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红外成像测温技术在变电站设备巡视中的应 正文
红外成像测温技术在变电站设备巡视中的应

红外成像测温技术在变电站设备巡视中的应

点击数:7324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4:2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是运行人员每天都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手段方法一般就是目测、手摸和耳听设备的运行情况,其中又以目测为主。但目测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对一些有发展性的缺陷较难准确发现,特别是一些在运行中较易发热的设备缺陷,要到设备发热到一定的程度后(一般都已造成运行设备不同程度的损坏)才能被发现,这样就给设备缺陷的及时发现和处理造成延误。现在注油设备越来越少,以前较常出现的设备渗漏油现象也较少出现了,但设备异常发热的问题却占设备缺陷的大部分。用示温蜡片对设备的发热缺陷检测,有时不能发现业已存在的故障,有时则误判为出线接头发热,致使一些开关本体内的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在设备巡视中利用红外成像测温技术既能解决上述问题,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行人员发现设备缺陷的能力,特别是在设备的迎峰度夏和重大节假日期间对保证供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对利用红外成像测温技术提高运行人员巡视效果的应用作一些介绍。
我部配有红外成像仪1台,有人值班变电站各配红外点温仪1台,巡检班配红外点温仪2台。在日常的巡视中,一般都使用便携式红外点温仪对负荷较重的设备和重要负荷设备的接头温度进行重点巡视测试。红外成像仪则能很清晰地显示设备的温度场,对设备的整体发热情况作很直观的观察,对同一设备的不同点温度的异常也能很快发现,它具有稳定、可靠、测温迅速、分辨率高、直观、不受电磁干扰以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方便等优点,具有点温仪不可替代的优点。但红外成像仪也存在重量较大、使用不方便和价格贵等缺点,因此红外成像仪要作为运行人员日常巡视的必备工具还不够现实,但它在每季度的设备查评、定期的设备夜间检查或在特殊时期的检查(如电网迎峰度夏或高峰负荷时)中使用,能收到相当明显的效果。在2003年的迎峰度夏期间,我部利用红外成像仪对各变电站主变压器或其他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测温扫描,抽检了较重负荷和重要负荷用户10 kV设备的发热情况。此次红外成像测温检查共成像108幅,发现明显和隐蔽发热点共13处,其中超过100 ℃的3处(都得到了及时处理),有效地控制了各种由于设备过热缺陷引发的突发设备事故。下面是在巡视检测中发现的几例有代表性的设备发热缺陷。
缺陷一。某站#2主变压器低压侧V相套管垫片发热。发热图显示最大值99.1 ℃,最小值5.8 ℃,SP01为75.2 ℃。这是由涡流引起的发热缺陷。当发现主变压器低压侧V相套管垫片处的温度明显高于U、W相时,第一反应是可能紧固垫片的螺母松动引起的发热。但经停电后检修人员对垫片进行打磨,并重新拧紧螺丝投入运行后,发热问题依然存在。最后经对设备再次停电,并把U、V、W三相的垫片拆下对比后才发现,原来它们的材料是不同的:U、W相是铜垫片,V相是铁垫片(由于外形及颜色都一样,运行人员在巡视中难以发现)。正是由于材质的不同,而使它们之间发生了涡流,V相垫片温度大大高于其余两相。经检修人员对V相垫片进行更换后,发热得以消除。

本文关键字:技术  变电站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