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按《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上的规定进行施工,工器具严格执行其操作规程,遵守上级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文件,施工人员经安全措施交底后方可施工。
序号
预防事件
产生原因
防范措施
1
物体打击
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准穿拖鞋、塑料底鞋和高跟鞋,施工时裤角扎紧。
2.打锤时严禁戴手套,两人不得面对面站立并应避开头部。
2
构件翻倒伤人
施工时做到三不伤害,各种构件摆放平稳,抬放材料时口令一致,使用的各种工器具要经常检修。
3
构件组合焊定位不牢
所有构件组合时定位焊必须点焊牢固,长度不小于30MM。
4
构件摆放拼装不牢
构件移动翻身时,撬杠支点应垫稳,滚动前方不得站人。
5
照明不足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
6
触电
电气设备无接地、漏电保护器
施工平台、电气设备必须有安全接地措施,电气设备及电缆线有良好的绝缘性,要安装漏电保护器。严禁多台电焊机串联接地。
7
私接电线
不准私自接拉电源线,不准将电源线挂在刀闸上,由电气人员接通。
8
私自检修电气设备
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由电气人员检修,不得乱接乱动。
9
雨天露天使用电气设备
雨天禁止露天使用电气设备。
10
电线破损,把线焊线接头不牢
发现电源线破损及时处理,焊机把线、二次线与焊机的接线柱连接好并用螺栓固定。经常检查是否有破损和裸露部位。
11
烧烫伤
烧烫伤
氧、乙炔使用方法不当
氧、乙炔瓶相距8米以上,距离火源10米以上,乙炔瓶不得放倒使用,必须装回火器;严禁垂直运输时混吊;严禁用氧气吹扫衣物;严禁用氧乙炔照明;点燃割炬时切勿对人;不得将气瓶与带电体接触;瓶内气体不得用尽。
12
氧、乙炔使用方法不当
氧气管和乙炔管不得混用;不得将重物压在软管上,防止金属焊渣掉在软管上;不得使用有鼓包、裂纹或漏气的橡胶管。
13
弧光辐射
进行埋弧焊时防止因焊剂中断引起的弧光辐射,戴好防护用品。
14
割炬使用不当
使用前检查各连接处和各气阀的严密性,点火时先开乙炔阀,后开氧气阀。连续作业过热时应用水冷却,因堵塞而发生爆鸣时应立即停用。
15
防护用品使用不当
正确使用各防护用品。
16
电动工具伤害
使用方法不当
使用各种电动工具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使用无保护罩的工具。两人不得同时使用同一砂轮片,不得在砂轮片的侧面打磨工件。当砂轮片的有效半径小于原半径的1/3时必须更换。不得将受潮的感染力片自行烘干。
17
未关闭电源
各种电动工具使用后必须关闭电源。
18
电动机具过热
连续使用电动工具,升温超过60度时应停机。
19
起重伤害
无证上岗
吊车指挥人员和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0
指挥信号不明,配合不默契
起重指挥和司机必须密切配合,指挥信号明确。
21
违章作业
严格遵守“安全十不吊”,严禁同时操作三个动作,在接近额定载荷时不得同时操作两个动作。起重物下严禁通过、逗留,不得在行车轨道上站立或行走。
22
违章作业
电气装置突然跳闸应查明原因后再合闸。吊物未到位前不得靠前扶正,吊物到位稳固后方要松钩。钢丝绳不得与吊物的棱角直接接触,应垫上半圆管。使用手斤不落时人不得站在斤不落的正下方。
23
无可靠接地
龙门吊应有可靠的接地和避雷装置。
24
零配件损坏
千斤顶、斤不落使用前应检查吊钩、链条、传动装置及刹车液压装置是否良好,有无变形,链条直径磨损量达15%时严禁使用。起重链不得打扭或拆成单股使用,不得增加人数猛拉,严禁超负荷使用。
25
火灾事故
吸烟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坚决消灭五头。
26
金属飞溅物
进行切割焊接工作时,场所周围10米范围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防止金属飞溅物引起火灾。
27
易燃易爆物品放置不当
休息室内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下班前仔细检查火情隐患,无误后方可离开。易燃易爆物品要设专人、专库保管。
28
气瓶使用不当
气瓶使用时要直立放置,不得卧放。
29
明火照明
在施工现场严禁使用明火照明。
30
高处坠落
身体状况不好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身体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工作,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
31
未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气扎好安全带,并把保险钩挂在上方安全绳或其它牢固可靠的地方。
32
脚手架质量有问题
高处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搭设牢固可靠的脚手架,杜绝一块板现象,并且搭设牢固的护栏,在工作前仔细检查脚手架的质量是否有问题,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作业指导书 安装施工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