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基础电气安全知识问答(一) 正文
电气安全知识问答(一)

电气安全知识问答(一)

点击数:7934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2:4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1.什么是感知电流?
答:在一定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的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感和微弱针刺感。大量试验资料表明,对于不同的人,感知电流是不相同的。感知电流与个体生理特征、人体与电极的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并与时间因素无关。
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当电流增大时感觉增强,反应变大,可能导致坠落等二次事故。由于感知电流为1mA左右,可以建议小型携带式电气设备的最大泄漏电流为0.5mA,重型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最大泄漏电流为0.75mA。
2.什么是摆脱电流?
答: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感知电流时,肌肉收缩增加,刺痛感觉增强,感觉部位扩展,至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产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极。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电极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对于不同的人,摆脱电流值也不相同。摆脱电流值与个体生理特征、电极形状、电极尺寸等因素有关。
摆脱电流是人体可以忍受而一般不致造成不良后果的电流,电流超过摆脱电流以后,触电者会感到异常痛苦、恐慌和难以忍受;如时间过长、则可能造成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当触电电流略大于摆脱电流,触电者中枢神经麻痹及呼吸停止时,立即切断电源,即可恢复呼吸并无不良影响。
摆脱电源的能力是随着触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的。这就是,一旦触电者不能摆脱电源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3.什么是最小致命电流?
答;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台致死原因是比较复杂的。通过人体数十毫安以上的工频交流电流,既可能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也可能导致呼吸中止。但是,由于心室颤动的出现比呼吸中止早得多,因此,引起心室颤动是主要的。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只有20~25mA,一般不能直接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但如果时间较长,仍可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这时,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主要是由呼吸中止导致肌体缺氧引起的。但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室颤电流是最小致命电流。
室额电流即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电流。室额电流除决定于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途径、电流种类等电气参数外,还决定于机体组织、心脏功能等人体生理特征。室额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
4.什么是接地?为什么要接地?
答:接地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的连接、电气装置或其他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做接地。
接地分为正常接地和故障接地。正常接地即人为接地包括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工作接地主要指用作电流回路的接地,如弱电工作接地和一些直流工作接地。工作接地也包括提高系统安全运行可靠性的接地,如 110kV及以上高压系统的工作接地和0.23/0.4kV三相四线系统的工作接地。安全接地是用于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保障人身安全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接地,如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电磁屏蔽接地。故障接地指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与大地之间意外的连接,如电力线路接地、电气设备漏电等。
5.什么是按地电流、接地短路电流?
答:自接地点流人地下的电流即接地电流。电流流入地下后,自接地点或接地体向四周流散即形成所谓流散电流。就~套接地装置而言,流散电流总是与接地电流相等的。
在接地系统中,一相接地较大,可能构成系统短路。这时的接地电流叫做接地短路电流。在高压不接地系统中,也可能出现较大的接地电流。在高压接地系统中,接地短路电流可能很大。接地短路电流500A及500A以下者称为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短路电流500A以上者称为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6.什么是保护接地9保护接地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导体经保护接地线与理在地下的接地体或接地的保护干线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和措施叫做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工作原理是当设备金属外壳意外带电时,格典故障对地电压限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以内或在允许的时间切断电源,消除电击的危险;保护接地还能消除感应电的危险。
7.哪些作业场所应保护接地?
答:保护接地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电压等级的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的配电网,构成IT系统。此外,在额定电压为0.23/0.4kV、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网中,如装有漏电保护装置,也可采用保护接地措施,构成Th系统。
