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全数字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设计探讨 正文
全数字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设计探讨

全数字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设计探讨

点击数:760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6:4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主回路主要由整流、滤波电路及三菱公司的智能功率模块IPM( PS212552E) 、开关电源、保护电路等组成。IPM模块将6 只IGBT封装在一起, 组成三相全桥逆变电路, 体积小, 重量轻, 内部有驱动电路,并设计过压、过流、过热及欠电流保护电路。DSP输出PWM信号经光电隔离输入到IPM 的输入端; 过流、过压、过热、过载、编码器反馈断线、通讯失败等故障信号也经隔离送到DSP。当出现故障信号,DSP立刻封锁PWM输出, 从而保证安全运行。主回路设计如图3所示。

4 系统软件设计

      TMS320LF2407型DSP支持C语言编程及混合编程, 具有JTAG接口。利用仿真器和TI公司CC2000仿真软件就能方便地对所编写的程序进行调试。为提高控制的实时性, 软件采用中断服务来实现AD 转换、QEP捕捉和PI调节。
         

图4

图5
      系统软件按下述方式工作: DSP 初始化, 包括GPIO、ADC、EV, 然后开核中断; 利用U、V、W信号确定转子磁极初始位置, 然后触发PWM信号, 使电机旋转; 得到Z信号后, 系统进入主循环。DSP每个PWM周期采样相电流, 进行电流调整; 电流环循环计数值与给定值相等时, 进行速度调整, 系统主程序如图4所示。主循环中进行上位机与DSP的通讯,如图5所示。

5 实物实验

      实验用电机参数如表1所列, 图6给出了空载情况下目标速度为200 r /min 时的速度阶跃响应特性,由图6可以看出其响应时间为10ms, 稳态误差小于1% 最大超调量小于5% , 因此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图7记录了系统稳定性试验的过程, 在115 s时刻系统突加50%负载, 可以看到该系统很快恢复到稳定状态; 图8 显示的是系统跟随性能试验的结果,在系统零速状态下, 输入对应于额定转速的阶跃指令,可以看出系统响应速度快, 跟随性能优越; 在位置跟试验中, 通过输入不同频率( 0 < F <500kHz) 的脉冲指令,通过观察该系统面板操作器上的位置偏移脉冲监视, 可以看到该系统的定位精度为±1 个脉冲。
图6 速度响应曲线
6 结论

      以永磁同步电机、DSP、CPLD、IPM和光电编码器构成的交流伺服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控制精度高、动态响应快等优点。电流环采样频率可以达到10kHz以上, 可以提供足够的频带宽, 从而实现高精度、快速响应的伺服系统。实验证明,该矢量控制系统各项指标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参考文献
【1】王健. 现代交流伺服系统技术和市场发展综述[ J ].伺服控制, 2007 (1).
【2】郭庆鼎, 王成元. 交流伺服系统[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
【3】刘念洲, 刘晓林, 王坚强.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J ]. 船电技术, 2004 (2).
【4】刘和平, 严利平, 张学锋, 卓清锋. TMS320LF240XDSP结构、原理、应用[M ].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0213.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伺服  同步电机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