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经验交流一种新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研究 正文
一种新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研究

一种新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研究

点击数:734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4:2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经验交流

①首先将U(t)与V(t)固定,调整W(t)
由于温度信号的变化滞后较大,PID参数的调整周期应比采样周期大一些。具体的整定时间间隔应根据炉子的滞后时间决定(笔者使用的炉子由通电到温度信号响应大约为5 s,因此,笔者选用的整定时间间隔为10 s)。在第一次调W(t)时,取α=1W(t)=W(t) [WTBZ]αk/2n(n为|Xn|所在区段),然后进行PID运算。在以后每次调整W(t)时,则首先应计算|Xn-1|-|Xn,若差值小于0,说明所加步长的方向错误,此时,取α=-1,重新计算。若差值大于0,说明所加步长方向正确,αk/2n仍取前次调整时的值进行计算。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Xn-1|-|Xn|又一次小于0,则转入调整下一个参数。即固定W(t)与U(t)调整V(t)。
②视W(t)与U(t)为常量,V(t)为变量

调整V(t)的过程与调整W(t)的过程基本类似,仍然是先取α=1,计算V(t)=V(t)+αk/2n,从第二次调整V(t)开始,就必须计算|Xn-1|-|Xn|,以判断所加步长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继续,否则取α=-1,由式(3—1)和式(2—3)计算反馈控制量的增量,直到|Xn-1|-|Xn|第二次小于0,然后再固定V(t)与W(t)调整U(t)。
③视V(t)与W(t)为常量,U(t)为变量
这个过程同调整V(t)与W(t)的方法类似。当这个过程完成后再重新回到W(t)过程,完成一个调整周期。
上述过程循环进行,直到|Xn-1|-|Xn|小于定标误差。一旦系统误差大于定标误差便开始调整,这样,系统将一直工作于最优状态。系统达到定标误差后,将调整后的PID参数存盘(对于PC控制系统)或EEPROM(对于单片机控制系统),当下一次开机运行时,系统将会很快稳定在最优状态。
4利用人工智能减小振荡

对于许多多段温度控制系统,当温度达到给定值时,温度曲线总会产生振荡现象。为此,笔者采用了智能判断的方法对振荡进行了抑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利用人工智能抑制振荡的方法如下:在升温阶段,当-30℃<|Xn-1|-Xn|<-5℃时,让系统按曲线升温。升温速率可根据系统的滞后情况设定为1~5℃。同时系统按照曲线升温阶段的自校PID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只是控制量为升温速率。当|Xn-1|-Xn|<-5℃时,将速度升温的PID参数值定为恒温控制时的PID参数初值。根据实验发现,采用这种控制方法总能使系统达到最佳控制效果,系统没有超调,并且PID参数的整定在速率升温结束后的几分钟内就能达到稳定。
5分析讨论

已经分析了PID参数的自动在线整定算法。但对编程来说仍较复杂。事实上,A′、B′及C′ 3个参数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过程达到最优时,A′、B′、C′ 3个参数并不是惟一的,因此,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可以只改变A′、B′、C′3个参数中的任意两个参数就能使系统达到最优。图5—1为固定参数C′,利用计算机自动在线整定A′和B′所得到的实际炉温控制曲线。其中恒温温度为1800℃的曲线是在100kW的真空炉中测得(100kW干式变压器,源极控制,发热体为石墨),恒温温度为500℃的曲线是在实验电阻炉中测得,两种温度控制曲线均达到了±1℃的控温精度,并且没有超调。
6结论

利用温升阶跃曲线,按照4∶1的衰减比,使用改进的Z-N算法,可获得PID参数中的比例系数KP、积分时间常数Ti和微分时间常数Td的初始值,并通过计算获得A′、B′、C′的初值。
将自校正PID算法用于工业加热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可以使控制系统一直处于最优状态。增量式PID的算法方程为:

其中,U(t),V(t),W(t)可根据不同的温度区段,由系统自动整定获得。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只改变U(t)、V(t)、W(t)中任意两个参数,而固定另一个参数,也能达到最优控制的效果。
当实际温度距标定温度30℃时,人工设定一升温速率并利用PID参数自整定算法进行控制,可以使升温曲线平稳地过渡到恒温阶段。这样,进入恒温阶段后,PID参数可以更快速地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1]罗宗虔,罗红斌.含权函数的PID算法及其在炉温微机控制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89.7.2]夏红,等.PID自适应控制[J].信息与控制,1996.6
3]胡晚霞,等.PID控制器参数快速整定的新方法[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6.5.
4]朱麟章.试验参量的检测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经验交流电工技术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