在上述系统中,凡正常时不带电而故障时可能带危险电压(包括感应电)的金属导体均应采取保护接他措施。例如电动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移动式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控制台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配线的金属管、电缆金属接头盒及金属外皮、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等均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
8.什么是保护接零?保护接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保护接零是将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金属外壳)经接零线与配电网的保护零线(保护导体,包括PE线和PEN线)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和措施。其工作原理是使漏电形成单相短路,由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过电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以切断该漏电设备的电源。
9.哪些作业场所应保护接导?
答:我国绝大多数地面低压的低压配电网都采取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保护接零就适用于这种配电电压0.23/0.4kV、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三枪四线配电网。
在上述该系统中,凡正常时不带电而故障时可能带危险电压(包括感应电)的金属导体均应采取保护接零措施。例如,电动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移动式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控制台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配线的金属管、电缆金属接头盒及金属外皮、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等均应采取保护接零措施。
10.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网有何特点?
答:由于三相电网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绝缘,因此,即使在发生相线对地绝缘下降甚至破坏时,所产生的漏电电流都是很小的,这是因为漏电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网中性点对地的绝缘电阻的阻值大小。因此,保证电网中性点对地的绝缘良好,上述的漏电电流就能够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出现漏电事故时人身触电的危险程度和诱发电气火灾的危险性。 11.不接地电网在安全性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答:严格地讲,任何一种电气保护措施都存在着一定的自身局限,保护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下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当超出了这些条件和范围,其保护功能将有所降低甚至丧失。不接地电网的保护作用也是如此。不接地电网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不接地电网在线路较长的情况下,电网对地的分布电容将不可忽视。由于分布电容的增大,电网中性点对地的绝缘程度相当好,甚至可认为绝缘电阻R为无穷大,当发生相、地间触电事故时,触电者的生命仍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由此可见,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即使电网对地绝缘非常好,在电网长度较长造成分布电容增大的情况下,对触电者仍然是不安全的。当然,这种不安全的根本原因是因电网对地分布电容的存在所引起的容性电流造成的。
(2)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另一问题是当电网在作Y连接时,如果发生一相碰地事故时,往往电网仍可运行,因而不易为人们所察觉。但是站在地表的人员若不慎与另一相发生触电事故,则触电者所承受的将不是相电压而是线电压,此时触电者所承受的电压为相电压的信。这就更增大了触电的危险程度。
(3)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在发生漏电、触电事故时,其事故电流值即使在超过人体致命电流40mA的情况时,也是不可能太大的。因此常常不足以驱动电路中的保护电器动作以切断事故电路。这就造成了漏触电事故的持续存在,成了诱发大事故的隐患。从这一意义上讲,单纯的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保护功能是不够完善的,因而必须与其他保护措施相互结合,才能共同担负起对电网的保护。
12.接地装置应当符合哪些安全要求?
答:接地装置应当符合以下安全要求:
(l)接地装置可见部分外观应当完好,不应有松动、脱焊、损伤、严重锈蚀和脱漆。
(2)选用型钢材料不得太小,所用材料应能满足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耐腐蚀的要求。
(3)接地装置地上部分可采用焊接(熔焊)或螺丝连接。接地装置地下部分,即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熔焊)。交叉焊接处应加焊包板。
(4)接地支线不得串联,即不得将用电设备本身作为接地线的一部分。接地支线只能并排地接向接地干线。
(5)每一垂直接地体的垂直元件(钢管、角钢、圆钢)
不得少于2根。
(6)接地体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米,与建筑物基础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一般不应小于0.6米;接地体引出线应露出地面0.3米以上。
(7)接地体安装位置应避开有腐蚀性杂质的土壤。在有腐蚀性的土壤中,对接地装置应采取防腐蚀措施;人工接地体周围不应堆放强烈腐蚀性物质。为防止腐蚀,接地体最好采用镀锌元件;焊接处徐沥青油防腐;明设的接地线应涂漆防腐。
(8)接地线穿墙、过路时应采取机械防护措施。接地线与铁路或公路交叉时,应穿管或用角钢保护。如穿过铁路,接地线应向上拱起,以便有伸缩余地,防止断裂。接地线穿墙时,应敷设在明孔、管道或其它坚固的保护管中。接地线与建筑物伸缩缝交叉时,应弯成孤状或另加补偿连接件。
(9)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合格。


本文关键字:安全知识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