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氏表的清洗一般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但有时在工地上发生问题需清洗时,可按下述工艺清洗。先拆下玻璃管及真空橡皮管。倒出全部汞,要将汞、麦氏表和真空橡皮管分别清洗。(4分)
11(Jd1F5051).试论电缆绝缘水平。
答案:(1)在各种系统接地方式中,运行于系统的电缆绝缘水平由其过电压倍数和单相接地故障时间所决定。(1分)
(2)在正常运行的电缆线路上,绝缘将承受相电压。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它等于1/ 线电压;对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例如经消弧线圈接地,一般规定消弧线圈上压降不超过相电压的15%,在单相接地故障时,其他两相的电压就会达到线电压的75%~80%(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可能达到线电压的100%。我国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规定采用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2分)
(3)线路故障时间和次数也对电缆绝缘水平影响较大。由于各地系统不一样,管理水平不同,因而故障的切除时间相差甚大,如一些供电局中低压故障时间约为125h,其中约有20%的故障超过国家规定值,10kV系统个别故障长达8h,电缆绝缘这样长时间地承受线电压对寿命影响会很大。(2分)
(4)另外,电缆是一个分布参数的元件,因而这些过电压波进入电缆后会出现叠加现象,各种过电压对其绝缘的破坏程度要比其他电器设备严重得多。(1分)
(5)大气过电压是由大气雷电引起系统的过电压,它的波形与发生和反击的距离及系统参数有关,而过电压幅值大小主要由避雷器特性决定。为了保证线路在出现可能最高工频电压时,避雷器不动作,避雷灭弧电压应大于可能出现的最大工频电压。线路一相接地,另一相可能出现过电压(Um)的0.8倍,对非有效接地系统则等于系统最高工作线电压,即Up=保护比×(100-80)%×系统最高工作线电压;而电缆的冲击绝缘水平要比避雷器的保护绝缘水平高出30%~70%,即BIL(基本绝缘水平)≥(20%~30%)Up(2分)
(6)电源和负载开断、合闸、短路故障等引起的内部过电压,由于波形变化缓慢,持续时间长,因而对电缆线路的破坏要大于大气过电压。对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使用无并联电阻断路器时,操作过电压幅值可达相电压的4倍;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可达最大相电压3倍左右。(2分)
12(Je1F2052).如何进行停电电缆的判断?
答案:(1)当多条电缆并列敷设时,要从中判别哪一条是停电的电缆是很困难的。如发生差错很容易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感应法可以很容易地将停电电缆判别出来。(4分)
(2)听测时,在停电电缆的一端任意两芯接上音频信号发生器,在另一端将电缆接上音信号的两芯短路。在电缆外露部分用马蹄形线圈环绕电缆一周进行听测,则可听到在一周360°中有两处音频信号大的地方;再将线圈顺电缆长度方向沿电缆表面移动,则可听到如同短路故障一样,声音按电缆扭绞节距的规律一大一小地变化。而未加信号的电缆,虽有感应音频信号声,但都没有这种声音随位置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因此很容易判别已停电的电缆。(6分)
13(Je1F3053).试论直流耐压试验注意事项。
答案:(1)整流电路不同,硅整流堆所受反向工作电压不尽相同,采用半波整流电路时,使用的反向工作电压不要超过硅整流堆的反向峰值电压的一半,(1.5分)不同设备的试验要注意整流管的极性。
(2)硅整流堆串联运用时应采取均压措施。如果没有采取均压措施,则应降低硅整流堆的使用电压。(1.5分)
(3)试验时升压可分5个阶段均匀升压,升压速度一般保持1~2kV/s,每个阶段停留1min,并读取泄漏电流值。(1.5分)
(4)所有试验用器具及接线应放置稳固,并保证有足够的绝缘安全距离。(1.5分)
(5)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后进行放电:通常先让电缆通过自身绝缘电阻放电,然后通过80kΩ/1kV左右的电阻放电,不得使用树枝放电。最后再直接接地放电。当电缆线路较长,试验电压较高时,可以采用几根水电阻串联放电。放电棒端部要渐渐接近微安表的金属扎线,反复放电几次,待不再有火花产生时,再用连接有接地线的放电棒直接接地。(2分)
(6)泄漏电流只能用做判断绝缘情况的参考:电缆泄漏电流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说明电缆绝缘有缺陷,应找出缺陷部位,并进行处理。
1)泄漏电流很不稳定;
2)泄漏电流随时间有上升现象;
3)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2分)
14(Je1F4054).护套接地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1)护套一端接地的电缆线路如与架空线路相连接时,护套的直接接地一般设在与架空线相接的一端,保护器装设在另一端,这样可以降低护套上的冲击过电压。(3分)
(2)有的电缆线路在电缆终端头下部,套装了电流互感器作为电流测量和继电保护使用。护套两端接地的电缆线路,正常运行时,护套上有环流;护套一端接地或交叉互联的电缆线路,当护套出现冲击过电压,保护器动作时,护套上有很大的电流经接地线流入大地。这些电流都将在电流互感器上反映出来,为抵消这些电流的影响,必须将套有互感器一端的护套接地线,或者接保护器的接地线自上而下穿过电流互感器。(5分)
(3)高压电缆护层绝缘具有重要作用,不可损坏,电缆线路除规定接地的地方以外,其他部位不得有接地情况。(2分)
15(Je1F4055).高压电缆护层绝缘有何作用?工作中如何防止护层接地?
