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可靠性很高,本身有很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如果出现故障,借助自诊断程序可以方便地找到出现故障的部件,更换它后就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大量的工程应用实践表明,PLC外部的输入、输出元件,例如限位开关、电磁阀、接触器等的故障率远远高于PLC本身的故障率,这些元件出现故障后,PLC一般不能觉察出来,不会自动停机,可能使故障扩大,直至强电保护装置动作后停机,有时甚至会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停机后,查找故障也要花费很多时间。为了及时发现故障,在没有酿成事故之前自动停机和报警,也为了方便查找故障,提高维修效率,可用梯形图程序实现故障的自诊断和自动处理。
(1)超时检测。机械设备在各T步的动作所需的时间一般是不变的,即使变化也不会太大,因此可以以这些时间为参考,在PLC发出输出信号,相应的外部执行机构开始动作时启动一个定时器定时,定时器的设定值比正常情况下该动作的持续时间长一些。例如设某执行机构在正常情况下运行10s后,它驱动的部件使限位开关动作,发出动作结束信号。在该执行机构开始动作时启动设定值为12s的定时器定时,若12s后还没有接收到动作结束信号,由定时器的动合触点发出故障信号,该信号停止正常的程序,启动报警和故障显示程序,使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能迅速判别故障的种类,及时排除故障。
(2)逻辑错误检测。在系统正常运行时,PLC的输入、输出信号和内部的信号(例如存储器位的状态)相互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如果出现异常的逻辑信号,则说明出现了故障。因此,可以编制一些常见故障的异常逻辑关系,一旦异常逻辑关系为ON状态,就应按故障处理。例如某机械运动过程中先后有两个限位开关动作,这两个信号不会同时为ON。若它们同时为ON,说明至少有一个限位开关被卡死,应停机进行处理。在梯形图中,用这两个限位开关对应的输入继电器的动合触点串联,来驱动一个表示限位开关故障的辅助继电器。
本文关键字:检测 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
上一篇:减少PLC所需输入点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