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编程方法与设计规则
点击数:727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7:04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PLC入门
10m
,也就是说,距离较远的设备选用较高电压的模块比较可靠。另外高密度的输入模块如32点、64点,同时接通点数取决于输入电压和环境温度。一般讲,同时接通点数不得超过60%。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必须考虑门槛(接通电平与关断电平之差)电平的大小。门槛电平值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传输距离也就越远。输出模块的任务是将机器内部信号电平转换为外部过程的控制信号。对于开关频繁、电感性、低功率因数的负载,推荐使用晶闸管输出模块,缺点是模块价格高;过载能力稍差。继电器输出模块优点是适用电压范围宽,导通压降损失小,价格便宜,缺点是寿命短,响应速度慢。输出模块同时接通点数的电流累计值必须小于公共端所允许通过的电流值。输出模块的电流值必须大于负载电流的额定值。6
、结构型式的考虑PLC
的结构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整体式结构把PLC的I/O和CPU放在一块大印刷电路板上,节省了插接环节,结构紧凑,体积小,每一I/O点的平均价格也比模块式的便宜,所以小型PLC控制系统多采用整体式结构。模块式PLC的功能扩展,I/O点数的增减,输入与输出点数的比例,都比整体式方便灵活。维修时更换模块,判断与处理故障快速方便。因此,对于较复杂的要求较高的系统,一般选用模块式结构。7
、对用户存贮器的要求一般
PLC都用CMOS RAM作用户存贮器,它具有静态消耗电流小(1/A)的特点。为了在停电时保护用户程序和现场数据,通常用锂电池作后备电源。如果被控系统的工艺要求固定不变,所编程序经调试后己比较完善,不需要经常修改,为了防止他人随意改动控制程序,可以采用
EPROM(选购件)将用户程序固化。8
、是否需要通讯联网的功能大部分小型
PLC都是以单机自动化为目的,一般没有和上位计算机通讯的接口。如果用户要求将PLC纳入工厂自动化控制网络,就应选用带有通讯接口的PLC。一般大、中型PLC都具有通讯功能。近年来,一些高性能的小型机(如FX、C40H、S5-100U等)也带有通讯接口,通过RS-232串行接口,与上位计算机或另一台PLC相连,也可以连接打印机、CRT等外部设备。以上简要地介绍了
PLC选型的依据和应考虑的几个问题,用户应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性能价格比合适的产品,使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得到完全满足,也使PLC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三)输入输出设备选择及输入输出点分配在
PLC控制系统中,通常用作输入器件的强电元件是控制按钮,行程开关、继电器等的触点。PLC的执行元件通常有接触器、电动机、电磁阀,信号灯等。要根据控制系统的需要进行选择。(四)施工设计与一般电气施工设计相同,
PLC控制系统的施工设计需完成下列工作:画出完整的电路图;注明电气元件清单;画出电气柜内电器位置图和电器安装接线互连图。另外,还需完成下列几项工作:1
、画出电动机主回路及不进入PLC的控制回路。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手动电路、急停电路一般不进入PLC控制电路。例如,保护开关,热继电器,熔断器和限位保护开关等均不进入PLC控制电路,电源也应相互分开,以备PLC异常时能够使用。2
、画出PLC输入,输出接线图。注意要按现场信号和PLC软继电器编号对照表的规定,将现场信号线接在对应的端子上。3
、对重要的互锁,如电动机正反转、热继电器等需在外电路用硬接线再连锁。凡是有致命危险的场合,设计成与PLC无关的硬线逻辑。4
、画出PLC的电源进线接线图和执行动作电器的供电系统图。(五)总装调试1
、程序调试将设计好的程序用编程器输入到
PLC中,进行编辑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修改和调整程序。2
、现场调试现场安装完毕后,可对硬件和软件进行联调,实现对某些参数的现场确定和调整。3
、安全检查最后对系统的所有安全措施作彻底检查,准确无误后即可投入试运行,待一切正常后,将程序固化在有长久记忆功能的只读存储器
EPROM中长期保存。上一页 [1] [2] [3]
本文关键字:PLC编程 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