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熄焦车司机作业技术操作指导规程 正文
熄焦车司机作业技术操作指导规程

熄焦车司机作业技术操作指导规程

点击数:726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4:2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熄焦车司机作业技术操作指导规程 1 岗位职责 1.1 熟知本岗位的危险源,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好相关记录。 1.2 直属段长领导,执行其工作指示和命令,完成其布置的工作任务。 1.3 认真执行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4 操作时要精神集中,防止红焦落地的事故发生。 1.5 熟悉熄焦车、熄焦泵房设备性能、构造及操作原理,维护、保养好熄焦车、熄焦泵房的各种设备,保持喷洒管的畅通。 1.6 保持熄焦车的清洁、所属卫生区域的清洁。 1.7 协助机电人员检修、保养好设备。 1.8 掌握5—2推焦顺序,掌握均匀接焦、熄焦的操作。 1.9 清扫熄焦车轨道上的焦炭及焦渣,及时抽掉泵房积水。沉淀池水不足,及时打开补水阀门给予补水。 2 交接班制度 2.1 接班 2.1.1 按规定时间开接班会。 2.1.2 详细了解上班计划完成的情况及设备使用情况。 2.1.3 检查各电器设备的各个开关是否好使,各项仪表是否正常。 2.1.4 检查风闸是否好使,风动系统是否漏气。 2.1.5 检查各传动机械部分的螺丝、销子是否有松动现象。 2.1.6 检查各减速机、齿轮箱是否漏油。 2.1.7 检查风包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门板是否完好,并定期排放风包内的积水。 2.1.8 检查电机的外壳温度不超过65℃,轴承温度不超过55℃。 2.1.9 检查压缩机、减速机运转是否正常。 2.1.10 检查电刷和全车油路及加油情况。 2.1.11 检查熄焦车轨道是否有障碍物,轨道有无断裂。 2.1.12 检查熄焦泵,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2.1.13 检查车内外清扫情况和照明情况是否良好。 2.1.14 将接班情况如实报告段长。 2.2 交班 2.2.1 下班前将设备、工具检查一遍,并将设备及区域卫生打扫干净。 2.2.2 主动将本班生产情况介绍给下一班。 2.2.3 逐项检查试车完毕,向段长汇报,经允许方可下班。 3 技术规定 3.1 熄焦车执行一点定位,当班操作应经常观察导焦槽与熄焦车车厢的相对位置。 3.2 控水时间约20秒~30秒。 3.3 严禁同一熄焦车接两炉焦炭。 3.4 车厢内的红焦炭温度在~1000℃左右。 3.5 熄焦用水温度~80℃,水质含酚,循环使用。 3.6 低压熄焦时流量56m3/min,持续时间10~20s 3.7 高压熄焦时流量114m3/min,持续时间60~70s 3.8 在水位低于70%时启动熄焦水泵。 3.9 在水位高于90%时停止熄焦水泵。 3.10 高位槽水位控制器将:在水位降至低于60%时传信号给压力指示灯指示水量不足。在水位升高至60%时传信号给压力指示灯指示水量充足。 3.11 操作方式:单元手动控制,单元程序控制,全车自动控制三种操作方式,同时留有四车自动识别炉号、自动定位设备位置及通讯接口。实现焦炉机械的自动识别炉号、自动定位、四车联锁功能。 4 基本操作 4.1 了解本班推焦计划,并掌握本班推焦执行系数K2。推焦执行系数K2用以评定本班推焦计划实际执行情况。 K2=(N-A2)/M    式中:N—班实际推焦炉数    M—班计划推焦炉数   A2—超过计划推焦时间±10分钟的炉数 4.2 接焦前熄焦车放焦门应关闭好,并注意信号灯,空气压缩机风压不低于0.6MPa。 4.3 接焦前按推焦计划对准炉号,四大车连锁定位。 4.4 通过对讲机,听清拦焦车已对好位的信号,然后通过对讲机向装煤推焦车司机发出号令(应报清炭化室号),听到号令一致时,方可允许推焦。 4.5 熄焦车接焦时防止红焦落地。 4.6 接完焦,立即启动走行,快速地开往熄焦塔,行驶至端台时必须减速,缓慢行驶。 4.7 当熄焦车进入熄焦塔时,设置在熄焦塔侧壁上的压力指示灯给熄焦车司机视觉警示,熄焦用水充足/不足。除非指示水量充足,否则熄焦车司机不能将熄焦车开进熄焦塔。 4.8 熄焦车司机将车定位熄焦。手动控制时,在熄焦车进入熄焦塔时,按下设于熄焦塔附近的熄焦开始按钮。此时低压熄焦开始,控制压力初设值为13.8 KPa(可调),10~20s后,高压熄焦开始,控制压力初设值为48.3 KPa(可调),60~70s后关闭控制阀,准备下一次熄焦。 4.9 熄焦后应将车移动约10—20cm稍停,控水约20—30秒,然后将车开到晾焦台,进行放焦。如天气凉、蒸汽大时,应避开拦焦车进行放焦,否则蒸汽会影响拦焦车司机视线,不利于操作。 4.10 焦炭放尽后,关紧放焦门,信号灯亮。 4.11 要经常检查并保持沉淀池水位。 