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导电膏的应用 正文
导电膏的应用

导电膏的应用

点击数:7940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0:29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摘要]  通过对电气连接中接触电阻形成的原理,阐述导电膏的作用及涂敷工艺和应用,为在电气连接中使用导电膏提供技术上的参考和建议。关键词  导电膏  接触电阻  擦膜保护作用  油封作用  导电导热性能 导电膏又叫电力复合脂,是一种新型电工材料。我国从80年代开始研制生产,至今已有几十个品种型号,其基本性能相同,是以矿物油、合成脂类油、硅油作基础油,加入导电、抗氧、抗腐、抑弧等特殊添加剂,经研磨、分散、改性精制而成的软状膏体,主要依靠它的隧道效应而导电。它主要涂敷在导体电接触面上,减少接触电阻,相应降低接头温升,对连接点处起油封作用,减少空气氧化和腐蚀性气体、尘埃、水分对导电体的腐蚀,提高电接触的可靠性。 一、电气连接中接触电阻的形成
     在大气中铝材、铜材表面会生成三氧化二铝、氧化铜氧化膜,这些氧化物的导电性能极差,电阻率可达1×107~1×1010Ω•m且不易去除,这将大大增加接触区域的无机膜接触电阻(简称膜电阻Rb)。
        在显微镜下观察导体的表面和连接处,其表面存在许多坑洼,导电体间的连接实际上是点接触,当电流流过时,电流线发生剧烈的收缩现象,形成束流电阻RS(图1)。导电体接触面膜电阻Rb 和束流电阻RS之和即构成了接触电阻Rj:
         Rj=RS+Rb=K/(0. 102F)n 
式中  F—接触头间接触压力,N
         n—与接触形式(点、线、面接触)、压力范围、触面上接触点数以及触点分布情况有关的指数,

K—与接触的材料、表面状况、接触方式有关的系数


       
二、电气连接中接触电阻的危害

        1.增加电能损耗
       
接触电阻越大,电能损耗也越大。
        2
.造成连接处发热
       
接触电阻Rj 大,产生焦耳发热效应的损耗亦大,使接触处温升增高。
        3
.连接处产生压降
       
接触处电阻Rj在接触处将产生一定的压降。
    
三、导电膏在电气连接中的作用
    降低接触电阻传统的工艺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超声波搪锡或镀银;另一种是涂敷凡士林。超声波搪锡虽然效果不错,但需购置专用的超声波搪锡设备,工艺较复杂,因此不常采用。涂敷凡士林只能减少刚处理好的导体表面氧化膜的生成,而不能起到长期保护作用。而采用新型节能涂敷材料—导电膏,可直接涂敷接触面,既能代替传统的镀银和搪锡工艺,且实施经济方便、操作简单,完全可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1
.擦膜保护作用
    
当导电膏涂于接触面时,导电膏中的锌、镍、铬等细粒填充在接触面的缝隙中,等同于增大了导电接触面,金属细粒在压缩力或螺栓紧固力作用下,能破碎接触面上金属氧化层,使接触电阻下降,相应接头温升也降低,使接头寿命延长。

2.油封作用
    
当导电膏涂敷于接触面后,可阻止氧气、水气和其他腐蚀介质侵入接触区域,减轻高电阻率的氧化铝和氧化铜的生成,降低搭接区域的电化腐蚀等。一般型号的导电膏滴点为150°С,而中性凡士林滴点为54°С,运行温度达70°С时即流失干涸,导电膏蒸发度不大于5%,保证在规定温度运行,油份不会快速损失,老化和干裂,丧失油封作用。对于不同材质的接头特别是铜-铝接头,由于锌元素的中间介入,使铜铝两者电位差缩小,可减缓铜铝电化腐蚀。
    3
.改善搭接区域的导电导热性能
    
在显微镜下,可清楚看到,当涂上导电膏后,接触面间的全部空隙被导电膏填满,并形成了许多网状通道,从而很大程度地扩大了实际有效接触面积,改善了搭接区域的导电和导热状况。表1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实际测定导电膏涂敷前后温升比较。

1:搭接区涂敷导电膏前后的温升比较表(℃)

接触形式涂导电膏前涂导电膏后Al- Al3429Cu-Cu3028Cu- Al3630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