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技术新一代合成材料高压电器的发展 正文
新一代合成材料高压电器的发展

新一代合成材料高压电器的发展

点击数:798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0:1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技术

1. 前言

九十年代初期,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种无油、无气( SF6)、无瓷的以氟塑料为内绝缘,以硅橡胶为外绝缘的完全不同于国内外传统结构的新型高压电器—高压穿墙套管。与传统的充油瓷套管不同,它的 设计思想独特、结构新颖,它的某些技术特性已超过国际标准 IEC 和中国的国家标准 GB ,而且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采用。

至今,这种干式系列产品,包括穿墙套管、电流互感器(简称 CT)和电缆终端头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这种产品具有无油、无气、无瓷,体积小、重量轻、防火、防爆、防污闪等突出优点. 自1990年至今,已有10000多台上述产品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没有发生一例事故。

2. 发展过程

众所周知,无论国内或国外市场上, 66Kv 及以上的传统的高压穿墙套管、电缆终端头、电流互感器等大多使用充油瓷套管。它存在易渗漏、易燃、易爆、污闪、维护工作量多、体积大、质量重等一些潜在问题。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瓷表面的污闪也常有发生,闪络概率随着环境污秽程度而增大。过去都是用增大泄漏比距的办法来解决,但泄漏比距的增大是有限度的,泄漏比距越大,瓷套管的烧成合格率越低,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具有新的结构设计和完全不同以往的材料的新一代产品。

2.1 干式高压穿墙套管的开发九十年代初期,随着城网改造的发展,城市户内变 电站很快的发展起来,对穿墙套管的需求越来越多。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用有机绝缘材料代替油瓷绝缘的新路。

1990年,我们研制出第一批STA型的9只穿墙套管并运行于大连老虎滩变电站,随后,在东北和云南运行了200多只。

但是, STA穿墙套管还存在一些缺点。由于它是用交联聚乙烯电缆制成的,两端需要用支柱绝缘子支撑.为此,我们于1994年研制成功STB型高压穿墙套管。至今已有10000多只STB套管在电网上运行,

2.2•   干式电缆终端头的开发

目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电缆终端头绝大多数均为充油产品,主要结构是在电缆绝缘屏蔽层的端部加装应力锥以改善电场分布,并且装入充油的瓷套管中。不仅体积大、重量重、维护工作量大,而且价格昂贵。

1996年我们在STA穿墙套管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GDZ 型干式电缆终端头,它结构独特、新颖,是在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绝缘表面附设若干个相互绝缘的金属均压屏,强迫电缆绝缘表面电压分布均匀,大大提高沿面放电电压和径向击穿电压。它比国内外现有的电缆终端头性能良好、基本不需维护且价格便宜。

3.产品的优良特性

新一代有机合成材料高压电器的结构非常简单,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氟塑料(聚四氟乙烯)和硅橡胶作为主要绝缘材料,代替油、瓷和 SF6气体,这种结构具有如下许多优点。

3.1 无油、无瓷、防火、防爆、不污染环境;

3.2 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便于施工,不需维护;

3.3 干式系列产品运行的非常安全,具有极好的防污闪特性。电压分布均匀,大大提高污闪电压;

在 2001年1月22日发生在东北南部和华北北部的一次最严重的污闪事故中在35 ~550kV 的线路上 和 30多个电站内有900多个闪络点,而我们生产的300多只穿墙套管、电流互感器和电缆终端头中没有一只闪络。

主要原因是: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技术电工技术 - 电工技术

《新一代合成材料高压电器的发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