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经验交流GIS局部放电检测及故障处理 正文
GIS局部放电检测及故障处理

GIS局部放电检测及故障处理

点击数:744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5:4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经验交流

  2.2.1 自由金属颗粒

  自由金属颗粒作为GIS 中最普遍的故障类型之一,这种颗粒在气室里随机运动对设备危害性较高,若颗粒落在壳体中就不再运动,经长期的电压作用很可能引起毛刺放电。脉冲模式中,若飞行时间50ms < T < 100ms,且信号峰值Vpeak < 10mV时或是飞行时间T < 50ms,且信号峰值Vpeak < 20mV,可以不进行设备处理。

  2.2.2 毛刺放电

  由于GIS 设备安装过程附在高压导体上面的焊疤、母线壳体、大毛刺等让气室里局部场强分布不均引起局部放电。如果局部放电测量信号的峰值Vpeak > 2mV 时必须进行停电处理或监视。针对GIS 设备电压等级在363kV 及其以上的,因为母线筒的直径过大,检测信号就会很快衰减,所以峰值低于(2mV) 时也应该进行处理。

  2.2.3 电位悬浮

  由于GIS 设备运输中碰撞、颠簸引起紧固件的松动而造成电位悬浮,这中缺陷经电压运行的长期作用,金属件会因局部放电而腐蚀,从而引起绝缘故障。若100Hz 频率的相关性超过50Hz 频率的相关性且测量信号的峰值Vpeak > 10mV,应该紧密监视峰值的变化或缩短检测的周期。若100Hz 频率的相关性及50Hz 频率的相关性比值在1 ~ 2 范围内,信号的峰值Vpeak> 20mV 时,需停电处理。但是对于363 kV 500 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GIS 设备应提高标准。

  2.2.4 绝缘内部缺陷

  交流电压中绝缘子内部缺陷具有典型局部放电的特征,利用脉冲电流检测方法能检查出这种缺陷,但是超声波检测方法检测不出这种缺陷。

  3 GIS 设备典型缺陷检测图谱和故障判据的分析

  3.1 GIS 设备绝缘支柱的放电检测

  对500kVGIS 设备绝缘支柱放电检测的图谱和故障分析。

  在绝缘子支柱的附近放上传感器,测量得出50Hz 频率的相关性比较大,且信号的峰值为10 ~ 20mV, 存在不稳定的100Hz 频率的相关性,初步分析绝缘子上表可能存在杂质。设备通过解体之后检查出绝缘支柱上存在“电树枝”.

  3.2 导电杆的接触不良

  对220kVGIS 设备的变电站TA 室中导电杆的接触不良引起局部放电的检测,信号峰值为20mV,有较强100Hz 频率的相关性,伴有细微异常的声响,初步分析是TA 室内产生悬浮电位所致。设备解体之后发现SF6 气体,由此可知,可能是TA 内电极短,不能全部通入适配孔里而引起故障。

  3.3 母线上毛刺放电

  对220kVGIS 设备母线上的毛刺放电进行超声波的检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检测  经验交流电工技术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