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工业金属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正文
工业金属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工业金属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点击数:782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8:2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允许偏差     坐标及标高 室外 架空 15 地沟 15 埋地 25 室内 架空 10 地沟 15 水平管弯曲 Dg≤100 1/1000 最大20 Dg>100 1.5/1000 立管垂直度 2/1000 最大15 成排管段 在同一平面上 5 间距 +5 交叉 管外壁或保温层间距 +10 4.3.2.5  管道组对时不准强力对口或加热管子加偏垫的方法来消除管口端面的空隙,不同心错口等缺陷。 4.3.2.6  管道预拉伸必须符合设计规定,预拉伸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a)  预拉伸区域内固定支架件所有焊缝焊接完毕,需热处理的焊缝已作处理并经检验合格; b)  预拉伸区域支、吊架已安装完毕,预拉口附近的支、吊架已预留足够的调整余量,支、吊架的弹簧已按设计值压缩,并临时固定,不使弹簧承受管道载荷; c)  预拉区域内的所有连接螺栓已拧紧。 4.3.2.7  需热处理的预拉伸管道焊缝,在热处理完毕后方可拆除预拉伸可所装的临时卡具。 4.3.2.8  管道焊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直管段两环缝间距不小于100毫米; b)  焊缝距变管起弯点不得小于100毫米,且不小于管外径; c)  卷管的纵向焊缝应置于易检修的位置,且不且在底部; d)  环焊缝举止、吊架净距不小于50毫米,需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五倍,且不少于100毫米; e)  在管道焊缝上不得开孔,如必须开孔时,焊缝应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 f)  有加固不的卷管,加固环的对接焊缝应与管子纵向焊缝错开,其间距不小于100毫米。加固环距管子的环向焊缝不应小于50毫米。 4.3.2.9  对管内清洁要求较高且焊后不易清理的管道,其焊缝底层宜用亚弧焊施焊。 4.3.2.10  管道上仪表接点的开孔和焊接应在管道安装前进行。 4.3.2.11  不锈钢管道安装时不得用铁质工具敲击,用不锈钢垫片或非金属缠绕垫片(其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ppm)。 4.3.2.12  不锈钢管道与支架之间应垫入不锈钢、不含氯离子的塑料或橡胶垫片,防止不锈钢与碳素钢直接接触。 4.3.2.13  合金钢管进行局部弯度矫正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临界温度下。 4.3.2.14  管道膨胀指示器,应按设计规定装设,管道吹洗前将指针调至零位。 4.3.2.15  蠕涨测点和监察管段的安装位置应按设计规定设在便于观测的部位。 4.3.2.16  合金钢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检查材质标记,发现无标记时须复查钢号。 4.3.3  支、吊架安装 4.3.3.1  两根热位移方向不同或热位移量不等等热力管道,一般不得共用同一吊杆或同一滑托。 4.3.3.2  导向支架的导向结合面应洁净、平整、接触良好。 4.3.3.3  弹簧支、吊架安装高度应按设计规定调整。弹簧的临时固定件应待管道安装、试压、保温完毕后再拆除。 4.3.3.4  管道安装时不宜使用临时性的支吊架,必须使用时,应作出明显的不安全标记。其位置应避开正式支吊架的位置,且不得影响正式支吊架的安装。管道安装好前,管道和固定支吊架不得进行固定连接。 4.3.3.5  有补偿器装置的管道,在补偿器安装前,管道和固定支架不得进行固定连接。 4.3.3.6  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        表4  单位:mm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         支架中心点平面坐标 支架 标高 两个固定支架间的其它支架中心线 距固定支架每10m处 中心线 偏差值 25 -10 5 25 4.3.4  阀门及附件安装 4.3.4.1  按设计规定校对阀门型号,进行外观检查应无缺陷,阀门开闭应灵活。 4.3.4.2  阀门的手轮应在便于操作的位置。水平安装的闸阀、截止阀杆应处于上半周范围内。蝶阀、节流阀的阀杆应垂直安装。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进行安装。 4.3.4.3  集群安装的阀门应按整齐、美观、便于操作的原则进行排列。 4.3.4.4  阀门的操作和传动装置应灵活、可靠、无卡涩现象,开关行程标志庆准确。 4.3.4.5  不得用阀门手轮作为吊装的承重点。 4.3.4.6  安全阀安装。 4.3.4.6.1  安全阀检验: a)  在两个方向检查垂直度,发现倾斜予以校正。 b)  安全阀在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进行调整。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开启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05-1.15倍,回座压力应大于工作压力的0.9倍。 c)  安全阀最终调整应在热力网达到设计压力参数时进行。安全阀最终调整后,在工作压力下不得有泄漏现象。 d)  安全阀调整合格后,重做铅封,并填写安全阀调整试验记录。 4.3.4.6.2  杠杆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重锤自行移动的装置和限制杠杆超出的导架。 4.3.4.6.3  弹簧式安全阀应有提开手把和防止随便拧动调整螺丝的装置。 4.3.4.6.4  静重式安全阀应有防止重片飞脱的装置。 4.3.4.6.5  冲量式安全阀冲量接入导管上的阀门要保持全开并加铅封。 4.3.4.6.6  蒸汽管道和设备上的安全阀应有通向室外的排汽管,热水管道和设备上的安全阀,应有接到安全地点的泄水管。在排汽管和泄水管上不得装设阀门。 4.3.5  法兰及附件安装 4.3.5.1  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影响密封的缺陷。 4.3.5.2  法兰端面应保持平行,偏差应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且不大于2mm。不得采用加偏垫、多层热或强力拧紧法兰一侧螺栓的方法,消除法兰接口端面的缝隙。 