答案:(1)电缆线路非接地的护套有感应电压,当护层绝缘不良时将引起金属护套交流电腐蚀或火花放电而损坏金属护套。另外,绝缘层对金属护套还有防止化学腐蚀的作用。(2.5分)
(2)如果护层绝缘不良,对于一端接地的电缆线路或交叉互联的线路,当冲击过电压时,保护器尚未动作,护层绝缘薄弱的地方就可能先被击穿。(2.5分)
(3)护套两端接地或交叉互联的电缆线路,当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电流很大,护套中回路电流也很大。如故障电流为6kA时,两端接地电阻即使很小(如为0.5Ω),当通过回路电流时,护套电压也可能被提高到3000V,如果护层绝缘不良,将会被击穿而烧坏护套和加强带。(2.5分)
(4)护层绝缘损坏击穿电缆线路将形成两点或多点接地,护套上将产生环行电流,从而降低电缆载流量,因此电缆线路除规定接地的地方以外,其他部位不得有接地情况,护套绝缘必须完整良好,施工中必须注意防止护层绝缘操作,电缆护套与金属构件或其他装置相接时应装设绝缘件防止接地,如电缆终端头底座与支架间相连接的四个支点,须装设绝缘子:电缆接头套管与支墩间须装设绝缘件;护套与保护器之间的接线不能用裸导线,一般采用同轴电缆,以保证引线对地的绝缘。这些绝缘件的绝缘性能应与电缆护套对地绝缘对应(能承受10kV直流电压1min)。安装时可用2.5k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于5MΩ。(2.5分)
16(Je1F4056).护层电压是怎样产生的?对电缆有什么影响? 应如何处理?
答案:(1)单芯电缆在三相交流电网中运行时,线芯电流产生的一部分磁通与铅包相连,这部分磁通使铅包产生感应电压。(3分)
(2)感应电压数值与电缆排列中心距离和,铅包平均半径之比的对数成正比,并且与线芯负荷电流、频率以及电缆的长度成正比。在等边三角形排列的线路中,三相感应电压相等;在水平排列线路中,边相的感应电压较中相感应电压为高。(1分)
(3)单芯电缆铅包接地后,由于铅包感应电压在铅包中产生护层循环电流,此电流大小与电压高低和与电缆间距等因素有关,基本上与线芯电流处于同一数量级。(0.5分)
(4)在铅包内造成护层损耗发热,将降低电缆的输送容量约30%~40%左右。(1.5分)
(5)单芯电缆线路的铅包只有一点接地时,铅包上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65V,并应对地绝缘。(2分)
(6)如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取铅包分段绝缘或绝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1分)
(7)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应采用交叉互联接线。(1分)
17(Je1F5057).试论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答案:交叉互联系统除进行下列定期试验外,如在交叉互联大段内发生故障, 则也应对该大段进行试验。如交叉互联系统内直接接地的接头发生故障,则与该接头连接的相邻两个大段都应进行试验。(2分)
(1)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夹板也能结合在一起试验,然后在每段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与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5kV,加压时间为1min,不应击穿。(2分)
(2)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
1)碳化硅电阻片:将连接线拆开后,分别对三组电阻片施加产品标准规定的直流电压后测量流过电阻片的电流值。这三组电阻片的直流电流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如试验时的温度不是200℃,则被测得电流值应乘以修正系数(120-t)/100(t为电阻片的温度,0℃)。
2)氧化锌电阻片:对电阻片施加直流参考电流后测量其压降,即直流参考电压,其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3)非线性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将非线性电阻片的全部引线并联在一起与接地的外壳绝缘后,用1kV兆欧表测量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MΩ。(3分)
(3)互联箱
接触电阻:本试验在作完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上述试验后进行。将闸刀(或连接片)恢复到正常工作位置后,用双臂电桥测量闸刀(或连接片)的接触电阻,其值不应大于20μΩ。闸刀(或连接片)连接位置:本试验在以上交叉互联系统的试验合格后密封互联箱之间进行。连接位置应正确,如发现连接错误而重新连接后,则必须重测闸刀(或连接片)的接触电阻。(3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技师 复习题 高级电工 电工考试,电工技术 - 电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