5 特殊操作 5.1 红焦落地,应立即将熄焦车开离火区,发出紧急信号,停止推焦,并立即通知段长予以处理。少量红焦立即用铁锹铲出轨道外熄灭,大量红焦应用水龙头喷水立即熄灭,铲出轨道。 5.2 接焦中途发生事故,可继续将剩余的焦炭推出(避免红焦将拦焦车导焦槽系统烧坏),若靠近焦台,可将红焦放在焦台上熄灭;若远离焦台,采用人工打水(用水龙头喷水),熄焦时必须切断熄焦车摩电道电源。 5.3 运焦系统发生故障,往焦侧放焦时,要延长熄焦时间,以防焦炭在焦侧着火。 6 禁止及注意事项 6.1 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方可上岗。 6.2 必须熟悉本车各机械设备,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6.3 推焦信号发出后,未经允许不得离开。 6.4 接焦前空气压缩机风压小于0.6MPa不得接焦。 6.5 非本岗位人员严禁动车。 6.6 行车中严禁上、下车。 6.7 行车前、行车中必须鸣笛,并注意车道上是否有人及障碍物,当有大雾或蒸汽妨碍视线时,行车应连续鸣笛并减速。 6.8 机电检修人员检修车辆要挂牌,司机未经允许不得启动设备。 6.9 对讲机通话不清楚时,严禁使用。 6.10 操作时精神集中,严禁与他人交谈和打盹睡觉。 6.11 严禁同一熄焦车车身内接两炉焦炭。 6.12 严禁将电机车车头对准导焦栅停车。 6.13 严禁熄焦车不到位就发推焦信号。 6.14 行车时禁止驾驶室外站人。 6.15 严禁熄焦池跑水。 7 设备维护和保养 7.1 每班接班、班中、交班时必须检查熄焦车及其相应所属设备,经常保持灵活好使。 7.1.1 车体 车体底架如发现裂缝则应及时让维修工加补强钢板焊修。对司机室和机械室等涂漆壁面及顶面,应定期进行其上污垢的清除,但不允许用煤油、汽油擦洗其上的油漆部分,以免损坏漆层。 7.1.2 传动 7.1.2.1 走行减速机滑动轴承,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轴承部位的发热情况,发现发热时,应查找原因并加以消除。 7.1.2.2 定期检查轮箍在轮心上有无位移和松弛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让维修工处理。 7.1.2.3 因故长期停止运行使用的电机车,必须定期将机车点动一下以改变滚子轴承的滚子和内外圈的接触点,防止轴承腐蚀。 7.1.2.4 日常检查轮轴、减速机等是否能可靠地动作,有否被卡住或变形,轮轴的横向摆动最大不得超过8mm。如果摆动时超出要求,可通知维修工更换轴承箱上的磨擦板,减少轴承与车架导框之间的缝隙。 7.1.3 制动 7.1.3.1 闸瓦与车轮的间隙应调整在10~15mm的范围内。每天检查一次,闸瓦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7.1.3.2 空气压缩机和压力继电器按有关规定及技术文件进行维修和保养。 7.2 接班后,要认真检查各润滑点,确保润滑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段长。 7.2.1 滚动轴承采用黄油润滑,使用中须定期注入占腔体容积1/3的黄油。 7.2.2 日常检查各销、各套和连杆的磨损情况,查看闸瓦磨耗状态,并在各关节上注入适当的润滑油。台车轴承每月加注一次润滑脂,开门机构各轴承上每班加一次润滑脂。 7.3 经常检查各部位螺丝是否松动,及时加以紧固。电机温度不得超过65℃。 7.4 熄焦车轨道、摩电线缆各班都要检查一次。季节更替时,认真检查磨电道的伸缩情况,并给予调节。 7.5 每周检查一次耐热板,如有损坏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在检修时间给予更换。 7.6 交接班前后及班中要检查轨道、熄焦泵、小池、熄焦塔喷淋管及除尘装置。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7.7 除尘清扫雨淋板每周一清洗一次,每月最后一个周末白班检查一次清扫效果及设备的损耗情况,并记录下来。 7.8 熄焦塔喷淋管如发生喷淋效果不好,应利用检修时间检查堵塞情况,检修期间要断电挂牌,警示牌必须放置在醒目位置,未经司机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动车。 7.9 润滑制度表 润滑点 润滑方式 润滑油牌号 润滑制度 附注 编号 名称 1 转向架 油箱 ZFG-1(复合钙基润滑剂) 3个月一次 更换 2 开门驱动装置 油杯 ZFG-1(复合钙基润滑剂) 3个月一次 更换 3 开门机构轴承 油杯 ZFG-1(复合钙基润滑剂) 每日一次 4 开门气缸 油杯 24#气缸油 每日一次    

本文关键字:技术  司机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熄焦车司机作业技术操作指导规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