4.3.5.3  法兰连接应保持同轴,螺栓中心偏差不超过孔径的5%并保证螺栓能自由穿入。 4.3.5.4  大口径垫片需要拼接时,应采用斜口拼接或迷宫形式的对接。 4.3.5.5  严禁采用先加好垫片并拧紧法兰螺栓,再焊接法兰焊口的方法进行法兰焊接,螺栓宜涂以二硫化钼油脂或石墨机油加以保护。 4.3.5.6  法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的螺栓,安装方向一致,紧固螺栓时应对称、均匀的进行、松紧适度。紧固后丝扣外露长度,应不超过2-3倍螺距,需要用垫圈调整时,每个螺栓只能用一个垫圈。                         管道热、冷紧温度表          表5      管道工作温度℃ 一次热、冷紧温度℃ 二次热、冷紧温度℃ 250-350 工作温度 —— >350 350 工作温度 -20—-70 工作温度 —— <-70 -70 工作温度 4.3.5.7  高温和低温管道的螺栓,在试运行时一般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热紧或冷紧: a)  管道热、冷紧温度见表5; b)  热紧或冷紧,应在保持工作温度24小时后进行; c)  紧固管道螺栓时,管道最大内压应根据设计压力确定。当设计压力小于6MPa时,热紧最大内压力为0.3MPa;设计压力大于6MPa时,热紧最大内压力为0.5MPa。冷紧一般应卸压; d)  紧固要适度,并有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4.3.6  补偿器及附件安装 4.3.6.1  “∩”型补偿器 a)  水平安装时,垂直臂应水平放置,平行臂应与管道坡度相同。 b)  垂直安装时,不得在弯管上开孔安装放风管和排水管。 c)  “∩”型补偿器垂直臂长度偏差及平面扭面偏差不应超过±10mm。 d)  在管段两端靠近固定支架处,应按设计规定的拉伸量留出空隙,冷拉应在两端同时、均匀、对称地进行,冷拉值的允许误差为10mm。 4.3.6.2  波纹补偿器 a)  安装前应进行外观尺寸检查,管口周长的允许偏差:公称直径大于1000mm的为±6mm;小于或等于1000mm的±4mm。 b)  应进行预拉伸或预压缩试验。 c)  内套有焊缝的一端,在水平管道上应迎介质流向安装,在垂直管道上应将焊缝置于上部。 d)  波纹补偿器应与管道保持同轴,不得偏斜。安装时,应在波纹补偿器两端加设临时支撑装置,在管道安装固定后,再拆除临时设施,并检查是否有不均匀沉降。 4.3.6.3  球型补偿器的外伸部分应与管道坡度保持一致,试运期间,应在工作压力和温度下进行观察和必要的校正,使之处于转动灵活、密封良好的状态。 4.3.6.4  套筒式补偿器 a)  补偿器要与管道保持同轴。 b)  芯管外露长度应大于设计规定的伸缩长度,芯管端部与套管内挡圈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冷收缩量。 c)  填料应逐圈装入,逐圈压紧,各圈接口应相互错开。 4.3.7  静电接地安装 4.3.7.1  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各段管子间应导电良好,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超过0.03欧姆时应有导线跨接。 4.3.7.2  管道系统对地电阻值超过100欧姆时,应有两处接地引线。接地引线应采用焊接形式。 4.3.7.3  静电接地安装完毕后,必须经过测试,电阻值超规定时,应进行检查与调整。 4.4  管道系统试验 4.4.1  一般规定 4.4.1.1  管道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应按图纸要求对管道系统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以检查管道系统及各连接部位的安装质量。试验时应有监检人员在现场见证,并签字。管道试压前的要求: a)  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b)  管道支吊架已安装调整完毕,固定支架的混凝土及填充物已达到设计强度; c)  焊接质量的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合格,焊缝及应检查的部位尚未涂漆和保温; d)  试压用的临时加固装置已安装完毕,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 e)  试压用的压力表已校验,精度不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应达到试验压力的1.倍,数量不少于2块。 f)  地下检查小室、地沟及直埋管道的沟槽中有可靠的排水系统,被试压管道及设备无被水淹没的可能; g)  试压现场已清理完毕,对被试压管道和设备的检查不受影响; h)  试压方案已经过审查并得到批准; i)  试压前应通知监检人员,试验时监检人员在现场见证,并签字。 4.4.1.2  试压前将不能参入试验的系统、设备、仪表及管道附件加以隔离。加堵板的部位要有明显的标记和记录,以备试验后报告文学下,避免堵塞。 4.4.1.3  试验发现渗漏,不能带压秀丽,待返修合格后重新试压。 4.4.1.4  试验完毕需将管道内的水放净,以免结冻,并用压缩空气吹干。 4.4.1.5  试压合格后,应拆除盲板,核对记录,并填写供热管网水压试验记录。 4.4.2  水压试验 4.4.2.1  压用水碳素钢管道用工业水,消防水,不锈钢管道用软化水,水中含离子不超过25ppm,避免对钢管腐蚀。 4.4.2.2  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环境温度低于5℃,应采取防冻措施。 4.4.2.3  管道水压试验的要求: a)被试压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片已拆除,加盲板处有明显的标记并作记录,阀门全开; b)管道中的空气已排净; c)升压应缓慢、均匀; d)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有防冻措施; e)地沟管道与直埋管道已安装了排除试压用水的设施; f)试压管道与运行中的管道已用堵板隔断,试验压力所生产的推力不会影响运行管道的正常运行。 4.4.2.4  水压试验压力图纸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按表6中要求:4.4.2.5  管道系统进水时应将管内空气排除干净(管内存在空气会影响试验压力),水满后关闭排气阀。试验时应缓慢升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30min,以压力不降,无泄漏、目测无变形为合格。            表6         水压试验压力(MPa) 管道名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工业  金属  作业指导书  管道安装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工业金属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