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安全管理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正文
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点击数:727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9:1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安全管理

  其次,安全管理人员对生产各环节所存在的显性与隐性问题尚不能独立进行彻底分析,难以找出各次事故的直接、间接与深层次原因,因而不能做到及时追究事故责任、吸取经验教训。  
  再次,一线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认识,对规程制度大多没有深层次理解,只停留在被动记忆的阶段。  
  3.管理方式老旧,缺乏现代化观念  
  企业中,从上到下常常只重视大规模、高要求生产的安全管理,而往往忽视了细小琐碎的管理。究其原因,在于部分企业领导仍然遵循计划经济下的旧式动员大会与运动化管理,这种自上而下的大框架、大标题的管理,既难以从生产实际出发,也不易于对经验教训的总结,更难以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而更多的则是流于形式,很难发挥有效作用。  
  4.安全管理人员良莠不齐,缺乏对隐患的识别力  
  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业务素质、知识水平以及责任心等多方面的限制,对各生产环节中可能或已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与判断,不仅缺乏对危险源的识别与推断能力,更难以意识到各生产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认识到其中蕴藏的安全隐患及巨大危害。  
  5.现场标准化不健全,经常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其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  
  三、促进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1.在企业中自上而下地树立“安全至上”的思想意识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完全融入到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已与国家、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密切相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而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对企业的领导层,更对基层工作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全体职工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为了凸显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企业领导层必须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基层职工要以自身安全为重、以企业利益为重、以社会稳定为重,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的思想意识,切实做到安全生产。 

2.安全生产管理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句空话,无论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还是在政府职能部门、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单位,“以人为本”早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最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且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被管理学界广泛接受的基础定理。  
  由此出发,各电力企业更应以此理念,不断推进企业现代化进程,并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充分运用。具体方法首先,领导层务必要以身作则,切实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定期走基层、走现场,及时了解企业职工的精神与思想状态、诉求与不满,且不仅要及时处理职工反馈的关于生产环节与企业建设的意见,更要注意并帮助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基层的工作人员常常处在生产一线,不仅工作重复、单调,而且所担负的责任巨大,任何操作都不能疏忽,且要时刻警惕可能发生的事故与危险,造成职工心理压力沉重,长期倒班工作,极易引发事故。其次,应对全体职工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适时减轻职工心理负担,并尽力改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更加人性化、健康化、和谐化、安全化的工作氛围,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3.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  
  首先,必须对安全生产进行整体化管理,彻底革除生产过程相分离,管理互相推诿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的、可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将生产各阶段、各过程连结起来。  
  其次,坚持行政、安全统一人制,将安全职责与行政职责相统一,以便在制定生产计划与安全计划时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且避免了事故后的相互推诿。  
  再次,将生产环节划分开来,并把安全责任逐级逐层细化,落实到个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现安全生产逐级管理,层层约束。  
  最后,要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务必组织全体员工就各次事故认真学习,切实总结,以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  
  4.加强监督力度  
  监督与奖惩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生产中,即便再完美的规章体制,再充分的教育与学习,也难以完全避免员工在实际操作与运行中出错或违规,也难以避免各项章程全部如实执行。这时,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与奖惩机制,以一种强制又能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式实现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监督具体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静态监督,另一方面则是动态监督。  
  静态监督指的是对各项硬指标的监督,即各职工对规程的遵守情况、设备维护是否符合标准、安全工器具的维护与摆放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得以实行等。  
  动态监督主要是指对各项可变环节的监督,即职工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准备与实行工作的监督、安全设备与措施的展开与实行、生产计划与安全计划的实现程度等。  
  5.开展多层次、全面化安全培训工作  
  各大电力企业在职工上岗前都会对其进行各项安全培训,但培训的方式与内容往往老旧、枯燥且难于理解,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探索和改善安全培训机制,切实寻找到一条可行性强且教育力度大的培训方式。建议企业在开展安全培训时,除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还要不断加入贴合实际、易于理解、教育性强的内容,如历次事故分析与规程制定过程等,并分批次、分阶段定期进行常规性安全培训,更要注意在培训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工种进行培训。  
  四、总结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产业也步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大量先进设备与先进理念的涌入,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国家对能源产业的大量投入,使得电力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进而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然而,作为电力产业的一员,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我们所担负的巨大职责,这对电力安全生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更应以开放的思想,兼容并包的心胸,坚定的信念与严谨的态度,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革除弊病,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切实实现生产安全、职工安全、企业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电工技术 - 安全管理