出。    第15条 需要临时支护的巷道,如果需要使用坑木,应预先用水湿透后再进行支护工作。    第16条 直接灭火前要检查水路,保证充足、可靠的水量。    第17条 挖除火源前要备足填充、覆盖材料,同时要保证能将清挖出的燃烧物及时运走。    第18条 计划好排风路线,并检查确保畅通,并做好其他准备工作。    第19条 直接灭火法的操作,应:    1.用灭火器材由外向里,逐步缩小火区范围。    2.在挖除火源以前,先用大量的压力水向火源喷射,喷射时由外向内、控制水量、水压等,防止发生水煤气爆炸。再用手镐或耙子将燃烧物体扒出。    3.待火势熄灭后、火源范围小且能直接到达,可燃物温度已降至70℃以下,且无复燃或引燃其他物质的危险时,挖除火源。    4.挖除火源这一工作要由矿山救护队来担任,部分消防灭火工可配合作业。    5.扒出余火,用水彻底浇灭,并运出井外。    6.挖除火源后形成的空洞,要用不燃性材料(砂、黄土、矸石等)填实。填实时要注意顶板情况,严禁冒险作业。    7.挖除的范围要超过发热的煤炭以外1~2米探、进入煤体温度不超过40℃的地方。    8.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第20条 用水灭火时,水流方向要与风流方向保持一致。    第21条 采用直接灭火法时,要在火源的上风侧和下风侧置水幕,进行降温、除毒气。    第22条 挖除煤炭需要爆破时,除了需要遵照“爆破工”操作规程外,还要对炮眼采取注水降温的措施,使炮眼温度降至40℃以下。    第23条 直接灭火时,不得用水扑灭带电的电气设备和油料火灾。    (二)隔绝灭火法     第24条 采用直接灭火法无效或火区面积较大时,可以采用隔绝灭火法。在进行构筑防火墙时有3种方法:     1.先进后回法,即先封闭进风侧,然后封闭回风侧。利于接近火源,实施直接灭火。     (1) 在进风侧新鲜风流中,构筑临时密闭,遮断风流,控制火势。     (2) 在回风侧构筑临时密闭。     (3) 在临时密闭外面,构筑永久防火墙(进、回风侧)。    2.先回后进法,即先封闭回风侧,然后封闭进风侧。利于防止事故蔓延。    3.进回风两侧同时封闭法。利于防止瓦斯爆炸。    临时密闭和永久防火墙的施工操作,可以参考“通风设施工”的规定。    第25条 构筑防火墙时,要注意:    1.合理选择封闭的位置,要尽可能靠近火源位置,封闭区不得存在漏风口。    2.加强火区气体成分的检测,正确判断瓦斯爆炸的危险程度。    3.使用防爆防火墙,施工时边通风、边检测、边砌筑,迅速封口,迅速撤离人员。     (三)联合灭火法    第26条 构筑防火墙后,要根据灭火措施,湿式打钻、注氨、灌浆、泡沫灭火、注凝胶等其他工序。采取多种手段,联合灭火。    第27条 采用灌浆灭火时,其打钻、灌浆等的操作,可以参考“钻工”、“灌浆工”的操作规程,按照灭火安全措施执行。    第28条 采用灌浆灭火时,对火源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浇灌”方式。    第29条 注氮(液氮或气体氮)灭火时,应:    1.检查管路和周边环境情况,管路无泄漏、安全时方可实施向火区注氮。    2.接好管路,打开开关(阀门),向防火墙内压注。    3.按照灭火措施设计的注氮量进行操作。    4.注意过程中,要加强进回风附近的气体成分检测。判断是否漏氮,其他有害气体是否超标。如果进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5%时,要停止注氮。    5.注氮地点要安设电话,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6.注氮施工区,应设置警示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7.注氮时,要经常检测注氮区内氮气浓度,保证注氮效果。    第30条 采用均压灭火时,通过调整封闭火区进回风侧的压差,使之趋于最小,减少漏风。    第31条 采用均压灭火时,应按照均压灭火的设计,调整风路系统、设置调压气室或安设调压风机。    七、收尾工作    第32条 检查灭火后的效果以及防火墙的质量。    第33条 清理现场,保持整洁。

本文关键字:技术  消防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消防、灭火工岗位技术操作流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