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嘉兴地区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 正文
嘉兴地区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

嘉兴地区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

点击数:793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5:1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如要作一个事故记录,只需选择快捷菜单中的“事故记录”项,即会弹出如图4所示的模板,其中大部分框中的内容都可以从下拉杆中选择,运行人员只需输入很少汉字即可完成此单的填写工作。假如按图4所示填完之后,按下“确认”按钮,即可在运行日志中形成这样一个记录“故障时间2000-06-16,18:41,晴,崇禾2407重合闸成功,故障所跳开关2407,……”,同时,在崇禾2407号开关档案中,自动追加此次跳闸记录,事故记录簿的内容亦自动刷新,无需重复上述事故的录入工作。可以看出,运行日志
这种自动分解入库功能可在运行日志形成的同时,自动将其内容分解归库,一方面可省去同一数据多次录入的重复性劳动,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亦可有效地防止信息遗忘、丢失所造成的数据不一致及管理上的混乱。
 


4.2 面向班组的系统设计
  目前,国内一些地区供电企业已建立了全局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含有生产管理子系统,但多数生产管理子系统规模较小,未能将变电站的日常工作纳入系统,未能从基本班组工作入手,未能实现变电站远程数据库连接。常规的方法是:变电站的运行人员先将运行数据(包括母线电压,变压器有功、无功功率,设备缺陷等)记录在办公用的各种纸质的表格上,然后定期上报工区或局内相关的管理科室,再由相关人员将这些表格数据录入计算机,以供各种统计、分析与查询。显然,这种工作方式根本不能减轻生产第一线班组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这种管理系统的数据不全(仅含报表中提供的数据),实时性较差,难以满足电力系统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考虑到上述情况,我们在系统设计时采取了面向班组,面向基础数据的思想,通过站端运行日志的自动分解,RTU实时数据截取,以及运行人员少量手工输入(如设备的铭牌参数等)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运行数据及设备相关的基础数据,全部入库。然后通过远程数据连接,工区或局领导可随时查看各变电站生产运行情况,如缺陷率、消缺率、电压合格率、两票合格率等。显然这对于提高整个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4.3 系统开放性
  系统的设计从分析输变电企业的生产过程入手,对生产中的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分解出基础数据信息和派生信息,然后采用“自上而下”方法进行数据规划、编码,构造一个统一数据平台。只要企业不脱离生产,这个平台就是稳定的。有了这样的一个数据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共享问题,不仅可使现已投运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与即将投运的变电检修和线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连接,而且能保证与其他公司产品的有机连接。比如要调用一个设备的信息,只需传递2个参数(设备号和信息分类代码)。显然,系统的这种开放性可有效地解决与其他厂家的产品配合使用时数据的共享问题。

5 结束语
  本文介绍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从实用性出发,摒弃了以报表组织系统的传统开发模式,采取面向基础数据、面向班组的设计思想,以主体业务组织系统。系统的分布式结构、运行日志的自动分解入库、RTU实时数据截取、操作票自动开票以及模拟
操作等功能,使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大为减轻。随着变电检修管理和线路管理的开发相继完成,将构成一功能完备的输变电运行和生产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必将使输供电企业的运行及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吴凤书,等.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2] 发供电企业班值组长工作手册编委会.发供电企业班值组长工作手册[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

       版社,1997.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信息  嘉兴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嘉兴地区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