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基础浅谈电工学中的辩证法 正文
浅谈电工学中的辩证法

浅谈电工学中的辩证法

点击数:7887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6:2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电工学是一门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继电控制和电力拖动为一体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非电专业的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其目的是为这类学生传授电工电子技术的入门知识,使他们对电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将其应用到本专业的研究当中去[1-2]。同时,通过对电工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同学们严谨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品德修养,让同学们学会如何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由于授课对象是非电专业的学生,他们电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缺乏对电的感觉,缺少实践的训练,很多基本概念接受起来比较吃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更高的层面对学生进行循序善诱,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挑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工电子中心是以技术基础课教学为主的单位,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北京市教学示范中心,有着重视基础课教学的优良传统。针对授课学生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电工学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哲学思想,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工作,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内在规律,而不是纠结于一些细节问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哲学范畴上讲,揭示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表现在:  
  (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  
  (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四)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在讲解电工学的暂态分析中的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充电与放电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同一性)。统一性(同一性)表现为充电与放电,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没有充电就没有放电。相反,没有放电亦没有充电。对立性(斗争性)表现为充电与放电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充电时,电容器上的电荷不断增多,电压不断加大,储存的电场能不断增加。而放电的过程的正好相反,电容器上电荷减少,电压下降,储能减少。是同一个事物朝着两个背道而驰的方向发展。然而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以RC电路的完全响应为例,利用一个电压源US通过电阻R和开关K对电容器C充电。电容器上带有初始储能,其初始电压为Uo。电路换路(K闭合)后将出现三种情况:1、当电源电压US大于电容器的初始电压Uo时,电源将对电容器继续充电,最终使得电容器上的电压达到US。此时电源发出功率,电容器作为电源的负载而吸收功率;2、当电源电压US小于电容器的初始电压Uo时,电容器不但不会充电,相反还要对电源放电,最终使得电容器上的电压放电到US。此时电容器发出功率,电源作为电容器的负载而吸收功率。与前一种情形相比较,电源与电容器的状态完全转换为事物的对立面;3、当电源电压US等于电容器的初始电压Uo时,电容器既不充电,也不放电,电路中电流为零,电路没有暂态过程,换路后直接达到平衡状态。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电工学  辩证法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

《浅谈电工学中的辩证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