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管理的三项职能介绍
点击数:799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2:37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电力安全管理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实践表明在电力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比较关键的职能还是控制、服务和沟通3项。 1 管理就是控制 控制,是指管理者对管理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进行测定、调查、判断和评价,并与管理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或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必要的纠正。 控制是由上而下,逐级实施的,一直到班组控制个人。没有严密的控制,就是没有严格的管理。对电力安全管理而言,控制是管理的主线条,是确保安全至关重要的管理职能。 1.1 安全目标控制 安全目标是电力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要达到的总目标,它既是一年安全工作的总纲,又是全年安全工作的归宿,各项安全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目标来开展。因此,电力安全目标的提出,必须明确、中肯,既要统揽全局,又要突出重点,并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如某电力公司对下属电厂提出的安全目标是:实现5类电力生产事故零目标——火灾事故、人员伤亡事故、设备异常和未遂事故、设备损坏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 电力企业的安全目标,一般应由上级下达。下属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补充提出某些安全目标,但必须报经上级审批后执行,体现出上级对下属单位全年安全工作的总体控制。 为了实现电力安全目标,下属单位相应要制订年度安全计划(包括“两措”计划、安全考核奖罚办法等),并组织实施。 1.2 安全责任控制 国家规定单位行政正职为单位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由上而下,逐级定期签订安全责任(或职责)书,一直到班组个人。这是一种行政的、强化的、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制度,大大地加强了整个系统安全的保障体系。 1.3 安全行为控制 这是电力安全管理的重点部分。为了确保电力生产过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必须对作业操作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 1.3.1 有形的行为控制 国家颁布的专业性安全法规、劳动法规和消防法规,原水电部、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颁发或修订的一整套电力行业标准,即各种规程、规范、条例和规定,省、市政府颁布的专业安全生产条例、安全责任制度以及电力企业制订的一系列专业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和管理技术等都是从事电力工作人员安全行为的科学规范。 1.3.2 无形的行为控制 首先对电力工作人员进行意识方面的教育,从而达到相关人员自觉地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自我控制的目的,如进行专业安全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企业和员工对社会所承诺的使命意识和对环境安全的责任意识、专业安全道德和安全第一价值观等。 1.4 事故风险控制 事故风险包括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2个因素。为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电力企业严密地实施防火灾、防天灾、防人身伤亡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严格地对发、供电设备进行应急抢修和定期的、状态的预防维修或技改,开展设备的事故隐患普查和安全性评价等活动,组织专家对企业的事故风险进行预测等,都是力求使企业的事故风险值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2 管理就是服务[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安全管理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