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plc技术PLC入门PLC硬件系统设计方法 正文
PLC硬件系统设计方法

PLC硬件系统设计方法

点击数:757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8:4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PLC入门

  (3)I/O响应时间的选择 

  PLCI/O响应时间包括输入电路延迟、输出电路延迟和扫描工作方式引起的时间延迟(一般在23个扫描周期)等。对开关量控制的系统,PLCI/O响应时间一般都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可不必考虑I/O响应问题。但对模拟量控制的系统、特别是闭环系统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4)根据输出负载的特点选型 

  不同的负载对PLC的输出方式有相应的要求。例如,频繁通断的感性负载,应选择晶体管或晶闸管输出型的,而不应选用继电器输出型的。但继电器输出型的PLC有许多优点,如导通压降小,有隔离作用,价格相对较便宜,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较强,其负载电压灵活(可交流、可直流)且电压等级范围大等。所以动作不频繁的交、直流负载可以选择继电器输出型的PLC。 

  (5)对在线和离线编程的选择 

  离线编程示指主机和编程器共用一个CPU,通过编程器的方式选择开关来选择PLC的编程、监控和运行工作状态。编程状态时,CPU只为编程器服务,而不对现场进行控制。专用编程器编程属于这种情况。在线编程是指主机和编程器各有一个CPU,主机的CPU  完成对现场的控制,在每一个扫描周期末尾与编程器通信,编程器把修改的程序发给主机,在下一个扫描周期主机将按新的程序对现场进行控制。计算机辅助编程既能实现离线编程,也能实现在线编程。在线编程需购置计算机,并配置编程软件。采用哪种编程方法应根据需要决定。 

  (6)据是否联网通信选型 

  若PLC控制的系统需要联入工厂自动化网络,则PLC需要有通信联网功能,即要求PLC应具有连接其他PLC、上位计算机及CRT等的接口。大、中型机都有通信功能,目前大部分小型机也具有通信功能。 

  (7)PLC结构形式的选择 

  在相同功能和相同I/O点数据的情况下,整体式比模块式价格低。但模块式具有功能扩展灵活,维修方便(换模块),容易判断故障等优点,要按实际需要选择PLC的结构形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硬件  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