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电源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
②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
③两相触电最为危险
(2) 接触正常不带电的金属体
触电的另一种情形是接触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体。譬如,电机的外壳本来是不带电的,由于绕组绝缘损坏而与外壳相接触,使它也带电。人手触及带电的电机(或其他电气设备)外壳,相当于单相触电。大多数触电事故属于这一种。为了防止这种触电事故,对电气设备常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接中性线)的保护装置。
3、接地和接零
为了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采取接地措施。
接地体:按一定技术要求埋入地中并且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接地线:电气设备与接地体联接的金属导体
接地装置:接地体与接地线的统称
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联接起来;
接地电阻:指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接地电阻的阻值应小于(4~10)W。
按接地目的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三种:
1) 工作接地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有接地和不接地两种。接地的目的出于电力系统运行和安全的需要。这种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例如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的接地。
在低压配电系统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情况下,采用保护接地;在中性点接地的情况下则采用保护接零。
(2)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正常情况下是不带电的)接地,宜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
①当电动机某一相绕组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而外壳未接地的情况下,人体触及外壳,相当于单相触电。这时接地电阻Ie(经过故障点流入地中的电流)的大小取决于人体的电阻Rb和绝缘电阻R′。当系统的绝缘性能下降时,就有触电的危险。
②当电动机某一相绕组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而外壳接地的情况下,人体触及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Rb和绝缘电阻R′并联,而通常,所以通过人体的电阻很小,不会有危险。这就是保护接地保证人身安全的作用。
(3)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到零线(或称中性线)上,宜用于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系统中。
(4)重复接地
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除采用保护接零外,还要采用重复接地,就是将零线相隔一定距离多处进行接地。
(5)保护零线
由于负载往往不对称,零线中有电流,因而零线对地电压不为零,距电源越远,电压越高,但一般在安全值以下,无危险性。为了确保设备外壳对地电压为零,专设保护零线PE,如图7所示。工作零线在进建筑物入口处要接地,进户后再另设一保护零线。这样就成为三相五线制,称为TN-C-S系统,也称伪三相五线制。从靠近用户处的某点开始,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分为两条,而在前面从电源中性点处开始两者是合一的,导线分为入户端前为黄、绿、红、黄绿线,入户端后分为黄、绿、红、N淡蓝、PE黄绿线。节省入户端前的淡蓝线!所有的单相接零设备都要通过三孔插座(L,N,E)接到保护零线上。在正常工作时,工作零线中有电流,保护零线中不应有电流。
本文关键字:知识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上一篇:额定电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