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的拍摄能力增强,许多人喜欢拿相机与手机进行对比。相机能与手机进行对比吗?这里老狼做个简单的比喻,如果把手机与相机比,好比一把手枪与一辆坦克。谁更强?手枪自然比不过坦克,但手枪能随身带走,坦克却不能轻松装进兜里。手机拍照只是一个小小的摄像头,它与相机是两种完全不同形态的产品,拍照功能和能力自然是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在于决定成像质量的感光元件。通过图片对比我们就能明白它们之间的差距了,它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差别一:宽容度决定画质上的差异 由于手机与相机在感光元件尺寸上的巨大差异,它们最终获得的在拍摄的画质上也会有差异。这种差异是表现在宽容度上。为了更好对此进行说明,我们先通过右边两幅图来做个直观的对比,大家就明白其中的差别。
宽容度是拍照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原本是胶片记录影像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胶片所能正确容纳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围,它叉叫“动态范围”。这个概念在数码相机中同样适用,它与感光元件的大小紧密相关,感光元件越大,能记录下的亮度反差范围就越大,反之感光元件小,记录下来的亮度反差就小。
宽容度小的感光元件,常会使景物明、暗部分在影像上得不到正确庋映,损害影像的真实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人背对太阳站在强烈的阳光下,你从逆光方向给他拍照。从你的肉眼看过去,完全能看清他脸上的表情。但是照片拍出来他的脸上却是一片漆黑,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太阳光的光线太亮,而人脸的光线太暗,这个比值超过了相机所能表现的范围,所以只能兼顾一边。兼顾了太阳的光线,人脸就会一片漆黑。照顾了人脸的曝光正常,那么人的背景就是一片惨白。如果用人眼的宽容度与相机的宽容度相比,人眼的宽容度要高很多,所以在强烈的阳光下,无论是人物背景中的景色还是人脸上的表情都能看得清楚。
差别二:景深效果上的差异 通过前面简单的对比,我们就明白了相机与手机拍照在画质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同样两者在拍摄的画面效果上也是有不同的。直观的差别体现在拍摄画面的景深效果上。由于手机的摄像头很小,采用的是超焦距的方式,在拍摄的画面中很难形成像单反那种有明显虚化的效果。对于超焦距和景深大家可能没有概念,那么通过下面的两幅照片对比,大家就明白它们之间的差别了。
对于目前大多数的手机来说,不能控制光圈大小,不能很好地控制景深效果,这对喜欢大光圈的虚化效果的用户来说是非常失望的。虽然我们可以借助手机上的一些APP软件来控制景深,组那都是通过软件模拟出来的效果,与数码相机的景深效果是不一样的。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心比较凉了,手机与相机差距如此大?那我为什么还要用手机拍照?当你明白了手机与相机的区别,你才能更好地利用手机优势弥补其不足。手机的优势就是便捷,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会大发威力,还有近距离的摄影,会有不错的表现。
本文关键字:手机拍照 家电综合知识,电子学习 - 家电综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