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煤矿化验员技术操作指导规程 正文
煤矿化验员技术操作指导规程

煤矿化验员技术操作指导规程

点击数:7100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3:1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煤矿化验员技术操作指导规程 一、须知 1、应加强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2、应熟练掌握化验项目的国标、部标和规程。按标准规程的要求准备好仪器和器皿。 3、应熟悉掌握各种化验仪器、器具、器皿的使用和保养方法,熟悉各种记录的填写和计算方法。 4、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它有关规定。 二、正常操作 1、使用相应测试项目的原始记录本,各栏目应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2、严格按照被测项目的国标、部标(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如违反技术操作规程,造成化验结果不准确,按质量事故处理。 3、称样时应查对样品标签包装、样品粒度、数量等。 4、将称样瓶倒立摇动数次后,打开瓶塞,用左手持瓶下外壁,倾斜样瓶,右手持勺插入样品中,两手相对转动,同时上下抽动勺具,使得瓶中样品上下各部位都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方可称量。 5、全水分的测定 (1) 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迅速称取粒度<6mm的煤样(10~12)g (称准至0.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2)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加热到(105~110) ℃的空气干燥箱中,在鼓风条件下,干燥2h(烟煤)。 (3)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放置约5min,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0min),称量(称准至0.001g)。 (4)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6、分析水的测定 (1)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迅速称取粒度<0.2mm的煤样(1±0.1)g (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加热到(105~110) ℃的空气干燥箱中,在鼓风条件下,干燥1~1.5h(烟煤)。 (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0min)后称量(称准至0.0002g)。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7、灰分的测定:慢灰 (1)用预先灼烧至恒定并称出质量(称准到0.0002g)的灰皿,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到0.0002g),摇匀、摊平。放入温度不超过100℃的马弗炉中,关上炉门使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缝隙,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min。继续升温到(815±10)℃,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 (2)从炉中取出灰皿后,放在灰皿架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若灰分大于15%,则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01g为止,取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为计算依据。 8、灰分的测定:快灰 (1)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躁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均匀的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将盛有煤样的灰皿预先排放在灰皿架上。 (2)将马弗炉加热到815℃,打开炉门,将放有灰皿的灰皿架缓慢的推入马弗炉中,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样灰化。待5~10min后,煤样不再冒烟时,以不大于2mm/min速度把二、三、四排灰皿顺序推进炉内炙热部分(若煤样着火发生爆燃,试验作废)关上炉门,使其在(815±10)℃温度下灼烧40min。 (3)从炉中取出灰皿,先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若灰分大于15%,则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0g为止,取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为计算依据。 9、挥发分的测定 (1)用预先加热9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定的带盖坩埚,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01)g(称准到0.0002g),然后将坩埚轻轻振动,使其中的煤样摊平后盖上盖,并放在坩埚架上。 (2)将马弗炉预先加热至920℃左右,打开炉门迅速将放有坩埚的架子送入恒温区,并关上炉门,必须在3min内使炉温恢复至(900±10)℃,否则此次试验作废。 (3)准确加热7min后,从炉中取出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10、发热量的测量 (1)将电脑界面调整到测定发热量的程序下。在燃烧皿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空气干燥煤样0.9~1.1g(称准至0.0002g)。 (2)取一段已知质量的点火丝,把两端分别接在两个电极柱上,保持良好的接触。把称有煤样的燃烧皿放在支架上,调节下垂的点火丝与煤样保持良好的接触,对易燃或易飞溅的煤样保持微小的距离,并注意勿使点火丝接触燃烧皿,以免形成短路导致点火失败,甚至烧毁燃烧皿。同时还应注意防止两极间以及燃烧皿与另一电极之间的短路。 (3)往氧弹中加入10mL蒸馏水。小心拧紧氧弹盖,注意避免燃烧皿和点火丝的位置因受振动而改变。接上氧气导管,缓缓向氧弹中充入氧气,直到压力达到2.8~3.0Mpa,充氧时间不得少于30s。当钢瓶中氧气压力降到5.0Mpa以下时,充氧时间应酌量延长;不足于4.0Mpa时,要更换新的氧气钢瓶。 (4)往内筒中加入足够的蒸馏水,使氧弹盖的顶面(不包括突出的供排气阀和电极)淹没在水面下10~20mm。盖上外筒的盖子,在电脑中输入相关的数据,点击窗口中的开始键,量热仪会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工作,大约20min左右,屏幕会自动显示出所测煤样的发热量以及测量过程的曲线图。 三、安全事项 1、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穿好工作衣、戴眼镜、胶皮手套和口罩。 2、试验过程中,严密掌握试验过程变化情况,不得随意离开岗位。 3、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化验室,如发现非工作人员进入化验室时,当班人员应立即拒绝。 4、任何人员不准在烘箱内烘烤食物及其它物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及意外事故。

本文关键字:技术  化验员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煤矿化验员技术操作指导规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