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电管理环节。电网漏电和电力客户窃电引起电能损失。
二、针对10KV配电网的线损而采取的降损措施
针对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的影响因素,可采取技术辅助管理的方式,来提高降损能力。技术是降损的基础,管理是降损的关键。
1、技术线损的主要对策
(1)、计量点的选择。用户配电计量点应尽量选在供用电双方的产权界点上,以方便管理和减少有关线损分担的计算。另外,对于峰谷差较大的用户还应考虑轻载计量的准确度问题。
(2)、计量方式选择。通常低压用户以电能表不经互感器接入电路为宜,以便减少误差和避免错误;高压用户是在高压侧计量还是在低压侧测量,则主要根据配电负荷率或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配置情况,当电流互感器的一、二次电流满足计量要求时,尽量在高压侧计量为宜。
(3)、计量装置的选择。主要是互感器的选择和电流表的选用。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主要以满足及额定电压相符即可;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则还要根据负荷电流选择合适的变比,使正常负荷的变动范围在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30%~100%以内,最大不超过额定电流120%,最小不小于额定电流的10%。电能表的选用是根据用户的实际负荷或估算负荷而定的,一般使正常负荷的变动在电能表误差的正常范围之内即可,有条件可推广宽负荷电能表的使用。
(4)、计量装置的安装方式选择。主要是采用按户分散装表和集中装表。为了方便管理和防窃电,有条件的应尽量采用集中表箱装表,按户分散装表时,则主要以安全、方便为原则,并注意有利于防窃电。
(5)、计量装置的防故障措施。安装、检修计量设备应确保质量,尽量避免工作失误和疏漏,尤其是三相电能表经互感器接入时应注意变比、极性、相别不能接错。
(6)、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和巡检。要按照有关规程做好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工作。
(7)、配电网网络的规划管理方法。对配电 网进行整体规划,可在配电网规划的初期把降损节能考虑进去,合理安排电源点分布。因为电源点布置的不同,电能损失和电压损失会有很大差异。多点布置有显著的降损节能效果,同时也能有效的改善电压质量。
2、降低管理线损的主要措施
本文关键字:网线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上一篇: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