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议题: 解决方案: - 利用陷波滤波器或带通滤波器分离亮度和色度
- 自适应3D梳状滤波器技术
随着大屏幕高清液晶电视和等离子显示器的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和高清信号接口也日益流行。但是,能够以最高质量支持传统信号源依然非常必要。3D梳状视频解码器是关键的处理模块,对系统整体性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最初的开发阶段,电视机仅支持单色(即黑白)图像的播放和显示。随着技术的发展,也支持彩色电视广播,但仍然需要保持黑白电视显示设备的向后兼容性。电视机需要在可用带宽范围内容纳颜色信息,并如同早期电视那样的格式继续显示无失真的黑白画面。
复合视频信号中,颜色信息与可用亮度信息共享同一带宽。不同幅度和相位的正弦波表示任一传送图像的色度内容(图1)。因此,必须将色度与亮度分开,才能正确显示画面。

图1:亮度信息和色度信息共享复合视频信号的同一频谱。
色度信息置于频谱的高端,为线路长度的倍数。显示方面的难题在于如何正确地提取亮度信息和色度信息,以及如何在未造成显示伪像的情况下保持全带宽。
如果没有发生亮度-色度分离,载波正循环或反循环时,颜色信息使画面更亮或更暗。同时颜色信息也会错误地出现在图像的黑白部分(图2)。

图2:无亮度和色度分离的图像含有大量伪像。
利用简单的陷波滤波器或带通滤波器,将亮度和色度分离,会造成亮度信号路径有色度残余,而色度信号路径有亮度残余(图3)。残余信息会造成严重的图像伪像,如“点蠕动”(图4)。色度路径中残余的色度信息也会造成“串色”等伪像(图5)。

图3:利用陷波滤波器或带通滤波器分离亮度和色度。

图4:电视误将亮度路径中的残余颜色解读为亮度信息,造成不良的点蠕动效果。

图5:色度路径中残余的亮度信号造成串色伪像。
梳状滤波器自身的信号延迟功能造成了相长干扰和相消干扰。梳状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由一系列均匀间隔的尖峰信号组成,呈梳子形状。与陷波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相比,2D梳状滤波器可提供更高的视频解码器性能(图6)。

图6:三行2D梳状滤波器将采用输入-输出一行延迟。
2D梳状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是:如果图像目标行的上下存在类似几行,色度和亮度就可以更彻底地分离。
在NTSC(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制式下,色度正弦波信号逐行发生180°变化。任意两个连续行相加,亮度内容加倍,色度内容抵消。相反,如果减去两行,亮度内容抵消,色度内容加倍。例如,对于全画面颜色条,每个活动行在视觉上是一样的。在给定的信号电平上,每行的亮度内容相同。除了相位变化,每行的色度内容也相同。
视频解码器(如ADI公司的解码器)采用五行2D梳状滤波器,能够为NTSC制式和PAL(逐行倒相)制式信号源提供更好的性能。根据图像的复杂性,梳状处理器必须确定是否要将当前行与下一行或上一行结合。
梳状处理器不能对某些图像进行任意行组合,此时可切入当前行。自适应2D梳状视频解码器能够提供可接受的性能水平。但是,连续行不同时,2D梳状滤波器不能正常工作,并转向陷波滤波器,将该行区域的亮度与色度分离。
虽然在未产生图像伪像或带宽限制的情况下(这会转化为低反差图像),成功实现亮度和色度分离非常重要,但是视频信号的许多其他方面,如不良时基或非标准弱射频信号也会带来很多挑战。
小型CRT显示器可接受的伪像或图像缺陷,对于新一代等离子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而言则无法接受。因为随着分辨率提高、尺寸和显示器对比度增大,即使是很小的图像缺陷也会很明显。
自适应3D梳状滤波器技术高清(HD)信号源、数字接口以及高分辨率显示器能够带来出色的视觉体验。不过,通过频道切换或输入,用户看到的可能是美丽的高清图像,也可能是传统的复合视频广播(CVBS)。借助高品质自适应3D梳状滤波器技术,标清(SD)复合视频图像的质量获得了显著改善(图7)。

图7:内置3D梳状滤波器的解码器的典型架构。
3D梳状滤波器类似于2D梳状滤波器,通过某些行的像素组合来分离亮度和色度。两者的主要区别是:2D梳状滤波器组合图像连续行的像素,而3D梳状滤波器把当前行的像素与图像延时状态下同一行中的像素组合(图8)。

图8:自适应内置3D梳状滤波器的解码器的结果(a)明显优于内置2D梳状滤波器的解码器(b)。
3D梳状视频解码方案能够提供出色的视频画质。这种方法能从根本上消除不良图像伪像,如点蠕动、“挂点”和串色。
此外,归功于3D梳状视频解码的亮度和色度分离方式,该方法能保持亮度和色度数据包的全部带宽。
全亮度带宽保留了高频内容,提供的图像清晰鲜明,从而使用户能区分微小的细节。全色度带宽则确保颜色更明亮、更清晰。
2D梳状视频解码主要处理邻近的活动视频行,对其进行分析,或者既处理又分析,而3D梳状处理则进行帧到帧的视频像素信息比较(图9)。它对当前帧的数据与存储器中的上一帧数据进行比较。

图9:NTSC制式的典型帧序列展示了3D梳状滤波技术。
如果同时添加两个帧,每个像素的色度信息抵消,而亮度像素数据加倍。同样,如果前一帧减去当前帧,亮度像素数据抵消,而色度信息加倍。
尽管3D梳状滤波处理存在很多优势,但设计人员仍必须解决其性能局限性和一些挑战。3D梳状滤波器能让图像的亮度和色度完美分离,而传统的2D梳状滤波器或陷波滤波器达不到这种效果。
但是,只有图像中的像素绝对静止时,才可以实现亮度和色度的完美分离。反之,如果图像在移动,两个连续帧的像素数据也在发生变化,便无法使用3D梳状滤波器(图10)。重要的是,视频解码器检查每一个像素,并与之前存储的像素数据作比较,以确定是否发生了移动,进而决定应采用哪种梳状滤波器。

图10:对移动图像进行梳状滤波会产生明显的伪像。
由于移动检测比较复杂,采用的方法必须能分析当前和存储帧的每个活动像素,以便确定使用哪种方法来分离信息。
3D梳状滤波技术梳理静止像素,2D梳状滤波技术处理无复杂运动的区域,而陷波滤波器进行复杂运动区域的处理。3D梳状解码器的主要挑战并非3D梳理过程本身,而是3D梳状滤波器、2D梳状滤波器和陷波滤波器之间复杂的运动检测和自适应切换。
当梳状滤波器无法胜任自适应3D梳状滤波器依赖解码器来正确检测图像移动。否则,梳状滤波器就不能正确处理像素数据,造成运动伪像(图11)。图11a中鸟的翅膀向下。图11b中翅膀已经向上舞动,而图11c中翅膀再次向下。这是鸟舞动翅膀的正常顺序。

图11:自适应3D梳状滤波器依赖解码器来正确检测图像移动。这是鸟舞动翅膀的正常顺序-向下(a),向上(b),再向下(c)。
许多3D梳状解码器检查帧1和帧3,结果发现帧1和帧3相同,便误认为没有产生图像移动。因此决定用3D梳状解码器来处理数据(图12)。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显示器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