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 正文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

点击数:7424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8:3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新一代管理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张诗军,陈立明,沈桂泉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00)

  摘 要:结合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管理信息系统(MIS)二期系统开发的实践经验,从系统的设计目标、技术基础以及设计思路等方面探讨了新一代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着重论述了如何建立一个开放的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按照开放、通用的接口标准开发业务子系统和改造旧系统,从而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MIS);可扩展置标语言(XML);万维网(Web);Net;信息门户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new gener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Guangdong Power T est & Research Institute

ZHANG Shijun,CHEN Liming,SHEN Guiquan

(Guangdong Power T est & Research Institute,Guangzhou 510600,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second-period system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in Guangdong Power T est & Research Institut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S in terms of the design target,technical foundation and design way,etcIt emphatically expounds the approach to construct an open MIS structure and to develop subsystems and reconstruct the old systems as per open and universal interface standard,so as to realize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in the enterprise
  Keyword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Web;Net; information gate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的不断改革,新一代信息管理系统正在电力行业出现。伴随着业务子系统的不断增多和信息的不断膨胀,如何快速定位用户所需信息以及如何将已有的各业务子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协调工作,成为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同时,随着互联网(Internet)和内联网(intranet)应用的普及,采用/S结构,客户端采用万维网(Web)浏览器界面呈现,提供一个统一的企业信息访问入口,已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随着近年许多新的软硬件技术标准的出现,新技术的产生为新一代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系统设计目标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二期系统采用全新Web浏览器界面,使用中间件技术,按照三层结构进行规划和开发,并引进工作流机制等新技术。同时通过引入企业信息门户平台,实现对内部各类信息的分类、管理、查询,实现个性化的呈现,并将分散的各类业务子系统进行整合,使用户通过单一的认证,获取所需的各类综合信息,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决策所需的信息依据。该系统的特点如下:
  a)高起点、高效率。通过引入企业信息门户平台,顺利实现新的管理信息系统与原有一些系统的无缝联结。
  b)统一的信息访问渠道。通过将内部和外部各种相对分散独立的信息组成统一的整体,使用户从统一的渠道(门户网站)访问其所需的信息。
  c)不间断的服务。用户通过互联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访问网站的信息或远程办公,保证业务运转永不停顿。
  d)个性化的应用服务。信息门户的数据和应用可以根据每一个人的要求来设置和提供,用户能简单地定制出个性化的应用桌面。
  e)高度的可扩展性。能灵活适应人员和部门的调整,满足公司业务调整和扩展的要求,解决企业内部业务在统一信息平台上的技术需求问题。
  f)安全可靠的保障。通过包括网络传输安全加密、操作系统级别的用户认证等机制,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及完整性,保障各项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转。
  g)分步实施、滚动开发。首先建立起系统的基础平台和核心功能,随着业务子系统的增多而不断完善。

2 系统技术基础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MIS二期系统的根本特征是提供一个开放的架构,实现数据存放与业务逻辑分离、业务逻辑与界面展现分离,使各种系统的集成成为一种标准的功能组合,而不仅仅是基于Web的企业应用。其技术基础主要包括:
  a)快速发展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
  b)分布式多层体系开发技术;
  c)企业级群件技术;
  d)半结构化数据库技术(information storage);
  e)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技术。
  其中分布式多层应用体系结构是最关键技术。在多层分布式应用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可以加入一层或多层应用服务程序,这种程序称为“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开发人员可以将企业应用的商业逻辑放在中间层服务器上,而不是客户端,从而将应用的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隔离开,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应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简化了企业系统的开发、更新和升级工作,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应用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3系统设计思路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管理信息系统二期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首先引入企业信息门户平台,建立一个开放的、通用的软件平台架构。然后,按照开放、通用的接口标准开发业务子系统和改造旧系统,从而满足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3.1开放的基础平台架构
  采用基于微软的.NET体系,在微软的Exchange Server、SQL Server、izalk Server、SharePoint等产品之上,结合电力行业的系统结构和业务特点,提供一套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a)微软的.NET体系是一个基于XML的 Web服务平台,由于符合XML数据交换接口标准,它是为解决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互联问题的一个开放的软件基础架构体系。
  b)Exchange Server实现业务流程的控制、XML内容的存储以及协同工作。
  c)izalk Server实现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消息控制。
  d)SharePoint Portal Server提供数字仪表板,实现门户的呈现以及知识的管理。
  e)WINOOWs 2 000的Active Directory(A)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识别。
3.2系统功能实现思路
  根据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被分为四大类:文档管理、流程控制、应用接口和信息发布。
3.2.1基于XML的文档管理
  所有的信息都是以XML标准格式存储的,从而实现了结构化信息和半结构化信息的集中存放。
3.2.2基于工作流引擎的业务流程定制
  提供方便用户自定义流程的工作流定制器。
3.2.3部件化的应用系统集成
  通过数字仪表板实现各种内容的展现,其中数字仪表板是通过操作Web Part部件实现。
3.2.4动态的内容管理和信息发布
  通过信息发布机制,实现现有网站信息的设计、更新、审核以及对外发布。
3.3系统总体设计架构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MIS二期系统呈层次型框架式结构,其应用软件主体为相对独立的板块式结构。系统自底向上可分为四个层次:系统核心层、信息平台层、企业应用层和用户呈现层,实现关键信息的充分共享、各种企业应用相互集成,实现应用软件完全流程化、可控化和规范化。其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3.3.1系统核心层
  核心层主要负责企业数据的存放与共享。企业的数据按其组织方式可以分成两大类:结构化数据与半结构化数据。此外,核心层还应该提供企业级的目录服务,该服务可以帮助管理分布在企业各处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有形的设备资源和无形用户以及业务逻辑(程序)资源。
3.3.2信息平台层
  平台层是整个系统的通讯与协作平台,向上层应用提供各种应用整合所必需的服务,其中包括内容管理、消息服务、工作流管理、智能搜索、资源协调以及项目管理等,是一个开放的基础架构。同时该层提供的服务与电力企业的具体组织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无关,且业务流程是基于网络和动态的,既是分布在企业网上又易于生成。
3.3.3企业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两大类型的应用:一类是企业共同工作环境,另一类是与企业具体业务息息相关的具体业务应用。
3.3.4用户呈现层
  呈现层通过统一的Web浏览器方式使用户能够从单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要的个性化信息。MIS二期系统的用户呈现层允许用户定制自己的信息内容,并将其个性化地展现出来。
  系统详细架构图见图2。

4 结束语
  通过引入上面介绍的开放的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去建立和改造各类业务管理信息子系统,就充分解决了原有旧系统间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并统一了界面和操作方式,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构造了协同工作环境,简化了系统维护管理,同时为以后形成高级的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王超.Net/XML深入编程技术[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3]柳树春.Browse/Server模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36(6):106-107.


本文关键字:信息  广东省  研究所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